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香港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差距在哪?

主要还是时代变了,一个时代一部戏。省港奇兵为主那类枪战罪案(B级片)剧情再拍就脱离现实了。像兰博123现在好莱坞也没法拍不是

早年市井片成本都集中在爆破飞车个个人上,大部分地方都不要什么钱。现在再这样就会和网大没什么区别。

[ 本帖最后由 ADA2 于 2022-8-22 12:32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引用:
原帖由 @土狗必须死  于 2022-8-22 10:35 发表
分析的再多,这也不让拍,那也不让拍,就是把电影学院盖的满大街都是又有屁用,最多也就是多拍几部长津湖和战狗!
我说前门楼子,你说长尾巴猴子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Devzzy  于 2022-8-22 05:37 发表
我只说一个侧面吧,教育
都说香港电影人才断代,人才怎么断代的,说白了培养模式不行

外行人通常会统称系统性地接受了某个行业专业教育的人为「科班出身」,但其实系统教育分两种,「学院」和「科班」,而这两种东西是完全相反的

科班很简单,出自旧戏班那些规矩,学徒制,正式或者不正式的拜师学艺,多少带点人身依附,没有高度结构化的训练培养体系,以「班主」为中心授艺
香港电影行业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直接从旧戏曲行发展来的,这一套继承得再全乎不过了,也始终没有搞出真正像样的电影学院教育
对,哪怕现在都没有搞出来

学院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影学院这玩意儿从出现开始就是苏联人搞的,高度结构化的教育培养模式,为的就是打破师徒制,
只要树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结构和资源投入,老师的水平都影响不大,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重要的是高度结构化
哪怕再往上追溯这种模式的起源,古欧洲那些美术学院,其实也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对有志于某个行业的人来说
科班准入门槛低,需要付出的东西不确定,收获的东西也不确定,你完全不知道自己要从师学习多少年能学到多少东西,出来的人参差不齐
学院准入门槛高,需要付出的东西确定,收获的东西也确定,你知道自己读完这几年书哪些活干得了哪些干不了,出来的人都在一个相近的水平线上
当然不管是科班还是学院,要出人中龙凤基本上都是靠撞大运,但显然学院制是更符合现代社会行业要求的培养模式
就算要辅以师徒制,也只能是辅助
本来tvb艺员训练班+选美有点那个意思

但是毕竟难以撑住整个市场,市场不大,老人不退,新人没有足够空间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引用:
原帖由 @喜欢它likeit  于 2022-8-22 13:09 发表
本来tvb艺员训练班+选美有点那个意思

但是毕竟难以撑住整个市场,市场不大,老人不退,新人没有足够空间
演员只是电影行业一个台前工种
而事实上香港所有电影工种都是一样的问题

比如说,整个剧组里对专业性要求最高的职位,摄影指导,也就是摄影师
世界范围内受认可的、出人才最多的那些学院,培养基本上都是三位一体:
审美上自文艺复兴起的美术教育
艺术上与导演同等要求甚至更苛刻的视觉叙事教育
技术上对从电气到各种机械的掌握与活用培训

这样的全方位教育对教育资源的要求非常苛刻
举个简单例子,教学中要模仿伦勃朗画作的光线叙事设计,这是很基础的内容
一般点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对着教科书里面巴掌大的插图来
讲究点的可能给你弄个稍微大点的复制品
而一些顶流的电影学院能跟直接和顶级美术馆合作,让学生直接在巨幅的原作面前直观感受学习
这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一般来说,有能力集中苛刻教育资源的学校,跟业界也能完全打通生态
欧美一流的电影学院,有志于摄影的学生基本上在毕业前后就能通过各种行业内自己人玩的奖项获得一定的业内认可度,一路向上发展都有明确的轨迹
像中国大陆这种行业体量庞大又只有一所正经电影学院的地方就更极端,北京电影学院出来的基本垄断,甚至形成了近亲繁殖的生态(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香港呢?
从电影公司或器材租赁商的杂工做起,跟机打下手,靠眼色偷学点皮毛,机灵点的被人赏识,当成徒弟带一带,一路从最基础的职位做上去
欧美和大陆其实也有这个生态,但欧美和大陆这个生态的基本上都不可能走到摄影指导这个位置上,跟学院出身的完全泾渭分明
如果说大陆出现这么个情况还可以说是北京电影学院垄断+近亲繁殖
但欧美也是这个情况,说白了,就是因为这种生态出来的基本上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都不具备和有和正经学院出身的竞争的实力

