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初生的未来与未来的初生——关于Natal的明天的故事

原文刊于《大众软件》四月下

作者么——就是这个id本人

目前Natal在TG又有要搞起来的趋势,发篇登过的文章貌似不犯法吧……(左顾右盼大软编辑中)

初生的未来与未来的初生
关于Natal的明天的故事


Natal:出生的;才出生的。本词来源于拉丁文:natalis,也来源于词根nasci (“要出生的”)。
“初生计划”是微软在2009年E3展上宣布的基于Xbox360平台的附加体感控制设备的称呼。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微软在看到任天堂在体感控制游戏平台Wii达成的惊人的成功所作出的反应,或者用一个更简单的词来总结:跟风。联想到在同次E3展上索尼所宣布的同样是体感控制设备的Arc(现在已经正式推出并更名为PS Move),这种推断是非常自然的。
事实果真如此么?游戏玩家是这么觉得的。平常就对微软看不惯的索尼阵营讥笑Natal为“对着空气作战”,或者普遍怀疑微软是否有能力兑现它的承诺,让这个如同“火星科技”一般的神物最终跑到大众的客厅里来。那么我想要再问一遍:微软的这个初生计划,真的只是因为眼红任天堂Wii的成功而急急忙忙宣布的一个所谓的面向LU(轻度用户,即Light User)的体感设备么?
我的回答是:根本不是。




一 如何教你妈用电脑?

微软的创始人,精神领袖,世界首富,我们不说名字也知道的那个人比尔大门曾经说过他的梦想就是让全世界每一台办公桌上都摆着一台个人电脑。现在看来,他的这个梦想不能说完全实现,也已经实现了很大一部分,我们几乎无法想象没有电脑和网络,我们的生活会如何运行。既然这个目标已经大部分实现,那么下一步我们要怎么做?我觉得,大门应该把他的梦想改成:让全世界每一个人都会用电脑。
容易么?至少目前来说,全世界会用电脑的人也至少有十好几亿了;但是,想要让每个人都会用电脑,这个目标是绝对困难的。难在哪里?首先从教你母亲使用电脑开始。
作为一个伴随着电脑时代长大的人来说,使用电脑几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从小到大,没有谁教过我们怎么使用电脑。然而我们的父母辈呢?比他们更大的那一辈,按照大软的读者年龄层来算,我们的爷爷奶奶辈呢?除却少数人在很早之前接触过电脑,他们是没有电脑和网络时代走过来的。如果你曾经试着教过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的长辈们,你就会明白,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电脑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这样的困难在于你必须给长辈们灌输一套全新的逻辑关系,或者我很愿意用一个借来的词来表述:隐喻。这套隐喻与他们的日常经验没有丝毫相像的地方。使用电脑的第一个碰到的障碍就是要明白鼠标,这个现实中的设备和屏幕上的那个小箭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及为什么你移动鼠标这个设备屏幕上的那个小箭头就到处乱跑了。光是鼠标的用途,就有三套一一对应的关系:鼠标和光标箭头本身的对应关系,鼠标在水平平面上的移动与屏幕这个竖直(或者说基本竖直)屏幕上的箭头的移动的对应关系,以及鼠标左右键的按下与箭头对可操作对象(通常的对象是:按钮)的互动(通常是:点击)的对应关系。话又说回来,你如何解释“点击”这个操作?用日常经验来做比喻?这其实不难,这就是按按钮的动作,大体上可以类比为电视机遥控器和电梯按钮。
光是一个鼠标的操作,就要把三套对应关系结合起来。
其实这并不难,现在的小孩都没有谁教也了,我们那个时候也是一看就明白。长辈们虽然困难点,容易把点击理解为按住鼠标左键不放,但是他们也很快就会理解。右键菜单?这个先别管就好。
下一步是什么?教他们怎么使用键盘。其实这个相对简单,因为键盘的键(或者说按钮)是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的。主键区的字母符号和数字键其实很好理解;利用Shift键组合来输入大写字母和符号也不难。那么Ctrl,Alt,还有Del Home End Page Up/Down呢?呃,这个稍微有点难,先不提这个。
教你妈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让她能够在网上打打麻将,免得退休之后生活空虚无聊。好了,我们进入打麻将的程序。首先,开机,进入桌面,然后寻找棋牌游戏大厅的图标,双击。等等,桌面上没有?那打开开始菜单,看“所有程序”里面有没有。好吧这个太复杂了。就把游戏大厅的快捷方式拖到桌面上,你老人家要玩直接在桌面上双击一下进去就可以了。对,把左键连点两下就是双击,要快点。帐号密码什么的电脑全自动填好,你老人家直接点登陆按钮就可以了。进去了看左边那一排列表,看到麻将的大厅没有?双击两下进入,然后选一个房间就可以了,怎么选?你看那有空格的,鼠标移上去箭头就变成手的形状,点一下就进去了……
这是笔者教笔者母亲使用电脑的真实经历。她老人家一辈子没有用过电脑。
然后呢?然后还得教她如何上网聊天,看看新闻,看看视频。要让她老人家明白“窗口”是什么,如何切换标签,如何切换多任务……经常要说诸如“你老人家把鼠标移到右上角,有一个叉,你点那个叉就是关闭……”。话说回来,为什么“叉”代表关闭?这个逻辑关系是何时,在何地出现的?就如同我们所说的“桌面”,“窗口”,“分区”一样,大量的电脑的逻辑概念实际上是完全没有现实经验的参照物的,我们在这个体系内可以纯熟运用,脱离这个体系寸步难行。
如同物理学一样,你无法向一个没有学过微积分的人解释什么叫做场。它不在日常经验的范畴内。




