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这就是油的证据。。触屏反应测试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考虑三方APP,没什么区别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引用:
原帖由 @贝卡卡  于 2013-9-22 11:5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是要开始秋后算账的节奏吗?要数数猴们idc的言论吗?
是的,麻烦您先把这个0.05秒的地先洗干净再说吧。



TOP

关键是现在ip4都卡成翔了。油个毛线......


TOP

不玩游戏,无视这点差别

TOP

油不油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应用内的手感吧,我wp、ios、安卓主流机型都用过
三者在桌面都足够滑足够流畅,但是具体到应用的话,ios取巧在过渡效果面面俱到丝般顺滑,安卓有些应用的功能比ios多不少,但是顿挫感实在影响体验,wp则相对都不错,本来是很有潜力的…
我未来对几大阵营的期望是安卓解决顿挫感的问题,ios解决屏幕大小问题,wp还是继续搞相机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屏幕的反应速度不等于UI的响应速度,不等于UI响应精度,也不等于FPS。都算上来安卓差太远了。

TOP

别说看不出来50ms的影响,对点击来说确实是小于人反应时间,但是滑动的时候还是很明显的。
从屏幕这头滑到另一头也用不了半秒,可以想象拖动目标和手指之间隔了屏幕的十分之一远,完全能感觉到。

找了一下之前微软的1ms延迟技术演示,从1分钟开始,分别是100ms,50ms,10ms,1ms的区别。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zNDcwMTAw.html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I897)

嗯,lz脑子里的油比较多

本帖最后由 wgwg12345 于 2013-9-22 12:50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大豪寺凯  于 2013-9-22 11: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是的,约片的打字技能和审美,柯南光看苹果发布会就可以解决个人问题,而且把自己个人的感知能力提高了十倍,果粉纷纷表示屏幕大没用,ppi超过iphone没用,在iphone5s之前都认为cpu高了没用,现在的足够了。

以上都不是idc
喷了,打字我拍视频给你看

审美我截图给你看也让你发投票

你自己缩了就跑别人背后嚼舌头,整个一蹲地上撒泼的老娘们形象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另外觉得ios7比猴好看的人多了去了

觉得魅族好看的我可没见到几个

我属于大众化审美,凯片你自己才是特立独行的小众审美爱好者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13-9-22 12: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屏幕的反应速度不等于UI的响应速度,不等于UI响应精度,也不等于FPS。都算上来安卓差太远了。
他就是测的ui反应速度,否则高速摄像机拍什么?拍你的手下去苹果的屏幕迎上来加速“握手”?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NoneOneOne  于 2013-9-22 12:46 发表
别说看不出来50ms的影响,对点击来说确实是小于人反应时间,但是滑动的时候还是很明显的。
从屏幕这头滑到另一头也用不了半秒,可以想象拖动目标和手指之间隔了屏幕的十分之一远,完全能感觉到。

找了一下之前微软的1ms延迟技术演示,从1分钟开始,分别是100ms,50ms,10ms,1ms的区别。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zNDcwMTAw.html
柯南的数据是点击数据,不是滑动数据,微软的技术是跟手,而这个测试是第一下手点下去的反应速度,毫无关联。

TOP

引用:
原帖由 yapoka 于 2013-9-22 13: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他就是测的ui反应速度,否则高速摄像机拍什么?拍你的手下去苹果的屏幕迎上来加速“握手”?
我不太确定他测的是什么, 只是看到前面有人说某某公司研发更快的触摸屏,我想那就与UI无关了吧。

TOP

确实要跟手一些,但是优势也确实不在这,优势是在稳定性上,但是也只有新机器有这个优势了,老iPhone也是各种秒退卡顿了。。。。

同级别的旗舰机在同样优秀的app下,划动体验差别其实基本没区别了,就是屏幕大小和边框尺寸实实在在是可以很明显感知到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yapoka 于 2013-9-22 13: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柯南的数据是点击数据,不是滑动数据,微软的技术是跟手,而这个测试是第一下手点下去的反应速度,毫无关联。
都是屏幕反应的时间,只是滑动很明显,而点击不明显而已。
滑动的话是手从A点到B点移动,看屏幕反应时间。你把滑动过程理解为从A到B的无限多次点击就明白了,滑动的延时其实就是每个点的点击都反应慢了一步。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