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家电] 液晶简直就是显示技术的倒退

引用下icp的原话。

锐度(acutance),或轮廓清晰度,是衡量影像边缘清晰度的客观标准,也就是记录在色彩的两个不同密度区相会处的界线的清晰程度,锐度不同于明锐度(sharpness),明锐度是对细节清洗程度的主观评价,是从鉴别率或者分辨力得来的,所谓鉴别率或分辨力,是指在视觉能够分辨的情况下,两个细部接近的程度。

换而言之,锐度是硬件的,基于本体分辨率的,而明锐度是可以基于软件的,最基本的做法是人为增加色彩轮廓边缘的断层,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检验”白边“(halo)来发现是不是使用了增加明锐度的程序。

明锐度因为增加了色彩的断层,对于色彩的过渡是产生副作用,但是可以产生非常锐利的视觉效果,但实际锐度没有增加。

可以建议大家凑近看看物体的边缘是不是有白色的线痕,我看了好几次bravia的演示,明锐度的痕迹都非常重,当然这是软件的功能,所以应该可以关闭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Demitry 于 2007-2-26 12:23 发表
引用下icp的原话。

锐度(acutance),或轮廓清晰度,是衡量影像边缘清晰度的客观标准,也就是记录在色彩的两个不同密度区相会处的界线的清晰程度,锐度不同于明锐度(sharpness),明锐度是对细节清洗程度的主 ...
我可以保证我看过的Bravia都没有所谓的白线,那么明显的东西我不可能看不出。
事实上1080P点对点,再加上完美的噪点控制本身就很锐了。



TOP

那么也许我们看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机器了。

其实我觉得也许你根本看不出什么是halo吧。


TOP

这张有没有加过明锐度?

TOP

引用:
原帖由 Demitry 于 2007-2-26 12:34 发表
这张有没有加过明锐度?
给我能够1080P点对点的,等我买了40寸的显示设备,我就能能看出来

[ 本帖最后由 BD 于 2007-2-26 12:42 编辑 ]

TOP

到这里受老D教育啊:D

TOP

引用:
原帖由 木鱼阳光 于 2007-2-26 12:57 发表
到这里受老D教育啊:D
这样你后期也有数了。

TOP

D大,这张倒是加了还是没加

你搞些夸张的来教学以下吧。。

TOP

BD对sony真不是一般的有爱.

TOP

引用:
原帖由 灌水马甲 于 2007-2-26 14:03 发表
BD对sony真不是一般的有爱.
随你怎么说,Bravia能在后期异军突起,是有原因的。而我只饭X系列,其他的系列效果说实话,我都不满意的说。

我也有不饭SONY的东西,比如SONY的耳塞,音箱,做的不好就是不好

TOP

液晶主要是环保

TOP

引用:
原帖由 winterb 于 2007-2-26 13:54 发表
D大,这张倒是加了还是没加

你搞些夸张的来教学以下吧。。
加了,大约数量为50,看右上角的电线。

TOP

引用:
原帖由 BD 于 2007-2-26 14:05 发表


随你怎么说,Bravia能在后期异军突起,是有原因的。而我只饭X系列,其他的系列效果说实话,我都不满意的说。

我也有不饭SONY的东西,比如SONY的耳塞,音箱,做的不好就是不好
X系列的异军突起是因为性价比较高,当然这是针对发达国家来说的

TOP

其实windows系统本身就加明锐,即使你不加任何明锐度。

如果看苹果系统,明锐度明显就下降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BD 于 2007-2-26 10:09 发表
看有线好是因为PDP是非点对点显示设备,自然低分辨率信号源的表现会好。同样产生的色块感也是PDP的劣势
PDP是非点对点显示设备?喷了,哪台PDP不是点阵显示的?难道PDP盗用了CRT技术?难道LCD看有线能点对点?还纯技术讨论,这不是给自己扇嘴巴子么。

早说过了,索饭也不能饭成这样,皮毛都不知道连门都没入就别到处瞎喷,以前在好几个帖子里丢人现眼还嫌不够么,虽然本人自己也喜欢sony的东西,家里的sony东东肯定比丫多,但也实在看不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说出来无妨,但拿自己的喜好去贬低别人的喜好,把自己的主观意见强加给别人且大放厥词那就是rpwt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