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假设SS有了半透明机能,到今天为止的2D游戏,哪款做不了?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8-4 22:59 发表

日本那边一直有个说法,也是没法证实但听上去很有道理
世嘉当年宣传媲美FF7的RPG要给土星了,说的其实是DQ7
但是后来DQ7去PS了,世嘉没办法为了把这个牛皮吹下去才改口说格兰蒂亚

我说的是正经的芯片生产线, ...
2DRPG,嗯,当年没有比这两更强的,除非上大波罗2,博德之门之类的,但问题又回来了,机能不行。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qazqaz  于 2023-8-4 23:58 发表
又来战土星半透明了,我就说个早期游戏,守护英雄,半透明特效不要太多!
可以半透明,但有很大限制,比如不能变形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8-4 22:40 发表
PS没有FF7和DQ7照样赢,只是不会赢那么多,就这么简单
索尼在光盘生产、日本超市铺货、欧美零售渠道方面对比世嘉都是碾压性的优势
所有优势里,PS本身的性价比和独占游戏反而是最不重要的那个
甚至当年光靠二线公司的群狼战术PS都能赢

土星犯的大错也就那么两个
一个是上面提到的冗余的芯片太多
二是美国灾难性的提前首发,老实点的话美版还是会输,但不会输的连个响都没有
这两个改了,土星还得输,但输的不会那么惨,不会亏那么多钱
剩下的你让他改,那不是能改得了的,基本等于完全换个新的主机,没有讨论意义

所以我后来也一直强调,DC的意义不在于它是世嘉的最后一台主机,DC还是败了
但DC在美国的正规首发至少大大改善了世嘉在美国的地位
让世嘉在放弃DC跨平台后,在美国能赚到利润
这儿其实是有问题的,一个新公司,人家凭啥子在你上面出游戏,松下就死的无声无息,任天堂如果换光驱,改光盘这种廉价媒体,放松审查制度,把sony这个新人直接按死。就像xbox一样。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3-8-5 09:04 发表
松下是一开始就想收割,而且自身也没怎么投入,它不死谁死?

这样说,当初即使索尼出的是土星赢面依然是两家没法比的,自身金元优势(相当于今天的微软),还有能持续阉割机器的能力(降低成本),有自己的生产线,渠道优势,价格优势。

你开上帝视角去让彼时彼刻的任天堂换光驱它都不会鸟你,,用卡带是为了利益,其次是是降低机器成本(用了光驱价格优势没了,除非让n64在机能不提高的情况下把首发时间压到首发还有利润的时候…)至于什么放松审查制度嘛,不是它想它那么高,实在是因为没多少第三方才走所谓的精品路线。至于僵化的渠道更是离心离德,你现在开上帝视角表面上看只让它换个光驱,实际上是要它的命。
卡带成本更高,出货速度慢,问题一大堆。渠道肯定比不了,但square无常等一众厂商跳船的情况会有大变化。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3-8-5 09:24 发表
你以为任天堂不知道卡带的一系列问题?它要的是利益。至于第三方嘛,你想太多了2333

换了光驱还要保持价格优势,等你机器首发其他两家次时代都打完了,第三方放着霸主机器不赶紧出游戏去讨好一个还没发售的机器?
任天堂知道是一会事,不肯放弃又是一回事。sony还坚持大屁股crt好多年。

他要的利益无非是卡带生产的利益。
但也导致了square的FF没法在他机器上做。
你如果知道ff要做拨片游戏,你会继续用?
这么说吧,现在,你变成山内甫回到那个时间点,你会支持用卡带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KainX 于 2023-8-5 14:15 发表

352x240以下的话对土星基本没有压力;640x480比较麻烦,虽然VDP2填充率很高但也很难在640x480下跑60帧。
举个例子,土星加4MB扩张内存几乎就可以完美移植街霸3.3,但是给它32MB也很难移植Guilty Gear X2。
如果还是352*240移植GGX2还是可能的意思?
在CRT电视机上表现能力其实问题不大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KainX 于 2023-8-5 14:32 发表

额,这么移植技术上是没问题,但是从640x480缩到352x240要表现力问题不大恐怕得用17寸以下+RF输出的CRT……
当年主流也就21,26,29寸大屁股彩电啊。