但香港的摄影指导基本上都是这么走上来的
当然能把这条路走通的自然不会是一般人,可即便是人中龙凤,对专业性要求这么高的职位而言,接受过的教育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限
而就是诸多摄影师及其他部门头头的上限影响了了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上限

发展到今天,全世界各地的电影摄影师协会,其他国家的略过吧
ASC和BSC是金字招牌,能在名字后面加上这两个后缀的都是全世界范围内行业公认的顶尖人物,不乏能以一己之力树立或者改变整个行业标准的人
CNSC虽然不算金字招牌,也算响当当,而且从成立至今还出过好几个被ASC接纳的成员,年轻的老的都有
HKSC,曾经也出过被ASC接纳的成员,但多年过去至今没能再有后继者,而整体水平说难听点这块牌子都快臭了

本帖最后由 Devzzy 于 2022-8-22 14:26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Devzzy  于 2022-8-22 14:20 发表
演员只是电影行业一个台前工种
而事实上香港所有电影工种都是一样的问题

比如说,整个剧组里对专业性要求最高的职位,摄影指导,也就是摄影师
世界范围内受认可的、出人才最多的那些学院,培养基本上都是三位一体:
审美上自文艺复兴起的美术教育
艺术上与导演同等要求甚至更苛刻的视觉叙事教育
技术上对从电气到各种机械的掌握与活用培训

这样的全方位教育对教育资源的要求非常苛刻
举个简单例子,教学中要模仿伦勃朗画作的光线叙事设计,这是很基础的内容
一般点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对着教科书里面巴掌大的插图来
讲究点的可能给你弄个稍微大点的复制品
而一些顶流的电影学院能跟直接和顶级美术馆合作,让学生直接在巨幅的原作面前直观感受学习
这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一般来说,有能力集中苛刻教育资源的学校,跟业界也能完全打通生态
欧美一流的电影学院,有志于摄影的学生基本上在毕业前后就能通过各种行业内自己人玩的奖项获得一定的业内认可度,一路向上发展都有明确的轨迹
像中国大陆这种行业体量庞大又只有一所正经电影学院的地方就更极端,北京电影学院出来的基本垄断,甚至形成了近亲繁殖的生态(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香港呢?
从电影公司或器材租赁商的杂工做起,跟机打下手,靠眼色偷学点皮毛,机灵点的被人赏识,当成徒弟带一带,一路从最基础的职位做上去
欧美和大陆其实也有这个生态,但欧美和大陆这个生态的基本上都不可能走到摄影指导这个位置上,跟学院出身的完全泾渭分明
如果说大陆出现这么个情况还可以说是北京电影学院垄断+近亲繁殖
但欧美也是这个情况,说白了,就是因为这种生态出来的基本上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都不具备和有和正经学院出身的竞争的实力

但香港的摄影指导基本上都是这么走上来的
当然能把这条路走通的自然不会是一般人,可即便是人中龙凤,对专业性要求这么高的职位而言,接受过的教育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限
而就是诸多摄影师及其他部门头头的上限影响了了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上限

发展到今天,全世界各地的电影摄影师协会,其他国家的略过吧
ASC和BSC是金字招牌,能在名字后面加上这两个后缀的都是全世界范围内行业公认的顶尖人物,不乏能以一己之力树立或者改变整个行业标准的人
CNSC虽然不算金字招牌,也算响当当,而且从成立至今还出过好几个被ASC接纳的成员,年轻的老的都有
HKSC,曾经也出过被ASC接纳的成员,但多年过去至今没能再有后继者,而整体水平说难听点 ...
嗯嗯,受教,真业内666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喜欢它likeit  于 2022-8-13 18:59 发表
应该学宝莱坞,开发风格明显的华人市场电影