二 人工代真

在Google和百度搜索“人工代真”这个词,都基本上没有结果。唯一的结果是这个:手工汇编是指用人脑通过查指令编码表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码的过程,又称为人工代真。计算机发明的初期,只有极为专业的操作员和科学家才能够玩的动它。
后来我们有了显示器,有了文字处理界面,有了DOS。那么,我们在DOS下想要拷贝一个文件,需要怎么做?输入指令:copy [C:][path][filename.ext] [C:][path][filename.ext]
后来我们有了图形操作界面,选中这个文件,点击复制,然后到另外一个文件夹,点击粘贴。
再后来我们有了更好的图形操作界面,开启两个文件夹,直接把文件从这个文件夹用鼠标拖到那个文件夹就可以了。
未来呢?
从世界上第一台电脑诞生算起,已经过了差不多70年的时间。电脑从专门的计算机(Computer,也是它的原意)演变成我们现在无时无刻都伴随身边的台式机,笔记本,手机,随身听等一系列可以称作“计算设备”的东西。同样,它也从只能让专家来操作演变成现在大多数人只要学就可以使用的机器。然而正如同我在第一节所描述的那样,仍然,我们需要接受一套全新的隐喻才能够使用电脑。在这套隐喻里,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并且怡然自得,并视问“为什么这个窗口不能移到那边去”这种问题的人为小白。
我还是要把电视机遥控器和电梯按钮拿来做对比。这两个机器设备我觉得可以发明一个词来描述:Self-introduction。一看就知道用途,没有任何学习曲线就可以使用。为什么电脑不能够做成这样?




三 触摸屏,iPhone与其他

最早的触摸屏出现于1972年,事实上与鼠标的发明是同一年。而最早的商业电脑触屏是1983年的HP-150。触屏在个人电脑上的应用大概是从PDA上流行的,一种拥有一个大屏幕而很难设置鼠标键盘的掌上个人电脑。我们所熟悉的指点笔也随着触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虽然那只笔如果不见了我们勉强可以用手指凑合的用一下,但是总归是要用指甲尖来点那些个实在不能算大也不能算灵敏的按钮的。没办法,电阻屏就是这样。
直到iPhone出现。
iPhone的出现是这十年的科技产品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点已经被数不清的评测和媒体报道所证明了。它定义了一系列规范,把手机从我们熟悉的一个屏幕下一堆密密麻麻的键盘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个样子,一块大屏幕,底下放上简洁的不超过三个的按钮。这跟Lifestyle没有任何关系。
在本文中,笔者无意讨论App Store模式或者苹果美学对iPhone和业界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实际上,iPhone的设计是回归了触摸屏的原点:被触摸。
iPhone之前的触摸屏的应用实际上无非就是使用笔代替了鼠标。所有的这些掌上设备采用触屏无非就是不能够在掌上电脑上接上鼠标的权宜之计罢了。你很难用手指点中那个细小的按钮,因为它设计成这样就不是为了让你的手指来点的,它是为了让你的笔当作光标箭头来做一个“点击”的动作。这也是为什么iPhone之前的触摸手持设备都只是台式电脑的延伸。
iPhone则不然。iPhone它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让人用手指来进行操作。虚拟的按钮大小都符合指肚面积;可以进行全屏滚动的翻页代替了我们之前所看到的不用触控笔就会让人抓狂的滑动条,而且也符合日常经验——如同我们玩的滚筒一样,越滚翻页就会越快。所以说实际上iPhone除了作为一台智能机之外,也是一台非常适合中老年人使用的手机,操作起来没有那些脱离实际生活的电脑操作逻辑。多点触摸,用两根手指就可以放大缩小的操作可以说更加的神来之笔。iPhone可以说做到了真正的用触摸来操作的手持设备这样一个概念。