老实说,29寸彩电上玩FC都还行。1996年左右。

TOP

引用:
原帖由 骊苏 于 2023-8-5 13:36 发表
哈迪斯,能做吗
改成像素的话应该行吧。

SS支持1500个精灵块,应该OK,把内存搞大点就更可以了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SSforME 于 2023-8-5 16:50 发表

ss的两个vdp芯片都是sega自家生产
2d的vdp是sega自己设计
3d的vdp就是老黄的nv1缩水版,但是sega买断了吧,也是自己生产
早期sms md的显示芯片也是sega自己生产
芯片上都标的
SEGA找NIVDA是让帮设计DC时期的事情了。
当时还找了3DF,最后赔钱了事。
用POWERVR。虽然真想不懂SEGA是怎么想的。
直接入股NIVDA都比用POWERVR好太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3-8-5 17:1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会继续用卡带
因为就算你用光盘,混战下也不能保证胜利,反而降低自己的利润
N64用卡带和诺基亚用windows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你和竞争对手用一样的东西,最后就导致产品同质化, ...
不用光盘肯定输,用光盘两说。
我不认同刚才说是任天堂没有第三方,所以才走精品路线。
这听着很奇怪,难道SFC和FC时代都是靠任天堂自己打过来的。
就是因为他过于严苛的控制着第三方才导致叛逃的。
SONY能赢是天时地利人和都被他给占了。
如果光有钱,有发行渠道就能赢,那微软早就是主机霸主了,事实是现在也只是三分天下。
简单来说,SEGA不失误,任天堂不作死,SONY赢的概率不说没有,但极小。
作为一个第三方,能推翻旧王朝,跟新主有从龙之功当然很好,但如果说只赚不亏这事哪有。
一锤定音这事还是那些大厂跳船,但跳船这事绝对不是SONY说我出了台新主机,你们都来我这儿发游戏这么简单。
人都是求稳为主,求新求变的那是挑战者才干的事。
任天堂世嘉不犯错不作死,第三方只会求稳。
以上仅个人的一点看法。

另外,楼上说的有一点不对,这国家如果是习家的,他能传位给他儿子,儿子传孙子,他会改的。
如果是职业经理人,那会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
但任天堂这老铺是私人企业吧。

[ 本帖最后由 dabing 于 2023-8-5 17:5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3-8-5 19: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胜利者有胜利者模式。胜利者模式就是上次怎么胜利的,这次还这么做。这是经验,绝大多数时候都有效。ps3就是胜利模式的产物。
用光盘任天堂要接受卡带部分的制造利润直接变为0的现 ...
我们这现是在放马后炮,找补当时的失误。
任堂天用卡带就是一步臭棋,现在回看当时,就是他的问题。
那年代有RPG大作,有很多RPG大作就是赢的前提和保证。
而当年,至少在日本,有号召力的就是两款国民RPG。
任天堂不用光盘就已经把FF排除在外了。
授权费高昂,卡带制作成本高周期长,以及对第三方的不友好是导致第三方大举跑路的原因,这个结论没有问题吧。
咱们就假设,以上三个问题都没了,任天堂给第三方的条件和SONY相当,至少不更差,是不是第三方还是倒戈跑路?

山内溥也这么想就不太合逻辑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蛇丸 于 2023-8-5 21:4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那么ps获胜,namco功劳大还是square功劳大
我认为是SQUARE。
其实很简单,假设SQUARE的FF7给任天堂做,当然前提是品质不能比PS差。

TOP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3-8-5 22:11 发表
任天堂用卡带一是挣钱二是节省成本,三还能控制第三方出货产量,它不用就有鬼了。你就是开上帝视角它还是会用卡带,除非你自己掏钱把价格压在n64的首发价格。

如果你不自己掏钱补贴任天堂,还要让任天堂强制用光盘 ...
你的意思是山内知道自己要死,然后就去死了?

