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来聊聊老家伙们的游戏倾向(我是说真正的老家伙)

既然讲点实在的

我觉得玩游戏本质是一种学习跟锻炼

尤其那些专业的不能当做职业来做的东西

在游戏中学一些皮毛来享受下也不错

比如武术,音乐,特技,美术,叙事,电影化,赌博...


TOP

70年代末生人
连当年一起玩游戏的小伙伴都去玩手游和网游了,身边能起拿起手柄玩游戏的人少之又少
我都不知道我买PS4的时候买2个手柄是为啥……算了,就当备用吧
前几年有个美国同事,因为都喜欢玩游戏,很快就熟络起来,偶尔去他的住处一起打一天游戏,印象中玩得最开心的是PS3的恶魔城绝望和声,另外我俩也都喜欢恶魔城,洛克人等经典。可惜他如今已经回国……

不论如何,我的游戏热情还在,最近开始制作游戏资料库,把从FC到现在为止自己听说过的比较有名气的主机和掌机上的所有游戏都过一遍,记录在excel里,记下开发小组,发行时间,区域,类型,支持人数,以及我自己的评分和通关情况等等。一开始其实没打算干这个,因为太耗时了(PS2和NDS的资料我分别都花了半个月以上),只是为了做下关于游戏的一些笔记,后来越做越多,索性就做成资料库了,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很享受,感觉自己的游戏知识也丰富了n倍,很多资料都可以在里面通过排序或者筛选来查阅了,很有成就感。

我记得我n年前在看一个小伙伴玩SS的银河之星的时候,他很享受的感叹:我到7、80岁都会玩游戏的。我想我也是如此,就算眼下时间很少,但我也不会放弃这个人生中最大的爱好。

再说说自己的游戏倾向,或者说喜好吧,当年口味还是很杂的,平台闯关射击竞速RPG战棋策略格斗,统统都玩,这些年慢慢放弃了SRPG和RPG这两个类型,只玩FE和DQ,后来FE也放弃了。格斗游戏因为反应慢了跟不上了也放弃了。现在最喜欢的还是黑魂这样有深度的游戏,每作都能至少投入100小时。另外,今年终于把一直玩不进去的Zelda系列补了课,通了2D的代表作众神的三角力量以及3D的黄昏公主,还补课了传说中的经典荒野大镖客,感叹确实都是好游戏,但也更加明白自己这么多年来都玩不进去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有了那么多年的游戏经历,自己必须知道想要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应该已经过了跟风随大流逼自己玩不适合自己的游戏的阶段了。敢于对热门游戏说不,才能把玩游戏的快乐保持下去。

最后感叹一句,能在FC时代长大并一路走来,基本经历了游戏业的开端和发展,我觉得很幸运

[ 本帖最后由 tzenix 于 2017-11-26 04:34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红米 NOTE
80年代中期,
文化宫的雅达利的运河大战和星际之门,
东风电影院羊肉串摊子旁边的机厅里的魔界村,怒,火凤凰。

现在想想仍然觉得激动!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看到楼上某楼说的,不知道买两个手柄干啥……从ps3开始,我就只有一个手柄了,身边小伙伴基本都转手游和网游去了,就自己还玩主机游戏。今年就通了黑魂3,dlc还没买,塞尔达玩了30多个小时烂尾了,安慰自己说等中文出来了再玩,拿起手柄的时候越来越少,一年能通2到4个游戏是极限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92年的,初中之前没接触过任何主机游戏。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我翻看同桌的杂志大众软件,里面有一篇介绍战争机器的文章,心向往之,开始对主机游戏产生了兴趣,当时存了好长时间的钱买了人生第一台主机——Xbox 360,喜欢战争机器1,忍者龙剑传2,黑暗之魂1,光环.致远星。。。这世代的游戏喜欢的很少,血源诅咒、奥日,好像就没有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游戏的构造和意图体现的新意如何是一回事,表现的风格对不对胃口又是另一回事,任天堂的游戏风格一方面叫全年龄,另一方面也一定有人免疫完全不能进入,然而这两部分又不能完全分离开来判断和体验一个游戏,尤其表现风格方面,非要捏着鼻子硬上肯定不会有太好体验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而且人越上年纪越会固执在自己的好恶里,因为自我更完整更坚定,也更不容易真正体会一些自己本来不了解的东西,而且对四十岁上下的年纪来说在已有的概念里是完全足够满足的,如果能意识到自己并不全面但又不需要非得如何完美,争执或者纠结什么的就也不需要了。