而微软的Surface则告诉我们,触摸屏可以怎样应用到台式电脑上。同样,以往的触摸屏台式电脑,基本上只是简单的将触屏用来代替鼠标的功能,你同样必须用手指去点击大号屏幕上那个细小的按钮。微软的设计直到Windows7,才稍微对触屏友好了一点:按钮大小更符合触摸的标准,而最主要的,任务栏的设计也更加的合乎人机功效。然而这一切仍然不足,它依然是建立在电脑的形式逻辑上的一种东西。Surface才是真正打破这个形式逻辑的。
Surface告诉我们,我们不需要在意电脑里那一套逻辑。我们只是需要把相机往桌子上一放,相机里的照片就自动的显示出来给我们看;这个时候复制粘贴什么的动作不需要,只需要用手把照片往那边一拖就行了。把信用卡放在桌子上,隐藏在桌子下的摄像机可以识别出信用卡号码,然后出现一个表示输入密码的方框,我们就可以查看这张信用卡的账单明细。这背后的所有原理我们都不需要知道,只需要简单的如同把一个文件袋子里的文件纸张往桌子上倒一样,把设备放在桌子上就可以了。不需要在意无线连接是用蓝牙还是Wifi,是不是有一个什么协议,这些我们不需要知道。无论是不是熟悉这套东西,知道这是个什么标准,“放在桌子上”这个动作总是不会改变的。

电脑业界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是什么?我想很多人会说是iPad。iPad作为苹果的平板电脑的确如同iPhone一样重新定义了平板电脑的使用方式和行为逻辑。然而在这里我更想说的是微软的Courier,那个只见楼梯响不闻人下来的设备。
Courier与业界现在由iPhone所掀起的触摸设备的风潮所不同,它是用笔来操作的。但是它的突破性在于,它将笔还原到了笔应该的用途上来。
从发布的操作演示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设备结合了手指的触摸特性和笔在精确指点上的特色而使它成为了一个非常出色的原教旨意义上的电子笔记本。其实非常简单:一个笔记本所需要的是什么?需要写字,画图,简单的示意图和表格,还有自由的排版方式。比方说,使用手指和键盘的话是想要写一个公式是非常不方便的;而使用笔以及微软在Windows7就已经提供的数学输入面板就方便得多。笔作为人类几千年使用的书写工具,要比键盘要直观的多也容易学习的多。微软利用其在文字识别领域上的技术优势结合Courier,我相信这将是一种非常出色的产品。
然而微软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四 未来便是如此:Office Labs Vision 2019,自然人机交互

微软在2009年推出了那套对于十年后电脑技术展望的视频,Office Labs Vision 2019。这套让人觉得简直是科幻片的视频表明了微软对于未来电脑发展的态度,这个态度的核心还是人机交互。
或许不能说这套视频是科幻片,但是科幻片本身想不到这种交互。有一位影评人说的很好:如果不是现实中给导演发明一个触摸屏出来,他们就永远只能用键盘。在这套视频里我们没有看到键盘,只有一大堆可以互动的设备,而这些基本上清一色透明玻璃所制成的显示器,它的交互方式全是各种各样的手势。我们看不到以往那些电影里黑客狂敲键盘的看上去很高技术含量的段落,而是非常自然的,无论谁都是一看就会的操作方法。同时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微软目前正在发展的这些设备的影子:利用笔来做一些精细的选择和描绘的操作,这是Courier;将手持设备往桌子上一放,桌子上就出现了设备里的文件,拷贝到对方设备里的文件只需要用手拖过去就行,这是Surface。
就是这样。未来会存在于什么方面?未来可能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高科技的场面,到处都是高技术含量的精细设备,未来可能是你所看不到的设备在默默运作,交织成一个体系,你无法理解其中的原理,但是方法则是最简单的,基于直觉的,一看就会的,就像电视机遥控器和电梯楼层按钮一样。
微软为这样一个未来所准备的其中一样东西,就是Natal。
Natal的革命就在于此。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游戏所使用的体感设备,它是微软花费数十年精力所研究的自然人机界面项目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这个成果牵扯到一系列技术,但是总归牵扯到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如何让机器理解现实。其中有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动作识别等很多要素,而这些要素则统统体现在了Natal里面。而回到最开始的话题,可能我最注重的Natal的宣传视频里并不是所谓的“对着空气作战”,而是可以用手势来操作360的界面。我们也可以展望一下以后,可能我们不再需要电视机遥控器了,做出一个“九”的手势就可以转到第九频道……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的目的并不在于“炫”“酷”或者“生活方便”,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要将人类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通用网络下,让每个人都能够使用电脑。让每一个人都连上网络才是目标。网络不再是需要专门技术才能够使用的东西,而是如同空气,水一样自然,无时无刻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东西。19世纪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用电设备,电动机;到现在我们已经不能想象没有电的生活。到下一个10年,我们将无法想象没有网络的生活。不能上网的人,他们实际上已经被世界隔绝开来了。