也不用大制作,就搞些成本不高的类型片

姜文那个方向就挺好
又不是没有,银河映像不一直就是这么个意思?杜Sir和他那帮班底,多年来都是一直在拍摄风格化电影。

但是只拍这个怎么维持生活?香港就这么大,人口就这么多,光是靠着暗花,枪火,黑社会,一个字头的诞生这些类型片,银河映像早就垮了,所以杜琪峰还是得经常拍些商业片赚钱养家。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majian1  于 2022-8-23 08:15 发表
又不是没有,银河映像不一直就是这么个意思?杜Sir和他那帮班底,多年来都是一直在拍摄风格化电影。

但是只拍这个怎么维持生活?香港就这么大,人口就这么多,光是靠着暗花,枪火,黑社会,一个字头的诞生这些类型片,银河映像早就垮了,所以杜琪峰还是得经常拍些商业片赚钱养家。
嗯嗯,确实

不过现在在华人地区,银河的牌子也打出来了,网络发行渠道也建立了,如果银河的班底一直拍黑社会和警匪类型片,估计他们自己的生存是能保证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东方好莱坞没必要黑吧,整个华人圈发展最好的娱乐基地。
硬要比美国好莱坞,是全方面有差距。但香港可贵的地方就在于,香港真是华人的好莱坞。
那个时代,香港向全球华人产出,歌舞,电影,电视剧.....一切的娱乐产品.....
香港电影的底子其实是传承的民国,而民国时期中国电影是和好莱坞几乎同步的........但是很不幸上海沦陷,转辗到香港,繁荣几十年。
香港电影最有意思的部分也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部分。黄飞鸿,倩女幽魂,古装武侠片什么的.......这些作品除了香港其他地方根本拍不出来。大陆再有钱也拍不出来,因为文化根子在49年断了。
现在香港电影的没落,恰恰也是传统文化面临人为断根。说直白点,97之后香港面临接受大陆“新文化教育”,跟49年的上海一样。能走的都走了,不能走的也做不了自由作品....太可惜了

TOP

喷了 香港到现在都没接受大陆什么新文化教育,97年到胡下来16年时间没国安法不能自由创作?然而又能维持90年代的繁荣?
就像香港音乐80 90年代填词作曲歌手几乎都没走,有维持到以前的水平?
明明是没跟上时代非要说大陆问题。
看看黄霑是怎么说香港音乐是被自己玩坏的

黄霑博士学位论文
https://www.qingfe.com/thread-138550-1-1.html

[ 本帖最后由 vencentysx 于 2022-8-23 17:12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vencentysx  于 2022-8-23 09:02 发表
喷了 香港到现在都没接受大陆什么新文化教育,97年到胡下来16年时间没国安法不能自由创作?然而又能维持90年代的繁荣?
就像香港音乐80 90年代填词作曲歌手几乎都没走,有维持到以前的水平?
明明是没跟上时代非要说大陆问题。
看看黄霑是怎么说香港音乐是被自己玩坏的

黄霑博士学位论文
https://www.qingfe.com/thread13855011.html
你懂个锤子,就是97分水岭,被破坏的残缺不堪,早知道英国就不该还回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gordonou 于 2022-8-23 22:3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你懂个锤子,就是97分水岭,被破坏的残缺不堪,早知道英国就不该还回来。
自己玩坏短视就会推卸别人那里。
香港电影最好时候有中国票房什么事,怎么97后非要往中国发片就不能维持发东南亚台湾日韩国?
胡江十六年时间香港又没有像中国出版审查制度,电影还不是往下走。
估计你也不知道胡江十六时间有过回流潮。

Remigration
It is estimated that 30% of those Hong Kongers who moved away in the 1980s have returned to Hong Kong.[3] Those that have moved back to Hong Kong have returned for various reasons – for economic reasons, or simply because they enjoy living in Hong Kong more than they do elsewhere. Specifically, many wealthy Hong Kongers who emigrated to Canada found that they could not adjust to the economic culture in Canada. The higher taxes, red tape, and the language contributed to the barrier of entry for businesses in Canada. Comparatively speaking, doing business in Hong Kong was much easier.

