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4-8 15:14 发表 也就是说欧美也推举名制作人,只是那会儿国内游戏媒体不怎么报道,想想也是,那时我自己都靠看各种电玩杂志获取信息,不过相对来说似乎还是日本跟喜欢捧制作人一点吧?欧美的名制作人就算业内人士知道他们的地位, ...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hideo13 于 2019-4-8 14:05 发表 前两天Cory在油管开箱超大战神手办,吐了一大堆老槽 - 像什么2代他从David那接手之后立马战斗系统的人就跑过来说我们立刻改战斗... 最过瘾的还是David让Cory去看金刚,Cory以为会有研讨会就乖乖的去看了然后发现 ...
索尼克
魔王撒旦
管埋员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8 16:00 发表 Cory今天在推上对于EASY MODE打了个酱油,随即就被非黑即白的魂小将给围攻了 然后他转了Robert Zubek的评论,表示魂小将根本不想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他们只是在纯粹装逼贬低别人而已
魔神至尊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8 14:36 发表 我先直接说结论 不用“现在看来在对核心制作者的依赖上日本欧美都是一样的”,很多年前我早就知道这一点 国外也从来没有过这种奇怪的说法,国内之所以会有,是因为国内的游戏媒体起步时都是日系风格,对欧美的报道很少,甚至都不认识几个人 Kotaku的Jason崛起之前,欧美媒体第一人是Geoff(TGA的主持人,作为撰稿人是神,作为广告人是屑) 我从2002年开始看Geoff的大稿,而Geoff实际上从1997年就开始写大稿了,我还看得晚了 Geoff绝大部分大稿都是欧美游戏,从中你可以看出,他们的指挥链(chain of command)和日本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事实是,团队越大,对指挥链的要求越高,而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反之 Jason崛起的时代,恰恰就是欧美老一辈人逐渐退休的时代 所以“你都不知道续作滑坡是因为哪几个人离开的原因”也是不成立的,Jason都说的很清楚了 即使Jason不写,查查STAFF,也不难找,当然有的人连MOBYGAMES都不会用纯口high那就另一回事了 然后就是针对昭和师匠体系的几个误解 首先,只要徒弟听话,而且有足够的天资,师傅带徒弟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90年代那种早期速度最快的时候半年就能带一个人出山,到了00年代两年也能带出一个栋梁,而且这是重点培养,如果是非重点还能同时带好几个人 三上当部长不到十年,带出的徒弟满打满算也有十几个人了,上中下等马各三四个 即使是那几个所谓的“下等马”在今天也是能挑大梁的抢手货,白金和卡婊的整个指挥链至今都受益于过去的三上,这个效率无论如何不能算“慢”,甚至可以用“极高”来形容 效率来源于全局视角,早期游戏开发规模小,一个领队需要干的事情非常多,什么都要会,所以对整体把握也就有了经验 而在今天,3A开发规模越来越大,想要从头培养这样的人才,代价会高到无法承受(滑铁卢级别失败),也就只有规模小的独立游戏才能允许完全自由摸索 “师匠带徒弟”也不是单纯的师匠叫你怎么干,你就怎么干,只有最急迫的情况下才会这么弄(比如Bio4的最后一年) 如果有余地的话,师匠会尽量让你自由发挥,然后在判断要出大乱子之前拉闸 类似于培养飞行员的教练机带飞,前座正常飞,出了问题后座接管操纵 如果手下开会的时候一个劲赞同,从来不提异议,那师匠反而不会培养这样的人,因为缺乏主观能动性 而一个优秀的师匠发现有天资的徒弟之后,应该尽量让他尝试不同的类型,把他培养成更全面的人才 哪怕是一直量产同一个类型(比如90年代末,00年代初生化类游戏泛滥时期) ...
原帖由 取暖的刺猬 于 2019-4-8 17:1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https://www.amazon.com/Blood-Swe ... 1554714684&s=ga ...
魔头
原帖由 昔日之影 于 2019-4-8 17:41 发表 欧美这块制作人似乎在早期PC游戏行业里出名的比较多,别的日本制作人上众筹只能空手套白狼,克里斯萝卜直接是空手套恐龙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8 17:42 发表 CR二十几年前就跟马克哈米尔谈笑风生,后来还有了属于自己的电影院 论游戏电影化,小岛跟他比就是个弟弟 另外欧美媒体也是一直明星化包装的,最有名的就是“约翰罗梅罗要你做他的婊子” 只不过国内PC媒 ...
天外飞仙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8 17:20 发表 值得,刚出的时候我就看了,不过你得先看看目录那10个游戏 你要对那些游戏非常了解,非常感兴趣,你才的看得下去,挑想看的看 这本书的内容“深入且局部”(非贬义),“深入”指的是里面有很多之前从来没公布过 ...
原帖由 ddaaii 于 2019-4-8 18:46 发表 Posted by: OnePlus ONEPLUS A3000 如果这本书是对一些报道的补充,那么为了看得全面点,又得去找那些补充这本书的材料呢?媒体报道吗? TGFC·NG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8 18:57 发表 比较新的作品,优先看Kotaku之前的同类特稿 比如2015年的Destiny爆尿,与2017年这本书互相补充,Jason是有意这么做的 比较老的作品,像Halo Wars这种,就比较麻烦了 因为2009年的时候Kotaku还是个小角色,而同期报道做的比较好的网站比如1UP都关闭了 所以如果你不是当年就看过(GAMESPY和1UP的特稿我基本都看过),那么还得去gaf这种老牌论坛找备份 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翻维基百科,但维基有时候也不全,只能慢慢放狗搜了
原帖由 取暖的刺猬 于 2019-4-8 19: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话说kotaku这样的文章不怕得罪金主么,网站的盈利主要还是靠广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