奇怪的逻辑。

有句谚语怎么说来着,一个人知道自己在哪儿会死,他就不会死,因为他不会去那儿。

另外,一个光驱才几个钱?我一直没看懂你在纠结光驱的钱。

[ 本帖最后由 dabing 于 2023-8-5 22:2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3-8-5 22:30 发表

彼时彼刻是九十年代,你别以今时今日的价格去衡量当时的光驱价格,要么你自己掏钱补贴任天堂,任天堂的主机价格就定死在199和25000了,如果还是不了解,再看看卖哥的回复。
96年2X光驱早淘汰了,批发能卖十个美元不。
不管他是不是定死在199还是25000,一个没第三方开发游戏的机器一文不值。
他哪怕赔本也要,而且这东西降价是极快的。
96年能赔10美元,97年就能赚10美元。
你纠结首发赔钱,不看后面赚钱。

以下是找来的数据。

计算机的发展真是一日千里,真想多活几年,多看看......
下面是打我记事开始的鲜为人知的计算机发展档案
和俺的评价,你可要耐心看哟

价格        狂跌
内存
1994年10月4M内存要1250元
1997年12月同样的钱可以买128M内存,相差32倍!
CPU
1994年10月inter486/66要2050元
1997年12月同样的钱可以买2个奔腾166MMX!
硬盘
1994年12月420M硬盘要1800元
1997年08月同样的钱可以买4.2G硬盘还赠送正版游戏光盘,相差10倍!
显示卡
1994年12月VESA总线S3-805要1200元,1996年初PCI总线S3-868 600元
1997年12月PCI总线S3-64V+仅150元
光驱
1994年12月2倍速光驱要1200元
1997年12月同样的钱可以买24倍速光驱+遥控器+解压卡
声卡
1994年11月SB16声卡1800元
1997年只需300元
解压卡
1994年11月VCD解压卡3800元
1997年12月同样的钱可以买20倍速DVD光驱+遥控器+DVD解压卡!
VCD
1994年12月北京VCD每张300元,1995年6月北京VCD每张120元,无正版
1997年VCD 2张12元(外地盗版),正版VCD10-50元不等
年年        淘汰
内存
1995年30线内存被淘汰,改用72线内存
1996年72线普通内存被淘汰,改用EDO内存
1997年末72线EDO内存被淘汰,改用168线内存
CPU
1994年末淘汰80386,1995年末淘汰80486/66
1996年末淘汰奔腾/66,1997年初淘汰奔腾/75,
1997年末淘汰非MMX的所有奔腾,
1998年末预计淘汰MMX的所有奔腾,奔腾pro,改用奔腾II
硬盘
1994年主流420M,1995年主流850M
1996年主流1G,1997年主流2.5G-4.3G
光驱
1994年主流2倍速光驱,1995年主流4倍速光驱
1996年主流8倍速光驱,1997年主流10-24倍速光驱
主板
1994年主流486VESA30线内存槽
1995年主流486VESA/PCI 72线内存槽,奔腾60/66
1996年主流奔腾100/pci intel FX
1997年末奔腾166MMX/pci intel TX,ATX结构
JOYT        评价
计算机发展的规律基本为:
3个月一小升,5个月一大升,
10个月一淘汰,20个月满一轮。

94年令人向往的486/66能够“具有未来处理器的内核”
能够“运作如飞,打开windows灵魂之窗”(intel的广告词)
到了97年,早就是被人耻笑的垃圾了!
如今intel又用几个戴着面具手舞足蹈的小人儿大作广告,
业界也是身不由己啊!

很明显买得越早越亏,94年1万元只能勉强弄个
4/66,在当时可是非常值得炫耀的,如今花1万元
几乎可以配任意档次的机器!所以只要你不急用
千万要等一等
95年《电子&电脑》载文:生命从100M 开始
那只是486/100,如今奔100早没人稀罕了,当
众多电脑烧友尚津津乐道于“超频”,尚沉浸在
超到200 M有“多么爽”的满足感时,时光飞逝
几个月后,200 M的MMX遍地都是,价格远低于
先前的133/166,其实最简单的超频就是等待!
信不信?1998,生命应该从233M 开始了
附:新年赠联 JOY.T
假冒伪劣的东东是行家的宝贝,快拣吧迟了就没
天价顶极的东东是明天的垃圾,发烧了不妨一试
横批:上了贼船
切记:此联适用且仅适用于计算机工业!

TOP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3-8-5 22:38 发表
另外n64只是失去了霸主地位,事实上任天堂这个主机还挺滋润,真正堕入深渊的是土星,你不如开上帝视角替世嘉想想办法
给GAMEGEAR做口袋妖怪或妖怪手表,提前把低价镍氢电池搞出来,让松下早十年做出ENLOOP。
SS肯定要重做,至少理念不能是在家玩街机。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