当然要是慢慢体会点以前不了解或者被自己屏蔽的东西,也不失为一个增加乐趣的方式

本帖最后由 高露洁 于 2017-11-26 11:41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85后,FC开始至今,身边已经没有主机玩家了,最多有两个偶尔在PC上玩玩3A。
个人觉得算是杂食系玩家吧,无论日式或美式、手游或主机3A,只要符合自己游戏口味的就会喜欢。对游戏个人便好系统玩法层面的需求多一些,一款游戏我可以接受画面、剧情平庸甚至略微低劣,但互动玩法层面设计不够精妙或缺乏亮点个人就会觉得玩起来不够味。当然如果在游戏性、剧情、画面上同时达到高水准那是最好的,比如MGS这样的。也很喜欢异质玩法的游戏,比如体感、裸眼3D、VR都很有兴趣,一台游戏硬件有没有这类异质玩法也是影响我购买欲的重要因素。
目前虽然游戏时间比较有限,完全比不上学生时代,但个人对ACG文化的兴趣和喜爱还在,或许是受80-90年代ACG作品的影响,喜欢赛博朋克、星际科幻,喜欢硬派、逻辑性经得起推敲的作品,可惜这类风格的作品近几年都比较匮乏,

TOP

都知道自己是老家伙了,还怎么玩。 我现在反正一月买不到一个游戏也几乎开不到一次游戏机,无法投入玩了,只能看见自己曾今喜欢的游戏续作先买来放着。

TOP

好像现在是两个方向了,一个是追求好玩,茶杯头和以前很多好玩的游戏还是能很欢乐地玩下去;
另一个则是追求画面极致,1080ti试了试战锤全战2然后很失望,怎么2K画面还是远没达到心中的想要的效果,订了4k显示器还没送到,如果试了还是没质变,那游戏画面不知何时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高露洁 于 2017-11-26 11:3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而且人越上年纪越会固执在自己的好恶里,因为自我更完整更坚定,也更不容易真正体会一些自己本来不了解的东西,而且对四十岁上下的年纪来说在已有的概念里是完全足够满足的,如果能 ...
有人的固执是因为恐惧,有人是因为产生了清晰而稳定的参照系

任天堂的游戏无论是马尿,metroid,动森等我都有至少两代的沉迷史,当年梦见岛DX也玩得如痴如醉,但时过境迁了

年龄带给人的是对自己更多的认识和自我整合,我弃坑一个游戏都是评估了时间精力的花费能否提供足够好的体验和乐趣回报

换个角度看,拼命说服我的人或许也需要在口味上打开另一片天呢?

TOP

游戏和游戏机是越买越多,但是通关的游戏却越来越少,太复杂的游戏直接就PASS了,今年还可以通了血缘、黑暗之魂、塞尔达,机战食欲篇打到最后一关,已经差不多极限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17-11-26 21:49 发表

有人的固执是因为恐惧,有人是因为产生了清晰而稳定的参照系

任天堂的游戏无论是马尿,metroid,动森等我都有至少两代的沉迷史,当年梦见岛DX也玩得如痴如醉,但时过境迁了

年龄带给人的是对自己更多的认识和 ...
你还是很执着于表明,跟你观念不同的人是因为尝试的没你多呢。 这真的是老家伙最大的特点了。

年纪大了,对于自我证明的确看的都会很重,想说服你的人都没明白一点,只要忽略你夹带的一些主观私货,比说服你还有效。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17-11-26 21:49 发表
有人的固执是因为恐惧,有人是因为产生了清晰而稳定的参照系

任天堂的游戏无论是马尿,metroid,动森等我都有至少两代的沉迷史,当年梦见岛DX也玩得如痴如醉,但时过境迁了

年龄带给人的是对自己更多的认识和自我整合,我弃坑一个游戏都是评估了时间精力的花费能否提供足够好的体验和乐趣回报

换个角度看,拼命说服我的人或许也需要在口味上打开另一片天呢?
也许有人想说服你,但也不都是,尤其真的老家伙并不太会。有时候弃坑就是弃坑,这是一种选择,但是弃坑和自己是否进阶了并非必然一致,选择永远是自我的,个人的好恶和兴趣对自己来说是全部,但拿出来交流时又是另一回事,面对自己与世界的不同,可以明确自己的好恶,也可以藐视世界,这都是选择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任天堂游戏乐趣大过一切的这个选择点本身,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个最大的问题。愿意去体会的人自然会热爱,受不了的人就是受不了,愿意体会的人可以享受到这份乐趣,受不了的人永远会在意到乐趣以外缺失的大片空白,这本身就是一个态度问题。带着不同的态度看待任天堂,得出来的结果完全不同。很多人也不是体会不到单纯乐趣以外的好处,只是在玩任天堂游戏时会单拿出一种态度来享受这种乐趣,这仍然是一种选择。愿意这么做的多了,任天堂游戏才会有现在的评价。

本帖最后由 高露洁 于 2017-11-26 22:47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