"The concept of 'return migration' doesn't quite capture the contingency and fuzziness of Hong Kong emigrant strategies. Returnees could go back to Australia at any stage, especially if they gained Australian citizenship. They could be planning to move back on retirement, or if there are unfavourable 'changes' in Hong Kong. Skeldon (1995: 63) suggests the term 'return movement', since 'return migration' assumes a permanency which may not be justified. Nevertheless, return movements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visits and various types of business and social 'commuting' of a very short-term nature."[4]

TOP

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和日本电影一个问题,被好莱坞冲击得支离破碎

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都是靠保护主义才能活下来的,什么国产电影保护月学的就是韩国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引用:
原帖由 @vencentysx  于 2022-8-23 17:02 发表
喷了 香港到现在都没接受大陆什么新文化教育,97年到胡下来16年时间没国安法不能自由创作?然而又能维持90年代的繁荣?
就像香港音乐80 90年代填词作曲歌手几乎都没走,有维持到以前的水平?
明明是没跟上时代非要说大陆问题。
看看黄霑是怎么说香港音乐是被自己玩坏的

黄霑博士学位论文
https://www.qingfe.com/thread13855011.html
房租要到期了,你不提前打包?
97之后相当于香港人都被新房东叫来见个面,问,你是要搬走?还是留下来?留下来的话,新房东会提供若干优惠,但是要求嘛,就是得跟党走...........

流行文化随着年代变化很正常,同样现在还可以说好莱坞整天漫威比不了90年代黄金时代.........
大家惋惜香港娱乐文化不是风格变化发展,主要是惋惜中国真正的传统文化好不容易由香港传承发展几十年,现在又要被毁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引用:
原帖由 @xfry  于 2022-8-24 06:35 发表
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和日本电影一个问题,被好莱坞冲击得支离破碎

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都是靠保护主义才能活下来的,什么国产电影保护月学的就是韩国
这个就是弱者心态了,完全是找借口的说法......

很简单,cba如果可以让nba球队和球员来中国参赛是不是天大的好事?
害怕竞争就永远不接触国外高水平?这不是永远烂下去了?显然是跟世界一流一起玩进步最快。
所谓的保护月,其实跟cba限制外援数量一样的,也是合理的政策。场上5人全是黑娃中国球员就没机会了,当然要人为控制下。

香港电影里,像华英雄,蜀山之类的作品正是得益于和好莱坞的交流和竞争,才发展出来的。不然香港一直就只能拍文艺片了。这根本不是什么冲击,是好事。

而日本电影完全是另一个问题,是日本文艺教条问题。所有文艺作品几乎必须为宣传服务,就是国内叫的所谓主旋律题材。香港台湾都没有这个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yang_yii 于 2022-8-24 10: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房租要到期了,你不提前打包?
97之后相当于香港人都被新房东叫来见个面,问,你是要搬走?还是留下来?留下来的话,新房东会提供若干优惠,但是要求嘛,就是得跟党走.......... ...
江胡的10多年审查机制都没伸到香港,跟着房东论就不成立,创造环境比现在小日本时代好得多结果还不是往下走。
哪10多年既然非要往土匪国发片自然被土匪要挟,也没人逼着和土匪国搞合拍片。
而最辉煌时代的电影人音乐人97后大量留在香港也没走,真开始走也就小日本上台1 2年后。

我倒好奇了香港继承什么传统文化,49年后去的外省电影文化早被80年代香港的本土电影冲洗干净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