»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7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核心索饭初步解读Play Station Home和Game 3.0

引用:
原帖由 火彩 于 2007-3-8 14:41 发表


我倒是觉得Live定义了家用机网络发展的基础模式,利大于弊。由主机发行公司全权包办也并非是坏事,虽说对网络部分的控制降低了,但同时也减轻了中小游戏公司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这种封闭环境可以做出许多特色 ...
错,其实是增加了游戏公司的负担,因为游戏公司必须放弃自己服务器端开发的习惯,按照微软的规则来开发服务器端。
同时限制了游戏C/S的通信,很多东西被迫放弃,无法实现。分享就是其中之一,MMO不能做也是其中之一。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彩 于 2007-3-8 14:44 发表


我觉得现阶段没必要把Home看得这么伟大,MS的Live和N的网络业务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才做到今天的地步。PS3想在网络服务方面一口吃成胖子显然不现实,SONY在PS平台上的网络全面应用也仅仅是从PS3开始,之前根本 ...
没有人说Home多伟大,但是Home自然有Home的优势和特长。

各个公司的方向不一样,MS从未放弃“维纳斯”,所以XO的方向是HTPC。这个和PS3的方向又不一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彩 于 2007-3-8 14:48 发表


游戏公司的习惯是建立在以PC为观念的广域网络上,而并非是家用主机的封闭网络中啊。
况且,目前来看,微软的Live上线率不断提高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这条路的可行性(第三方游戏不少啊)。
当然还有其他不同 ...
呵呵,事实上不是你所想象的。MS目前也认识到了Live!过于封闭所带来的众多弊端。甚至这些弊端很多还是和Live! Anywhere所冲突的。(当然这个问题产生也是因为MS庞大的架构和各个部门之间协调不利所产生的)。
所以一直想办法变革,PC和XO互联就是第一步,逐步开放数据服务器也是在计划当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Pele 于 2007-3-8 14:49 发表


指望这个东西吸引新用户有难度吧.没有ps3的人为什么会被这个吸引?

虽说有些web2.0的网站是靠用户自己推广的
但是一个网址和一个硬件毕竟不一样
“我在ps home里面新买了套真皮沙发,你丫快买台ps3来看 ...
所以说所处的群体会限制了你对事物的认知啊
Sims为什么十几个资料片出一个大卖一个,为什么Second Life会那么火?说明还是有人好这口。

也没说有人单单会因为PS Home去买PS3,至少PS Home给玩家买PS3多了一个理由。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彩 于 2007-3-8 14:50 发表


这个不大苟同......若说HTPC,PS3要比XO更像(笑)。最终征服用户客厅的欲望,三者都是一样的。
打错了,回帖太快。脑子有点僵,HTPC应该换成IPTV。
今年的CES MS的Keynote一半时间都在说IPTV。

TOP

引用:
原帖由 hugang 于 2007-3-8 14:54 发表

《RPG工厂》加个ONLINE模式就可以算GAME 3.0了?
至于HOME的概念,我觉得XB上的PGR2里面的车库模式就已经体现出一部分了。
只是换一种表现方式而已,作品本质上没有什么改变和提升。
一张图片,拿在手里看 ...
但是一张照片,自己在电脑上看和贴到网上就有区别了。

我没说Web2.0和Game3.0所阐述的理念是多么的新奇,的确很多之前的游戏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地方,我的意思是SONY的PS Home和Game3.0理念的提出,说明SONY看重了这个开发方向,将会把这个开发方向作为自己平台的一个特色。

TOP

引用: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7-3-8 14:56 发表
以前我就提到过这种方案了,现在SONY把它现实化丝毫不奇怪。
这个服务是针对普通玩家和用户的,那些核心玩家,XO的核心饭就不用来喷了,根本不是针对你们设计的,你们要这样要那样,人家凭什么理你?你们需要的 ...
与其说剑走偏锋,不如说是顺应潮流。
国内的确很多网络公司照猫画虎的都在搞Web2.0,但是我们不能否则Web2.0理念对于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不能否认全球互联网的这个趋势。所以说,SONY此举是顺应潮流。

[ 本帖最后由 BD 于 2007-3-8 15:0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7-3-8 16:31 发表
PS HOME的空間如果容納幾百人就擠爆了吧,mmorpg 城鎮的那種光景讓人想要好好交流都很困難。

影片中所展示的"毫無懸念地舒適科技網路交流體驗",還是不能人太多。SONY屆時要開相當多的
Server以供 ...
所以有个人空间一说,可以通过设定规则来只允许一部分玩家进入某个玩家的个人空间。

TOP

引用:
原帖由 Rainheart 于 2007-3-8 17:45 发表


这么定义3.0的话,那么老早的口袋妖怪就已经实现了...再说远一点,玩家利用游戏内置的编辑器,开发工具来分享新成品,PC MOD既是这样,说是新方向未免...

说实话我比较看好PS 3的sing star,这是和web 2.0形式 ...
口袋…………要只能说似是而非

MD时代有什么痛,有么?我现在依旧是Hi-MD User

道义上我还是支持版权保护

TOP

引用:
原帖由 Rainheart 于 2007-3-8 23:49 发表



似是而非?那么你可以重新详细定义一下这个game 3.0么?

