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用了2年多的XGP之后,也是时候从各个方面谈谈自己对XGP的看法了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觉得第一方不该第一时间进xgp,削弱了ip的影响力,看看其他两家的第一方一再刷新游戏销量,有时候想想第一方这些3a大作如果不是第一时间进xgp是不是会更好?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5 12:53 发表
那句话说的不是你,说的是论坛三个ID

一个标题上写原逼抽卡好玩这游戏比塞尔达更优秀,结果玩了一周就玩不动了
第二个反复催我不玩原逼是我自己没眼光,最后他自己也玩不动了
第三个是嚷嚷着不玩原逼就不爱国,但是他自己到底玩不玩到现在连任何证据都没有

主楼的最大问题是数据匮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你明显还是想要数据,而不是随便说
网飞的数据我做过研究,具体的大算法不可能详细公开,但是大致的要求是可以通过访谈看出来的
收视率是最核心的指标,这个不用解释,其次是总观看时长也有要求,但网飞却不一定为了这个去增加预算
结果就是网飞同意剧集注水,也就是一个剧不算垃圾但却故意延长时间,这在网飞看来是可以的,只要没延长到观众放弃看不完,就鼓励这样的行为
至于妖魔化网飞或者把网飞捧成神都是不可取的,现在很明显网飞已经进入了一个好坏都扎堆的情况,这就对了,这才是正常的
因为80年代的录像带市场就这样,要有垃圾的积累才能从中出现精品
虽然我对游戏界不是这么看,“倒闭精品化”这种太监说辞我当然觉得是放屁,但我同样不觉得游戏界现在还需要像电视剧那样刻意积累垃圾,因为已经过了那个原始积累的时代了
网飞确实一定程度上是刻意积累垃圾,那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大数据做廉价实验,游戏界不需要这么干,早就过了这么干的时候了

有几个数据是值得关注的
XGP最后一次更新数字的订阅人数低于规划预期的10%,但那是因为最后一次更新的增长幅度本来就小,而上一次大幅度的增长是超过预期的10%的
也就是说微软自己目前对于XGP的增长目标是放缓的,要么是上次统计本身就缺乏有力作品所以下调预期,要么是以后也不打算提高预期了,但是不是这样还得看星空那个季度的报告
NPD反复强调过XGP没有影响零售销量,觉得大为影响的那是严重高估了Xbox之前的零售销量
这个话题要从两方面去看,首先地平线5的零售销量就不错,类似的还有Steam上士官长合集的数据,以及贼海公布过的零售销量
其次对于2A甚至独立游戏而言XGP给他们带来的分成几乎相当甚至超过Xbox版的预期零售收入
最后就是独立开发者自己说过的,进了XGP可以增加知名度,这样就算没有Xbox的用户也会注意到并且在PS或PC上购买,这和跨平台独立游戏上ND是一回事
类似的甚至还有很搞笑的例子,比如裂缝之门的开发者反复表示光环无限发售后他们的用户是增加了而不是下降了,因为PS平台的用户想要玩光环的代替品就会选择他们

我当然认为XGP战略是有负面影 ...
xgp订阅数量低于预期正好发生在换代这个节点上,有可能也有x1用户大幅消退有关,比较基本盘还是上一代,而换代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另一个是xgp优惠力度空前绝后,很多都是小号来的,实际上人很大一部分还是同一批人,虽然纸面数据好看了。

还有一个是xbox上正出现去大作化的趋势,第一方以基佬举例没拉几个新玩家入坑,氪金要素比上一代大幅加强,感觉影响力严重下滑,但对那些独立游戏却是个利好消息。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5 13:19 发表
我前面说的已经很明确了
高于预期的增长是大增长,低于预期是低衰退,不看具体数字,光看达标没达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高出来那10%就远远多于低于预期的10%
XGP订阅当然有周期性,最近未达标的那次报告本身就没什么大作,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不是微软今后就一直要放低预期了,那就得看星空那个季度的表现了,也就是2022年11月
我不说光环无限是因为光环的重心在多人,而多人是F2P和XGP没关系
剩下的,这个季度,地平线5和帝国时代4的影响力加起来也不及一个星空

再强调一遍,基佬5不只是Steam零售销量差的问题,而是免费周(包括战役免费)玩的人都不多
这才是值得深思的,我知道包括你在内的很多人最在乎基佬,但基佬这个IP现在真的成了个怪胎,对于评判微软现状不具备普遍性
地平线和光环是具备的
第一方第一时间进了xgp,以前的宣发规格是不是也跟着降低了?

大作销量跟宣发力度有直接的关系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5 13:29 发表
宣发该有的都是有的,起码我经常看英文网站的广告频率都没有降低
在这方面我想要更多数据但确实是我没有,我一直认为基佬3虽然销量光鲜但是对于PVP(非持久战,仅对战)社区造成了损害,然后才逐渐变成现在这样
能不能具体一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5 14:01 发表

我说了要数字没有
没有第一方会公布自己在某个游戏做了多少广告,某个游戏没做
但至少我看到的基佬5的广告数量是不低的,起码没有比前面几作低
光环无限的广告也很密集,发售前连续拍了3个专用短片

基佬3刚发 ...
销量这种东西很难说的,ea看不上单机,结果圣歌打的它晕头转向,星战单机破千万又打了一次脸,现在双人成行又再打一次。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5 21:05 发表

绝对意义的销量没多少意义,关键在于成本和收入的比值
基佬3在这方面虽然不至于亏本但挺糟糕的,因为成本明显高于光环3销量却不如
光环3几乎是国民游戏的影响力了,基佬比不了。一代就是低成本高销量的黑马游戏,现在嘛,确实如你说的有一种生错平台的感觉,当年360是最硬核的平台消费能力最高,这系列也硬核,现在微软搞订阅制,这系列反而很尴尬。本命平台都这么尴尬了,steam上商业失败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竞品挺多还都做的很不错,进一步消弱了这个ip的影响力,我今晚刚刚打了几句死亡回归,凭良心讲,这游戏的战斗机制和手感配合ps5的手柄做的超赞,这种中小体量的游戏都能做的这么好,有点出乎意料。死亡回归这种超硬核的游戏如果生在xbox平台,大概率也会死的很惨,订阅制反而不适合这类游戏。

感觉现在的3a越来越难做了。

[ 本帖最后由 乐克.乐克 于 2022-1-5 21:27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