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发现拿着ipx完全没必要拿相机了。。。

大光圈带来的快门优势确实是不错,大部分手机默认是不给设置的,iso也是机内自动(升高),一般用户无法调整,所以你跟他说了也是白说,比起手持不抖,适当找环境光或者打光补光有时候是很必要的。即时是微单,(对环境光线的恰用)也是如此。。。。。机身防抖有比没有好,和微单的5轴防抖差很远

iphone用户推荐一个打光神器
http://www.ooidea.com/thread-2961-1-1.html

[ 本帖最后由 洛克狼 于 2018-2-16 23:28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532  于 2018-2-16 18:34 发表
占优变成洞大,我觉得是没有毛病的
不考虑洞的大小,哪里占优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8-2-16 19:1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你们还是搞搞清楚吧,光圈难道就是为了虚化吗?大光圈原来可是叫做快速镜头,大光圈带来高快门,这跟底多大有什么关系?
这不是m43党的那套歪理吗


TOP

Posted by: HUAWEI BLA-AL00
那到底是谁的光圈大?是参数大还是物理镜面大的大,被你们搞糊涂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仓木叶  于 2018-2-17 06:47 发表
Posted by: HUAWEI BLAAL00
那到底是谁的光圈大?是参数大还是物理镜面大的大,被你们搞糊涂了。
光圈这个概念是在不同的体系里的意义是不同的。拿相机的光圈直接和手机的比,这本身是个驴唇对马嘴的问题,整个参照系都不一样是不该比的。仅仅是因为现在用手机拍照的人远远多于用相机拍照的人,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拿手机的字面参数说事。打个比方:如果现在全球90%的人口都在青藏高原生活,''中学物理课本里水的沸点一定不到90度。

从实用角度来说,谁的光圈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方便足够的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两天拿6d拍夜景留念,大光圈导致的浅景深非常困扰我,这种时候小底的存在价值非常高了。

等以后技术发展到更高水平,消费数码领域以后都不会存在光圈的概念了,因为真实的光学特性将被完全取代,镜头、焦距、光圈这些都是作为匹配算法而存在的标准件而已,一切都是数码程序算出来的。就好像以往看美女还要评头论足,现在全部都是自动美颜,连审美都被AI化了。对人类文明来说,这是个很可悲的绝路。

本帖最后由 sakerping 于 2018-2-18 22:33 通过手机版编辑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仓木叶 激骚 +1 感谢分享 2018-2-19 09:31

TOP

光学特性全部都是数学公式的物理具象而已,输入->函数->输出;自己证明了固定长度(第一层不定长)的深度神经网络上可以任意精度用ReLU的activator任意精度逼近任意维度输入的convex函数,只要你能找到每个节点的正确weight

人工智能才是人类文明在宇宙中延续被不被人类自己摧毁的唯一出路,任何哀歌都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TOP

虽然ipx现在用的照相AI(如果用了神经网络驱动的AI的话)在弱光下是屎,但我相信苹果一定会紧跟Google的步伐创造出优秀的照相AI,毕竟大部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要么在公共领域,要么在arXiv上,我相信苹果的工程师不会像楼上某些人那样自欺欺人。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核心还是宽容度和弱光处理,目前手机都不能看……pixel我没有至少三棒跟水果夜拍都是一泡污,也就缩图能在视频测评里用,还必须拍环境光多的场景避免打脸,这种情况说代替相机还需要时间啊……

TOP

Posted by: HUAWEI BLA-AL00
说起人工智能拍照,不知道得等多久喽,华为Mate10也只是识别场景,调取搭配好的参数给你自动拍,iOS用来人脸识别,啥时候能做到断网人工智能助手能和你聊天,帮你操控智能手机等等,才是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我一个业余微单爱好者都不敢说1/25以下能保证稳,1/17就被定义为帕金森,1/4都能稳,真的被果粉吓尿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rftrebly 于 2018-2-19 10:4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核心还是宽容度和弱光处理,目前手机都不能看……pixel我没有至少三棒跟水果夜拍都是一泡污,也就缩图能在视频测评里用,还必须拍环境光多的场景避免打脸,这种情况说代替相机还需要 ...
请点击看大图


ipx: 4 mm, 1/4 sec, f/1.8, ISO 800, +0.41 EV


pixel 2: 4.46 mm, 1/15 sec, f/1.8, ISO 803 无曝光补偿

所有相机的宽容度和弱光处理在不久的未来都会被更为先进的算法增强

dpreview的结论是,目前只有pixel 2夜景可以和微单一战,夜景大约相当于9倍与其sensor尺寸的m43;自己晚上照3000 ISO也无压力;pixel 2是目前手机里面照相绝对的王者,未来是属于AI辅助射影的。

我话放在这里,不出5年,佳能和尼康都会在主流单反或者微单中加入神经网络驱动的tensor处理模块。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Jonsoncao  于 2018-2-19 10:15 发表
虽然ipx现在用的照相AI(如果用了神经网络驱动的AI的话)在弱光下是屎,但我相信苹果一定会紧跟Google的步伐创造出优秀的照相AI,毕竟大部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要么在公共领域,要么在arXiv上,我相信苹果的工程师不会像楼上某些人那样自欺欺人。
谁自欺欺人?你大过年的为什么这样气小文版主,我看不下去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今夜打老虎 于 2018-2-16 21:09 发表


喷了,现在夜拍 1/17s 都是大家随便拍拍的了,牛逼啊

还有手机拉高iso是什么鬼样子,你是真傻还是装傻啊
我是真没想到到今天还要科普安全快门的算法,自己去搜一下28mm的安全快门是多少,加两挡防抖以后又是多少。28mm焦距,1/17s,两挡防抖,能不能手持,自己不懂也可以问问懂摄影的朋友。别在这里喷了喷了,露怯。

之前写的也是白写,你拿个单反,快门咔嚓一下,反光板pia的翻动,快门帘开闭,消除这些个机震都是麻烦事情。这些在单反在消除不掉的机震在手机上都没有。手机拍照能更稳有什么疑问?

另外,某人牛逼哄哄的pixel ISO 800夜景神片,这有什么好拿出来炫耀的,这不也是垃圾吗,暗部细节一点都没有了。既然您品味高到觉得iPhoneX的夜景片都是垃圾了,这种垃圾又怎么能忍呢?带个M43加定焦头有多难呢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Jonsoncao  于 2018-2-19 13:53 发表
请点击看大图

https://3.imgdpreview.com/files/p/TS4032x3024~sample_galleries/7669073668/1001820580.jpg
ipx: 4 mm, 1/4 sec, f/1.8, ISO 800, +0.41 EV

https://1.imgdpreview.com/files/p/TS4032x3024~sample_galleries/7104657277/1282540414.jpg
pixel 2: 4.46 mm, 1/15 sec, f/1.8, ISO 803 无曝光补偿

所有相机的宽容度和弱光处理在不久的未来都会被更为先进的算法增强

dpreview的结论是,目前只有pixel 2夜景可以和微单一战,夜景大约相当于9倍与其sensor尺寸的m43;自己晚上照3000 ISO也无压力;pixel 2是目前手机里面照相绝对的王者,未来是属于AI辅助射影的。

我话放在这里,不出5年,佳能和尼康都会在主流单反或者微单中加入神经网络驱动的tensor处理模块。
明显感觉第一张ipx拍的暗部细节更好,整体色彩更和谐

TOP


微单夜拍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