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旧文一篇]步入极乐城--Bioshock世界里的琐碎种种

小老虎讨论Bioshock的帖子很热,应景发篇旧文。
原文刊载于大众软件07年某期。勿转。

极乐城(Rapture)正在沉没。
1946年11月5日,苏联流亡大亨安德鲁•莱恩(Andrew Ryan)在大西洋底创立了极乐城,意在建立一座绝对自由的完美之城。这里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最有才华的人群,取得了无数地上难以企及的成就。
然而这种眩目的光芒并没有持续太久。1959年圣诞前夕的惨剧发生之后,极乐城迅速分崩离析。海水不停渗入,基因嫁接者暴动,整座城市正在倾覆。
这就是BioShock的故事,关于一座乌托邦的毁灭,关于这个世界中毫无遮掩的人性。
以下,本文将一一解构这个晦暗潮湿的世界中的诸多隐喻,步入更深的极乐城。

Rapture之表

关键词:《1984》 《闪灵》
极乐城最初的灵感来自于《1984》,这部乔治•奥威尔在1948年完成的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极权主义统治下的荒唐世界。《1984》营造了一个永远压抑的世界,那里有永远正确的老大哥,无处不在的电幕,词汇不断减少的官方语言。当我们看到游戏中角色所穿着的服饰,极乐城那些高耸而绝望的建筑,留声机中传出的凄婉的提琴声,随处可见的属于那个时代的广告和室内装潢,这些充满怀旧意味的要素无一不是在向《1984》致敬。
看上去大洋国和极乐城并不尽然相同,莱恩标榜的绝对自由和大洋国不断禁锢民众自由的理念似乎也是矛盾的。但事实上,莱恩在统治面临危机的时候同样走上的极权主义的必然道路:方丹垄断了亚当,于是莱恩发起了针对他的战争,囚禁了前者的妻女;关闭了剧场,“因为这里正在发生战争”;他还使用精神控制来统治城民,煽动他们为他服务。
任何极端意识形态的最后都会演变为使用暴力排除异己,这是BioShock对于《1984》思想最好的注脚。
  
老大哥在注视着你。BioShock不过将老大哥换成了实实在在的安德鲁•莱恩。

而BioShock恐怖的灵感来源于史蒂芬金的著名惊悚小说《闪灵》。极乐城本身就是《闪灵》中的眺望旅馆。极乐城里没有会使人发疯的幽灵,但有会使人丧失心智的基因改造素亚当。《闪灵》中的主角杰克在幽灵的诱导下计划杀掉自己的妻儿,而极乐城里也有杀掉了自己的孩子并把杀死孩子的手枪当作孩子的疯狂的母亲。我们并不知道每个极乐城居民的眼中看到了什么,透过他们遗留下的语音磁带中的只言片语,我们只能得知他们生活在某种狂热的追求感之下。因为变形的外貌,他们带上了新年面具。真正的恐惧不是隐藏在面具之下的扭曲的外貌,而是隐藏在疯狂之下的人心的丧失。