五 彩虹尽头:增强现实

“你知道隐形眼镜,对吧?想看看吗?”手从右眼处拿开。一个小小的圆盘躺在她中指的指肚上,大小和形状与他从前见过的隐形眼镜差不多。他本没期待还能看到什么奇特的东西,但是……他俯身细看,过了一会儿,他意识到那并不是一个透明的镜片。它上面有各种颜色的亮点,不断旋转聚集。“我把它开到了安全允许的最大功率,否则你看不到亮点。”小小透镜开始变得朦胧,随后变成了霜一样的白色。“好了,它关机了。大致就是这样。”她把它又装回眼睛里,冲他笑了笑。现在,她的右眼里像生了一块巨大的白内障。
——弗诺•文奇《彩虹尽头》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一个视频: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印度裔学生所设计的一整套将虚拟世界投射到现实中来的设备。利用一个摄像头和一个微型投影仪,就可以完成大量以前很难想象的操作。比如翻开书的扉页就可以找到这本书的评论;让摄像头“看”一下机票就可以显示出飞机的实时状态。将书页用手拖到打印机上就自动的将这一页书打印出来。这一整套系统就是增强现实应用的一个实例。
增强现实应用必将成为下一个10年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正如同那个MIT的印度裔学生普拉纳夫所说,我们已经无数次的将现实世界搬到虚拟中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虚拟世界搬到现实中来?利用显示技术将现实世界所能获得的信息以数字技术进行扩展,模糊两个世界的界限,这就是增强现实。
增强现实目前已经实用的实例其实倒是军事的。美国所研制的战斗机飞行员所使用的“联合头盔提示系统”(JHMCS)就是增强现实的一个例子。将战斗机的中央计算机与飞行员头盔进行交联,然后在战斗中向飞行员提供各种相应数据。有了这种设备,以后的空战就如同皇牌空战的HUD视角那样,所有的信息全部在头盔上一览无余。
iPhone上也有增强现实的实际应用软件。一家英国公司AcrossAir推出了一款名叫Nearest Tube的软件,通过跟指南针,GPS等系统的整合,只要将iPhone的摄像头打开,拍摄周围景物就可以将地铁站的方向和距离自动显示在屏幕上。还有Wikitude World Browser,可以将拍摄到的景物识别并且找到其维基条目,诸如此类。
美国科幻作家弗诺文奇在他的科幻小说《彩虹尽头》里生动的描述了增强现实在不远的未来应用到了各个方面的一整套光怪陆离的场景。所有人都佩戴着一种能够显示图像的隐形眼镜,世界在他们看来就是现实与虚幻的叠加——这种叠加并非攻壳机动队里的那种实际上分割开的虚拟与现实情境,而是无法分割开的一套东西。你的本尊可以在这里,而虚拟图像则在别处,他们都可以看到,如同你的本尊就与他们站在一起一样;你可以将各种各样完全不同的所谓“图层”叠加到现实中来来形成各自的对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显示,这是一种拥有巨大威力的技术。最简单的应用,就是对夜晚没有灯的区域进行所谓的“虚拟照明”——对外界信息的传感器网络进行实时运算来给你的眼镜里显示一套被渲染过的有照明的世界,更有甚者,全球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制作自己的“图层”。比方说,你完全可以穿行于你熟悉的城市的大街小巷却如同穿行于《指环王》中的魔都。无所不在的高速传感器网络完成了这些伟大的工作。
未来十年,“手机”这个概念将逐渐消亡,而被增强现实设备所取代。我们能够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和发送信息。正如同本文的主旨那样,“智能”终端将不再是一种复杂的需要人类进行操作的设备,而随着传感器网络和增强现实应用而变得“真正”智能。我们不再需要“查询”自己的位置;而是机器主动告诉我们。对着餐厅的招牌一照,这家餐厅在大众点评网上的评价和详细信息自动出现。或许我们真的会随时带一个数据显示眼镜或者传说中的低能激光直接视网膜映射显示器,走在街上各种各样的标签tag就会自动冒出来,摄像头也会理解我们手的动作做出相应的操作。唯一的限制,就是我们自己的想象力。




