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日本记者试坐中国比亚迪电动汽车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玩NDS的穷人  于 2023-1-9 14:33 发表
BYD和吉利就是走2个方向,我认为吉利会走更远,还有长城
设计只是一个点,我和一部分民企打过交道,其实大的民企有非常浓郁的国企姿态和制度
转型上有问题,花大钱办小事,现在电车市场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一方面是欧美反应迟钝一方面是国家补贴和政策扶持
如果百姓反应过来这就是个过渡产品,未来35年更多有竞争力产品的欧美大厂过来
BYD不一定还能取得目前的溢价
设计其实挺简单的,在目前的情况下,百姓能付出的钱就那么多,byd是最佳选择
如果现在34c的客户和56e的客户在未来转型过程中换车
我觉得大概率还是选欧美产品居多
隔壁贴我发现有人说EQS只要70万了
我擦我都心动了
我相信以后这类产品越来越多,设计,价格,产品力和服务趋近后
BYD这样的厂商还是只能下沉到20万以内
尤其是看了仰望发布会,他们研发拖拉机可能还行,其他的,算了吧
吉利的问题在,吉利的账期很长,并且还拖账
长城是国内优质客户,简直是吉利的反面,付款不拖供应商一天,说好付就付
欧洲转型慢,因为他们有历史包袱,这是产业链的问题,不是车企能解决的。过去几十年里,大家都是这么做事的,不同等级的车配不同等级的发动机,有不同等级的发动机,空气悬挂后轮转向这种,就算技术上实现成本增加的不多,也不会给你下放。整个产业链就是靠这个运行的,只要正常盈利没人去打破这个潜规则
Byd的仰望我不看好销量,但是我看好这条路。汽车已经成为电子产品了,用技术拉高定位是正确的。至于外观设计,把整个国外设计团队买下就是了,这是最不难的点,技术解决了都好办。

本帖最后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3-1-11 16:58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玩NDS的穷人  于 2023-1-11 23:10 发表
从电子产品角度上说。
中国产品是历史上没有吃到过头部红利的。
就像现在的家电和手机来说。
都是别人半放弃加疯狂压榨成本实现的占有率。
把电子产品做成奢侈品,中国人没这个基因
就像日本人美国人都不懂豪华的真谛一样
中国人也做不好这一点
从文化上,认知上,制度环境上,都不支持
我和你相反,中国人不懂审美
只会抄袭和低价倾销
欧美未来一定会出一个“apple”这样的电车公司
中国永远只能是“小米”
汽车是个日用品,不是奢侈品啊……欧美也是穷人多,绝大多数人乐意用50%苹果价格买到90%苹果性能的产品。苹果还能有市场,在于手机还是便宜,差价的绝对值还是低
日本80年代,也是走低价路线,把美国德国电器品牌淘汰掉,只是现在轮到自己被淘汰了。80年代刚走彩电那会儿,我记得还有美国汤姆逊,德国根德之类的牌子,随后几年迅速消失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