被幽灵的低语引诱至疯狂,《闪灵》里真正的恐怖不是衣柜里的恶魔,而是人心本身。

Rapture之寓
关键词:信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乌托邦。粗糙的也好,精妙的也好,渺小的也好,宏大的也好,一个理想而完美的世界永远如肥皂泡般斑斓飘忽。不同于平凡众生,有天赋的哲人能将如此的理想国细细规划,仔细推敲,建立出一整套合乎逻辑的架构。然而,无论理想多么完美,这终归只是理想。
安德鲁•莱恩是一个将理想变为了现实的人。
-“难道一个人无权享有他的劳动所得吗?来自华盛顿的声音说,不,它属于穷人。来自梵蒂冈的声音说,不,它属于上帝。不,来自莫斯科的声音说,它属于所有人。我反对这些回答。”
-“我选择不可能,我选择极乐城。”
-“世上所有的美好都将流入这座城市。”
- “在极乐城里,艺术家不会害怕审查,科学家不会被道德所限,伟人不会拘泥于小人之见。”
极乐城是一个理想的世界,莱恩制定了所有的规则,仔细挑选了这里的住民,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来统治这座城市。他崇尚极端的绝对自由主义,他认为艺术不应该受到任何的限制,结果造就了那些冷血的艺术家;他认为科学不应有任何约束,于是诞生了亚当;他认为市场不应有任何的阻碍,于是他放任质粒能(Plasmid)的流通。
哲学世界永远是完美的,但是人永远不会完美,人性永远存在缺陷。世上的人并不若柏拉图的世界里一般由金银铜三种不同的金属打造而来。为了维护理想的世界,统治往往最终会演变成极权主义。
极乐城是个充满矛盾的地方,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乌托邦。莱恩不允许任何人相信宗教,但城里却有着众多的人有着形形色色的各色信仰。
在海蜗牛中发现的物质叫亚当,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类的名字。从亚当中提取出的基因素叫作夏娃,上帝用亚当的肋骨制造的第一个女人,这样的隐喻充满了基督教的意味。
任何宗教的历史都是一部排除异端的历史。神首先是一个自私的神,十诫第一条便是不得信仰其他的神。在极乐城中,不允许信仰宗教的原因便是这里只允许信仰极乐城本身—绝对自由,极端客观。
莱恩不相信上帝,不相信在天上有这么一个无可匹敌的人存在。但他建立极乐城的目的却是让自己成为神。Rapture原意为极乐世界,这是一个只有神才能创立的世界。莱恩将自己当作的神,或者说,他认为极乐城创造者的自己客观上便是这座城市的神。但是之后他背叛了自己的初衷,也就是背叛了整座城市。

没有神也没有国王,只有人。莱恩不相信绝对存在的神,但他却希望将自己推上神坛。

方丹(Fontaine)似乎是最大的反派,他垄断了会对人体产生依赖的亚当并将其流入市场,他利用这样的资本和莱恩进行对抗,他不择手段并利用主角杀死了莱恩,但实质上他才是莱恩的绝对自由和客观自私主义精神的真正延续。方丹在事实上助推了莱恩的极乐城,他推动着极乐成的不断进化。
泰伦贝尔(Tenenbaum)曾是纳粹集中营中的科学家。德国人关心的是如何制造出纯种的雅丽安人,他们只注意头发的颜色和额头的形状,而泰伦贝尔关心的却是为何人类生来而不同,有人生而强壮有人生而虚弱,有人生而聪慧而有人生而愚笨。她在方丹的协助下发现了亚当,这样她就能够自由的操纵基因,完成造物主未竟的工作。但最后她得到的不过是一种会吞噬细胞产生不稳定的茎状结构的类似良性肿瘤的物质。她制造了小妹妹(Little Sister),但没人承认这样的生物是人类。制造生命是上帝的职责,人类无法染指。
极乐城是如此一个灰色而暧昧的世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的只是不同的利益交织在一起。这是一个没有神只有凡人徒劳的企图完成神之功的被遗忘地。所谓的极乐世界,大概只是一块被神所遗忘的土地。



Big Daddy和Little Sister,这其实是借用了米开朗基罗的《上帝创造亚当》的寓意,而Little Sister本就是收集亚当的。

Rapture之核
关键词:安•兰德(Ayn Rand)

迈入极乐城的第一刻,我们目睹的是一场杀戮以及一地暴动之后的痕迹。满地的血迹和被遗弃的木板标语,墙上剥落的油漆和破坏的残留物,尸体和昏暗的灯光,带有噪音的无线电里传来阿特拉斯的声音,指引着你不断的逃跑。你不禁怀疑,这样的极乐世界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
基因嫁接者的暴动和极乐城的沉没,打一开始就让我们否定了极乐城,否定了那个纯理性的哲学世界构想。
然而,真正深入极乐城之核后,我们才发现,这个否定比之前的想象要暧昧许多。
这样的暧昧来自于安•兰德,极乐城所有哲学的源头。
“我的哲学,其实质就是一种理念—人类是如英雄般生存着的;其自身的幸福就是他生活的道德目标,其创造性的成就便是他最高尚的行为,其理性是他唯一的绝对准则。”
--安•兰德
安德鲁•莱恩就是BioShock中的安•兰德。他们的联系并不仅仅是名字上的相同,(将安• 兰德的名字的字母顺序调换一下Ayn Rand换成And Ryan就得到了Andrew Ryan安德鲁•莱恩),莱恩曾说过,“没有神,没有国王,只有人”。这样的论调和兰德崇尚人类理性,坚信人性的力量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莱恩是俄国流亡大亨,而兰德也正是在21岁时离开苏联去往了美国。
兰德和游戏的联系还不止这些。兰德最有影响力的两本书,一本叫做《阿特拉斯神的耸肩》(Atlas Shrugged),另一本叫做《源泉》(Fountainhead),游戏中主要角色方丹(Fontaine)的两个名字(另一个就是假名Atlas)正是来源于这两本书。
  