"玩家用玩游戏,同时还可以生成一个结果(作品),然后作品可以在玩家之前分享。随着玩家不断的玩,作品库的规模也不断增大,从而为游戏创造 ...
你还是没有理解所谓的“创造价值”的真意,混淆了很多概念。
我这样讲一下你也许明白,就拿你提到的宠物妖怪来说。你所说的那些只不过是玩家之间的交互而已,无论游戏怎么设置,是否是需要玩家交互才能出现特定的宝贝,但是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无论玩家怎么做,都不可能出现游戏开发者设定的物种以外的物种。也就是其实玩家仍然是需要遵守开发者所设定的规则来解锁特定的游戏内容。这样的游戏内容永远是有限的。而你可以联想一下Blog,Wikipedia,然后再看PS Home和Little Big World。这些事物都是尝试给用户提供一个平台。而用户在这个平台上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性格可以创作几乎无限的内容。比如PS Home,虽然在个人空间中的物体也是系统提供的,但是所组合出来的结果和你上面提到的宝贝显然不是一个,甚至是数个数量级,而且PS Home还允许用户加入自己定制的内容,比如用硬盘上的个人照片,个人影像等等,这样PS Home里面用户的个人空间的多样性也就是无限的(无法限定)。Little Big World虽然可能能够展现的多样性稍微少一些,但是相比你上面提到的宠物宝贝来说,用无限的结果来形容也是不足为过的。

MD的方面你更加一知半解,首先MD录制必须需要光纤的时间约占MD的出现到现在的时间的一半而已。自从NetMD出现之后,这个所谓的MD“症结”就已经消失了。而且早期用光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音质。而此举到现在我都是坚决拥护的,只不过当时PC没有如此高带宽的接口,所以选择了光纤。而且任何光纤输出设备都可以录制。自从USB成熟之后,MD就顺应推出了NetMD,并且开始兼容其他的模式,以至之后的Hi-MD。虽然时至今日Hi-MD在使用的便捷上还是与MP3 Player有一定的差距。但是Hi-MD自身高音质和先进的音频格式仍然使得其在随身听高端用户中保持一定的保有量。也许随着MP3的发展,MD终究一天会消失。但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MD从其诞生起对于随身听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和其特定的意义。

TOP

引用:
原帖由 Rainheart 于 2007-3-9 10:09 发表


我觉得你概念换来换去还是解释不了3.0新在哪里,这些优点,PC MOD全部具备,看看铺天盖地种类繁多的war3 MOD就可以了.甚至简陋的GB版RPG maker也可以理解为"系统提供平台,玩家自创组合,无限share".
...
你如果拿出MOD来,我只能认为你在恶搞了,你知不知道PC MOD的制作难度,是一般玩家可以掌握,阿可以制作的么?
RPG Maker的确沾Game3.0的一点边,但是没有了一个直接、成熟的分享环境,就失去了Game3.0的一大半精髓。

无论是Web2.0还是Game3.0,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如Blog,如果没有Comments,那么Blog和Web1.0的Personal Web Space就没有区别。没有一个Blog Site中Blog和Blog之间的联系,那么Blog也就不可能成为Web2.0到目前最为成熟的体系之一。这就是我所说的似是而非。产生价值和所谓的交互+定制是不一样的。

而且即便是Web2.0还是Game3.0,用户能够展现个性的程度也不是完全自由的,比如Blog空间就有很多不同的限制,而Game3.0中用户受限制可能会更大。但是这些仍然比你提到的宠物妖怪要自由太多太多。我再举一个游戏的例子,Sing Star。唱歌的卡拉OK游戏,已经很老土,很古老了。但是一首歌,一千人次唱,然后把唱的结果录制下来,就是一千个作品,有着一千个“用户创造的价值”。一万人次唱…………这才是一首歌,Sing Star上线就有300首的区库。请问这样的游戏能创造的价值程度和你上面提到的那些能相提并论么?

偷换概念,就是那一些沾边的来替换,你拿完全不相关的来替换,岂不是太可笑?

再说Game3.0,正如Web2.0提出的时候一样。其目的不是提出一个创新的概念,而是一种归纳和指向。归纳了一些你之前提到的游戏中优秀的部分,然后加上完善的分享体系,最终为一种基于社区化网络环境的游戏指明了一个具有潜力的方向。

关于MD和MP3,扯太多也没有任何的意义。MD不是败在所谓的格式封闭上,而是败在IPod的新音乐贩售理念和MP3本身的低价上。音频播放设备本身就是一份价钱一分货,便宜的MP3肯定不如MD。MP3走的好,只是因为世界上不在意音质的人相对较多而已。正如玩Hi-Fi的永远不如用廉价电脑音箱的人多一样。而PS3本身和其他平台之间的差别和MD和MP3的差别又是完全不一样的。请不要再次偷换概念。

TOP

引用:
原帖由 ibelieveicandie 于 2007-3-9 10:58 发表


就目前的技术来说,想做到轻松的内容创作谈何容易啊。。。期待某些厂商能提出比简单的录音、摄像头更进一步的内容创作方案。
当然不是轻松创造,但是比起PC的MOD还是要简单的多的多

TOP

 27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