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世魔头
原帖由 茉莉FAN 于 2021-1-2 21:43 发表 可能每个人想法不同吧。 我觉得30W左右这个档次还属于“需求型”定位,大多买家关心的是车的空间、座位数、代步能力、基本配置等实用属性。而15W以下则属于纯“工具”定位了。 而45~60W这个档次则属于“需求”和 ...
查看详细资料
TOP
魔王撒旦
原帖由 toshiki 于 2021-1-2 21:58 发表 问题在于,特斯拉33万的价格,毛利率还能维持25%,蔚来现在10上下折腾的。 传统意义上,走量的毛利率不高,高端的毛利率高。 这是蔚来非常难解决的一个问题,他现在是反的,而且短时间内会很难受。 你砍服务节 ...
魔头
原帖由 @茉莉FAN 于 2021-1-2 22:04 发表 毛利率不高,所以我觉得做生态更重要 小米毛利率也很低,但是生态慢慢起来了,反而显得很方便、很舒服。 甚至家里人觉得下次置换房子后,搞一套小米的家电也挺好的。(现在屋子里一水的日系进口/非进口旗舰电器) 蔚来能在服务和生态2个点保持领先的话,才有想象空间,和说服资本的空间。 拼价格?拼性价比,那就真的凉了
魔神至尊
原帖由 @johentai 于 2021-1-2 17:52 发表 特斯拉加州出产做工也是稀烂,这个不是装配问题,是设计供应商质量装配工艺的问题。
天外飞仙
原帖由 @茉莉FAN 于 2021-1-2 17:33 发表 新能源势力里面,反而我觉得蔚来是最不慌的。但被人诟病的是,同样35W左右的基础版本,Y的配置是好于ES6和EC6的(虽然Y国产化之后,做工妥妥的要崩,参考3)。这是蔚来要去考虑提升和弥补的部分。 但前提是蔚来自己别作死。 蔚来目前努力在做的几个点跟特斯拉其实差异很大。 比如换电,比如车友圈子和社交氛围,比如品牌周边,比如贴心服务,比如非常扎实的做工和用料。 所以,蔚来如果走减配、服务缩水路线去跟特斯拉拼成本和价格,那基本上就是凉凉。毕竟论产量所带来的供应商议价能力,蔚来根本没得打。 而如果在特斯拉不断拉低自己品牌准入门槛的前提下,蔚来能保持自己的品牌和价格定位,那其实相当于是跟特斯拉打差异化用户群。这点坚持下来的,反而会有一定的市场。 再比如在主要城市提供更遍及的换电站,实现换电基本0排队,这就相当于接近油车的便利性,也会成为核心优势。 另外,目前特斯拉3和Y都在30W左右的市场区间,而S和X都在70W以上的市场区间。蔚来目前3款车型在提供了相当于S和X的做工、用料、配置的基础上,价格落在40~55W这个区间。在特斯拉没有推出对标产品,或者S和X降价到这个区间之前。这是蔚来的优势区域。 当然,这个区间其实用户规模不够大,虽然足够养活蔚来,但想要高速发展,那是不够的。或者蔚来能够想办法开拓欧洲市场,也是不错的思路。欧美人消费得起,而这个价位这个配置对欧美人来说,算颇出彩。 如何权衡,以及如何走向,这都是李斌得去考虑的。虽然短期的价格刺激带来的销量走势很诱人,但如果选择了价格战之路,我觉得蔚来就真的没有未来了。
原帖由 @jiangst 于 2021-1-2 22:50 发表 做工稀烂是指看上去做工差还是装配质量问题一堆?整天小毛病不断吗?
原帖由 supermaneverbk 于 2021-1-2 23: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50万的车子,就这做工……
原帖由 toshiki 于 2021-1-3 00:15 发表 其实仔细看看这个帖子,根本没人议论极星、e-tron、ix3 、EQC、ID4 所以倒是谁的市场份额会被收割呢?
原帖由 @johentai 于 2021-1-2 23:56 发表 tesla被诟病一个是四门两盖,拼缝粗且不均匀。这个反应出白车身从设计到模具到工艺装配的不成熟,这个在传统车企是基本功,也是很花资源的地方。四门两盖装来装去都有问题,这种车身一般audit三坐标测出来肯定各种红灯,特斯拉现在想搞一体铸造,也是想弯道超车。 内饰本来从简,应该也是回避了一些问题,唯一不多的内饰盖板我看也有松垮可以插进手指的。塑料件各种内饰开关,考研的是对供应商质量的控制,这个又不是新势力的强项,得养多少sqe。
原帖由 @jiangst 于 2021-1-3 01:45 发表 如果是这种做工问题就是不影响平时使用了?不是那种因为做工导致的小毛病或者漏水问题应该不大。
原帖由 @toshiki 于 2021-1-3 00:15 发表 其实仔细看看这个帖子,根本没人议论极星、etron、ix3 、EQC、ID4 所以倒是谁的市场份额会被收割呢?
原帖由 mmismm 于 2021-1-3 08:3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你说的这些可能也就ix3稍微好点,其他都是工业辣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