六 奇点理论与超人剧变

如果我说的这一切都成为现实,人类在地球上被联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真正意义上的整体,一个遍布全球的传感器网络,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未来学家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样子恐怕是你想象不出来的。这就是奇点理论(Technology Singularity)。
奇点理论是这样的:人类目前的技术向前发展的越来越快,信息越来越多,它将趋向于一个“奇点”。在这个奇点之前,世界还是我们熟知的那个世界;在这个奇点之后,这个世界将以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运行,它不再是我们作为一个前奇点时代的人所能够琢磨清楚的。也就是所谓“超人剧变”,人类将进化为“超人”(Beyond Human),超人与人类的关系就如同人类与蚂蚁之间的关系一样。这如同玄武纪生物进化大爆炸,在那之后出现的都是全新的与之前完全没有关系的物种。
与之可以相比拟的大概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改变,这将是一种范式改变,我们之前所熟知的一切规律将在那个新世界中无法运用,正如同农业社会的人无法理解工业社会一样。
关于奇点理论的话题在这里并没有再深入开展下去的必要,有兴趣的读者其实只需要看一看弗诺文奇的那几本科幻小说。
我想强调的一点是,电子计算机发明至今已经70年,而个人电脑的发明也有40年历史。的确,它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生活,但正如同大门所说,“非洲的人群们与其说他们需要笔记本电脑他们更需要药物和医疗保障”。在这些人群中,计算机对他们无能为力。随着电脑的速度越来越快,计算能力越来越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崭新的“形式”,让所有人都能够连接上网络,使用网络进行协同工作,而不再需要复杂的操作方式和技术软件,在这个目标下人类的潜能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创造出革命性的技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尾声

这并不是一篇技术介绍或者解析文章,只能说是一个故事,一部狂想曲,其中关乎Natal本来的段落并不多。但这是一个关于技术的明天的故事。互动的明天,办公的明天,移动设备的明天,包括游戏的明天。我们可以看到,电脑的运算能力越来越高,显卡散热器做得越来越夸张,而游戏的画面也越来越进步;最后会进步到哪里去呢?我们面对屏幕,就如同一扇窗户一样看着屏幕里显示的另外一个世界?但是我们又怎样的“玩”游戏?还是鼠标键盘手柄三大件么?游戏的进步在于“表现能力”,而表现能力并不是单纯只有画面这么简单。Wii为什么会在全球红得发紫?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它拓展了游戏本身的表现能力的范围,让人“玩”游戏并不限于枯坐在电脑前或者沙发上单纯的使用手指按动几个键。微软的野心,就目前来看也就是Natal的工作,是比起Wii来讲更进一步的,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互动方式,而不像Wii那样仅仅限于肢体的动作,它还包括对于动作的理解,从Lionhead主管Peter Molyneux所演示的AI小男孩Milo来看,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比方说给那个小男孩递了一张纸条;虽然从魔力牛一向作风来看这个AI小男孩能否实现是很值得怀疑的)。不管Natal最终能够实现到何等程度,单纯立意来讲只是紧跟Wii脚步的PS Move是从一开始就输了的。
微软不是神,我们也不需要把一个公司当作神来拜。但是他们对改变这个世界的努力值得敬仰。Natal是游戏设备,在这里谈及初生的未来,也是未来的初生;我们在2009年看到了微软对于10年后的互联网技术的畅想,那就让我们静候10年,看看这个世界究竟会走向何方。


TOP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10-5-29 17:23 发表


另外,Natal的核心技术是微软从一家以色列公司那里采购的,不是自己研发的结果。。。

除此之外,这篇文章还是没把Natal在人机交互漫长的革命史中可能扮演的角色说清楚

当然,作为一篇让我们了解人机互动、 ...
Natal在人机交互革命史上可能扮演的角色这个题目太大,不是我可以说清楚的。

我觉得弗诺文奇可能可以说清楚,事实上这篇文章跟LS某位仁兄讲的那样,主要是关于弗诺文奇的。

至于这篇文章的核心目的,当然是为了骗稿费



TOP

引用:
原帖由 哈德尔不要停 于 2010-6-3 03:03 发表
一直关注微软的surface哪儿去了

胃口吊着好难过啊
Surface又没有消失……微软官网上就有卖的,10W美元一台,不过仅限于机构购买,个人买不到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