安•兰德的《源泉》和《阿特拉斯神的耸肩》,方丹的名字正是来源于此,而游戏借用这两本著作思想之处不胜枚举。

安•兰德热情的赞扬自私的美德,她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除了反对蒙昧,无须向任何意识形态低头。民族,信仰,国家都不应该成为束缚理性的绳索。这样的观点在游戏中由莱恩之口很完整的表达了出来:艺术家不会害怕审查,科学家不会被道德所限,伟人不会拘泥于小人之见,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的天堂。
游戏还借莱恩之口转述了兰德的主要思想:即人的理性是至高无上的,人性最终能够实现一种一种正当、人道的生存方式。在兰德看来,政府无时无刻不在限制公众的自由和利益,于是游戏中的莱恩将各国政府形容为“寄生虫,吸血鬼,无用的附属品”。莱恩正是抱着这样的信仰建立的极乐城—没有任何的限制,天才的理性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并诞生出最完美的制度和社会结构。他崇尚绝对的自由和理性,他相信绝对的利己主义能够在绝对理性的光芒之下成为社会运转的唯一真理。
然而这个理想的世界崩溃后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暴动之后遍地的木质标语。
“我们不是莱恩的财产。”
“极乐城已经死了。”
为什么说极乐城只能建造在海底?我们注意到了斑驳的墙上的告示:所有的潜海球都无限期延期。作为和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只要潜海球无法运作,那么极乐城里所有的人都无法离开。隔绝,只有隔绝才能有真正的伊甸。理性是完美的,理性的人的构想也是完美的,但是人性不是完美的。可悲的是,人性无法隔绝,也无法通过基因调整来更改。


阿特拉斯究竟是谁?他曾背负这个世界,最终却被人唾弃。真正的答案只能由你自己去寻得。

结语
BioShock的主题和它的世界一样晦涩不清,各种信仰的矛盾,意识形态的冲突,利益交织之下的形色纠葛。在我们纠缠于那座破败城市中的重重矛盾试图理清思绪之时,这座城市仍然在缓缓的沉没。我们早已习惯于拯救整个世界,但这次,极乐城注定得不到救赎。故事的结局有些落俗,无论善或者恶,你终将能够完成自我。但也印证了兰德所说的:“永远不要放弃生命中那些值得你为之努力的事物。”
这也就足够了。

新年惨剧和极乐城,这个世界本就如此的暧昧不清,浓重而又无奈。

[ 本帖最后由 jump 于 2008-2-2 00:1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手上还有一篇叉包的文,比我这乱凑的文字值得一读许多。待他同意后也顺便发上来。
bioshock这个游戏是近年来很少有的能够使人的灵魂为之一颤的游戏,如果人真的存有灵魂的话。
上一个这样的游戏是planescape:torment



TOP

引用:
原帖由 evamrx 于 2008-2-1 21:46 发表
顶好文,X包的文快上!

没X360,同学家电脑玩FPS呕吐,以上两点导致我连战争机器都玩不了......
联动链接
http://tgfc.qwd1.com/club/thread-5945764-1-1.html


TOP

引用:
原帖由 slowsonic 于 2008-2-1 21:01 发表
LZ的头像是倒退

Kane呢?
Kane's back...
没找到新的。。。苦等Kane's Wrath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adelinshark 于 2008-2-3 19:04 发表
关于《闪灵》还有西斯廷教堂的那幅画,写在这里理由都够牵强。
bioshock的胖子制作人levine接受washington post采访时说bioshock主要受到两部电影的影响,shining和fight club。
shining的话题本想铺开来写,但限于字数限制和笔力,也就只能一带而过了。
其实bioshock在恐怖表现手法上借鉴shining较多,光是这个添加点八卦要素就可以单独成文了。
不写fight club是因为其反社会题材和诸如破坏,自由,选择,独立性等诸多元素过于繁杂和隐晦,同样限于篇幅和读者。
最早看bioshock第一个trailer的时候,big daddy和little sister两手相握便自然而然想到了nokia那著名的开机画面以及其原型-西斯廷教堂的《创世纪》。这条是有些牵强,笑。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