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a7m2和苹果12那个强

攒分,4年后又能all in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问下二手能卖5000吗?我标个4500,闲鱼直接秒?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parasite  于 2020-11-8 21:35 发表
我在10月底的时候去了趟西安旁边的古观音禅寺,就为了拍那棵1400余年的银杏树,特地带了5D3+35L(为了兼顾其它扫街),没带2470L是因为太瘠薄重。手机比较落后,iPhoneX+黑鲨3pro。
用5D3拍了那棵树,如果放大100%细节,肯定秒杀手机,但是在白天拍照出现高对比度场景的时候,(因为我好像忘记单反开HDR了,主要是太久没用不太熟悉相机了),单反被手机秒成渣渣,真的,看了特别惭愧,实在是我用不来5D3,那时候应该加一个580EXII的闪光灯的(太瘠薄重了,出差哪会带那么多器材啊),否则画面暗暗的,如果拉曝光,背景又是亮成一块色斑。
还有,5D3的夜景就不提了,实在是没法用(或者是我用不来)。
而且,现在有几个人会把原图传到电脑上放大看细节啊。
所以,除非出大底并且具有智能手机多张合成的相机并且还不能太重太大,否则还是苹果华为小米旗舰版的手机拍照吧,哎。
除非带10个580闪光灯,户外拍这种大光比要大功率手持有源闪光灯加补光灯,那些拍大片的都是有团队打光的,个人小打小闹拍小景就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naughtyben 于 2020-11-8 21:4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除非带10个580闪光灯,户外拍这种大光比要大功率手持有源闪光灯加补光灯,那些拍大片的都是有团队打光的,个人小打小闹拍小景就行
果然。
谢谢指导,还是打算放弃单反了,时代确实在进步,全幅的优势可能只能在比较窄的地方完全发挥得出来。

再比如,我在陕博拍那些展品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照片因为光线关系都略微有些糊,如果是手机拍的就会显得非常清晰且开了HDR后曝光非常好。

是时候与时俱进了。

TOP

相机拍成啥样 还不是看人看后期
什么HDR 夜景模式 随便来 相机还不是随便干
原图是下面暗的
随便啦啦阴影和曝光就可以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认真回答:对于问出这种问题的用户来说,肯定ip12更强

没有嘲讽的意思,ip12“直出”的风景比a7强太多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20-11-8 18:26 发表
对,不用辩护。你自己意识到对画质有需求所以要相机的那一天,一定比手机真赶上相机画质的那一天更早来到。到时候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不必回来忏悔。
关心画质的意义在哪里?人类从古时候绘画到现在摄影无非就是要一个影像,重点在于如何获得影像本身,而不是数毛。这个道理跟汽车发展一样,自动挡出来的时候总有人诟病其没手动挡省油,专业赛车都是手动挡因为自动挡逻辑还是不够智能什么的种种........手动挡守旧派一直搞不懂的就是人们开车的目的是解决a点快速到b点的问题,而不是微操省油的问题。
如今人们大众摄影已经从传统相机切换到手机这条路上了,就像全世界汽车厂商都选定了新能源道路,不会再回去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纸冰心  于 2020-11-8 22:19 发表
相机拍成啥样 还不是看人看后期
什么HDR 夜景模式 随便来 相机还不是随便干
原图是下面暗的
随便啦啦阴影和曝光就可以了
问题就在这里了。
后期,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后你妹个期啊。。。
大众的需求很简单:把眼前看到的漂亮的东西拍下来而已。要求也很简单:照片看上去接近眼睛看到的样子就行了。而相机,完全无法满足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要求。
是的,如果你会后期,你完全可以随心所欲改天换地,一切尽在掌握。然而对于大众,你想想:出去玩一趟,拍个千把张,怎么着,全部出成RAW,然后拷出来全部拉一遍?拜托我又不是吃这碗饭的,信仰也没有这么深沉,何必如此浪费存储空间和生命。。。
在智能算法出片时代来临之前,大家都认为“拍照—后期”的流程是天经地义的,毕竟别无选择;而当新的选项一出现,大众这用脚投票的速度之快,相信大家都看到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用过ps的都知道ps是个体力活,一张张扣细节修补拉曲线,有时比搬砖还累。
手机hdr,瘦脸、磨皮同时运算合成直出确实是一个革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yang_yii 于 2020-11-8 22: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关心画质的意义在哪里?人类从古时候绘画到现在摄影无非就是要一个影像,重点在于如何获得影像本身,而不是数毛。这个道理跟汽车发展一样,自动挡出来的时候总有人诟病其没手动挡省 ...
你这个回复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我也回复三个方面。

