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有没有周杰伦的fans,勇敢地走进来

看了一半,帖子里有些观点没法认同。

帖子里有个人说,我们的大部分音乐人是拿着词写曲子,但据我所知,至少是稍微新点的音乐人,其实都和欧美的音乐人差不多,一个乐队或者一个人,通过即兴出来一个RIFF或者主旋,相反歌词才是拼上去的,我感觉周杰伦的音乐也是这个路子。

拼和玄一般是老鸟才玩的,你让一个新手他也拼不出来,新手就是大三小三反复套,套多了就是老手。

当然,周杰伦有的歌很明显也是拿和弦拼出来的,比如那些所谓的“周式情歌”,是我最不喜欢的歌曲类型,我感觉,如果周杰伦出一张全部是HIO-HOP的专辑,可能受众面会窄点,但从音乐来讲可能会纯粹点,而不是现在的刻意追求一些为留住16岁小女生而写出来的慢板情歌。

周杰伦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真的就是拿自己写的音乐当成了玩,然后在玩的时候影响了华语流行音乐的走势。不过对根到底,他是个偶像,所以偶像肯定会有妥协、做作的地方,这个是商业市场的问题。


TOP

他的成功,还意味着突破了七十年代以来台湾校园民歌的传统,从而使中文和西方流行音乐直接对接。



就是这个意思了,在此之前,我们的流行音乐一直在一个很低劣的“抄袭”圈子里兜着玩,偶尔出来的罗大佑或李宗盛也没能真的和世界潮流接上轨。我不是说我们的流行音乐一定要随大流,但随上大流总比检人家的垃圾强太多了。


周杰伦之前,王治平、陶喆也曾在给陈淑桦等人制作唱片的时候尝试新的音乐样式,但也都是改良主义,而且,风潮的形成是过几年的事情。


这句,也就是我对于陶喆的看法总结。从我自己感觉来看,陶喆初期走的路子是美国90年代初的改良后的R&B,当然,那种R&B已经和现在的那些天王天后的R&b又很不一样了,但那样的R&b于当时的华人流行乐坛来看还是很新鲜的,而且陶喆在编曲上也确实很不错,从他近期的几张专辑都感觉出来,但一个人只能在编曲上解决问题恰恰说明了一个最大问题:歌曲本身不行,只能靠编曲和歌词来解决--这样的人还有许巍。根上的问题是,他所代表的歌曲形式,以及他对于这种歌曲形式的掌控能力。

举例:
金属对于他们的音乐类型掌控的高峰就是86年的玩偶之王,88的天下大公已经是一片狼藉,92的黑皮已经是彻头彻尾的流行歌曲,当然,这有一个潮流的问题,那时候金属要突破一下,尤其是商业音乐上,他们需要的是销量和打榜的成绩。但从他们本身来讲,他们对于激流金属的感觉已经在前三张专辑里消耗完了,后面只是为了他们的名声而继续,到了LOAD之类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了个民谣组合。

那么周杰伦?
他现在正是在潮流的最高端,在华人流行音乐现今的一个顶峰,销量、潮流说明的顶峰。就现在来看,他对于他所代表的那种音乐类型还算是比较好的在掌握。

陶喆?
对于他所代表的音乐类型已经开始力不从心,所以在积极求变,他也算是比较有才气的音乐人,所以肯定会找到一条比较好的路继续下去。

最后说的是,周杰伦肯定有力不从心的那天,11月的肖邦已经给了我这样的感觉,不知道这次能不能调整过来。

[ 本帖最后由 爬行动物 于 2006-8-28 16:2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oin1860 于 2006-8-28 19:59 发表
学过一点声乐。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相对于歌手 jay更适合作制作人。
演唱技巧永远是他的瓶颈。尽管这几年的现场比刚出道稳定了许多。
但是高音的缺陷似乎已经根生地固了。用气冲击声门的方法必然会导致咬字 ...
同意后半部分,第一次看那张好像什么“无与伦比”的演唱会的DVD,那个调跑的。。。。。。直接都不忍心听下去了。

但是,周董对于中文HIP-HOP的把握还是很不错的。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