第一,关心画质的意义在哪里。
画质是摄影的物理基础。你说的“获得影像本身”,体现在照片上就是画质。无数细节组成影像,细节足够多的影像就更具表现力、像素足够多的影像后期裁剪的余地更大、动态范围足够大宽容度足够大(这二者不是一回事我也没搞明白但大概说的是一个方向的东西)后期调整的余地更大。细节不仅包括解析力就是放大多少倍数毛,还包括对色彩的获取和还原,也就是对光线本身的还原。有时候看这片子颜色不正,为什么不正,不仅是相机的问题,还有镜头的问题,镜头就不能最大限度获取真实的光线信息。

当然看问题不能极端化,比如不能说唯画质论,但这话在我看来是相机说的而不是手机说的。因为相机本身就是从原始的小孔成像发展的,即使到现在很多模式还很原始,摄影本身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当然可以不讲究画质细节而讲究精神意义,就跟油画似的,山水画也没数毛啊也是艺术也能传达精神境界。而手机本身就是一帮IT人员搞的数码产品,这些人本来就是不断追求最极限的硬件性能的一群人,然后这些人做的产品现在tmd告诉我们画质不重要,这不是鬼扯纯忽悠我们买单么?这不就是跟暗光夜视仪意思一样么,iphone做不到的时候喷华为这功能没用还要举3秒,iphone做到了就说这功能牛逼还是举3秒。画质不那么重要,这是个商业话术,咱别跟着信了。

如果你看不出来画质的区别,那就承认自己眼力差。这个说法很针对人身了,但我用音响举例子你看能不能认同:我个人也听不出来高档音响的效果我就承认自己是木耳,或者说我觉得为了那一点极限的音质去折腾房子折腾家具折腾布线没必要,但就是这些折腾极限的人们研究出的理论和模式让我们这些小白们可以更方便的在低端音响也能享受到一点更好的效果。这个例子往更大了说什么人类研究外太空就扯太远了,拿hifi来打比方我觉得有一定可比性。现在手机摄影能这么快的发展,就是因为相机在追求画质的路上已经追求了几十年了,这话说回来这就是关心画质的意义。

第二,手机摄影和相机摄影的关系,并不是汽车的自动挡和手动挡。这个我就不啰嗦了,你这例子就不合适。你说二者关系是电动车和汽油车这是更恰当一点,也许以后城区市区全面都是电动车了,但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仍然会买一辆汽油车,因为二者的使用场景不一样。

第三,大众摄影仍然是相机,手机根本挨不上边。凡是对静态画面有要求的场合,必定人手一台相机。你自己琢磨一下,会议、婚纱、活动、漫展、私房、街拍、宅舞、甚至SM、伪桂珍、伪街拍、野外露出、美腿丝袜套图……你能想到的场合,凡是想要稍微拍出有点档次的画面的时候,都是要相机。就说拍私房拍漫展cosplay,这些小年轻不比咱们追新潮啊?哪怕化妆稀烂、坦克身材、舞步生硬,看看有几个用手机拍的?一水最新的相机配最贵的镜头。在我们看来无法理解,拍这种主题需要这么好的设备吗,但人家也不用手机。只能说到此一游的留念是手机,这就不只是手机了,无人机、手持运动相机都算,这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一样了,但都和摄影没关系,都是玩,就是说作为数码玩具这个市场以前是相机的但现在是手机和各种移动设备的了。

为什么摄影的设备仍然是相机而不是手机?因为摄影是一整套体系。手机现在介入的只是其中最肤浅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看起来体量很大,但是最容易被替代的。最起码的,哪怕是手机标榜的算力、AI、生物运算什么的,也无法处理相机大底那么大的数据量。我们其实都期待着手机能在技术上打相机一下,但可惜哪怕是苹果也就这点意思,也开始偷换概念搞噱头了这就说明没后劲了,没多大尿。

换个角度说,手机是个消费产品,相机可不是消费产品。看起来是文字游戏,但其实不是。十五年前二十年前的照相机,现在拿到手一样拍片,因为各种软硬件的标准都是一致的,当然像素是硬伤,这是这个产业经过很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一个模式。我说十年前太赖了,那五年前的手机还有没有底气拍照,很难说,2015年那是iphone6sp,其实细节的表现未必比iphone12差很多,但各种优化功能不具备,相机拍照就靠着这些优化的功能撑着了,这就是数码产品的特点,所以老机器必然是甩货。类似的说法应该还可以说,因为二者差异太大了,所以更不必对立起来。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LG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y4y1k7Y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5411V7gq/


最近拍的视频,手机拍个瞧瞧

TOP

引用:
原帖由 parasite 于 2020-11-8 21:52 发表


果然。
谢谢指导,还是打算放弃单反了,时代确实在进步,全幅的优势可能只能在比较窄的地方完全发挥得出来。

再比如,我在陕博拍那些展品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照片因为光线关系都略微有些糊,如果是手机拍的就 ...
他那瞎指导呢。10个580,开玩笑呢?不就是拍照留念么,1个430都够了。当然带个430也是麻烦,也比不带麻烦。
放弃相机没什么问题,这是一条不归路,其实花钱不多,因为可以出二手回血。问题不在这上,问题是相机这块在钻研到一定深度之前其实都是瞎折腾,对普通拍照留念的人来说毫无必要甚至是徒增烦恼。只能说,以前的年代没手机这种便携的拍照设备,相机只好“勉为其难”的赚这个钱了,现在就不用忍着了。

具体到你提的两个场景,说几句:
第一个说的:相机HDR也不如手机,这个不用犹豫了,就是这样。佳能相机我从40D入门到现在除了1系的之外凡是有HDR的我都试过,不行,不是那么回事,一眼看过去都觉得难看,就差到这地步,我觉得不具备实用性。咱要的HDR是色彩也好细节也有总之就是相机自己都处理好,但这其实手机的效果了,相机的HDR也不行。我现在用R6,前两天还专门试了HDR直出,我觉得很烂,还不如包围曝光多拍几张回来。
然后,拍大树。大逆光的情况下,相机拍照就靠拉暗部,具体就是对天空测光,让树欠曝然后拉回来,数码相机的特点嘛,阴影好拉高光不好拉,或者就让天空过曝,因为你本来也不是为了拍天空,那就让他曝掉,这是只拍一张的处理方式。拍多张就包围曝光,相机自己欠曝几张过曝几张自动拍3/5/7张这样。其实更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换个时间来拍。所以才有比如拍人像选择阴天拍的说法嘛。当然这显然也不方便。这么多年照相机都是这样麻烦,没法。我现在都是拍完了直接wifi传手机上拉一下就可以用了。但5d3没机身自带的wifi功能……
相机拍展品肯定比手机强多了。你说有一点糊,要么是光圈太大了导致景深太浅,要么是没端稳当。应该是第一种情况,暗光、大光圈,我记得35L是f1.4了那这离焦点稍微偏一点就虚化了。手抖也很正常,佳能单反机身没防抖,EF35L也没镜头防抖……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5D3其实是比iphonex落后。5d3是2012年的产品,那是iphone5的时代。iphonex比的是5d4才对。而无论是5d3还是5d4,都是挤牙膏的产品,哪怕是5d4对你这种情况的提升也无非是提升了高感,换句话说也没多大用,这就是相机厂坑人的地方。佳能一直不给机身防抖,对焦性能还阉割。如果是用现在最新的设备,EOS R5/R6,对焦也提升,包括暗部对焦也提升了,而且联动防抖是强太多了,允许你在f5.6、1/15秒这样的情况下拍出清晰的照片。但在今年下半年之前,确实是坑。

我想起来,也是西安,我也有和你类似的感受。在用6D之前我有两年完全不摸单反,几乎忘记怎么拍了。然后呢,我刚买了6D就去西安过春节,在钟楼还是鼓楼,那个楼上有各种灯非常漂亮,和家里人一起,以那个楼做背景留影,我一下子就蒙了。这个留念要的就是前景的人和背景的灯都清晰,如果大光圈背景一片奶油虚化就废了,那是个十字路口,钟楼在路口中央,我在街边栏杆后面拍,换句话说离那个楼也不够远没到超焦距的距离,让我可是手忙脚乱了一下,前景人物对焦背景的楼就虚了,也没带闪光灯补光,当时是光圈降到f11感光度提到12800才拍到个背景比较清晰的片子,这时候就想要是有小卡片就好了……

[ 本帖最后由 sakerping 于 2020-11-9 00:39 编辑 ]

TOP

其实很简单
别人/专人背器材的: 相机
自己拿器材的: 手机

TOP

有动手能力的相机
没动手能力的手机

TOP

对于90%以上人来说,不靠相机吃饭也不热爱钻研摄影的,现在的手机要比相机加狗头好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