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重新去机核听了下幻的那集电台。

posted by wap, platform: 酷派 大神F1
引用:
原帖由 @quki  于 2017-6-2 20:01 发表
心动游戏啊,以前的verycd,前几年比较赚钱的游戏有神仙道

机核的投资方,也是幻的投资方,还投了些其他的,比较有名的有ICEY:艾希,还有SNH48

这事机核和西蒙没法表态的,表态不光是打自己脸,还要丢朋友和丢饭碗,只能揣肚子里恶心一下了。
你这么一说提醒了,没想到机核也是他们投的。。。


TOP

机核的其他栏目没看过,不好表态。只听过电台节目,有时选题也还可以,最大的问题就是“水”。
太多的水,一帮人谈天说地没个重点,一聊聊两个小时,信息量只有一点点,有时真觉得浪费时间。

这种聊天型的节目,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需要的是主持人和嘉宾都是见多识广,三言两语就是观点,话里话外都是秘闻。不是几个半懂不懂的人事前查查百度就能聊出信息量的。

锵锵三人行好看,是建立在主持人和嘉宾看问题的高度接触的事情比普通观众高一个层次才能缓缓的聊给你听。

机核的电台节目短期内提高主持人和嘉宾的水平是很难的,但也有改进的方法。

我建议他们还是要压缩电台节目时间,把信息量往时间里压,不要觉得观众听不懂,听不懂是因为语言组织的不好,内容散乱,互相有逻辑的内容很容易听懂理解。

减少聊天的人数,人一多观点就散,这对主持人拿捏话头的要求太高,西蒙做不到。人少一些,能一个人搞定最好,一个人不行最多两个人,稿子事前准备充分一些,内容深挖一些,靠内容吸引听众。录完自己听听,有不足的地方再搜集点内容补录进去,多NG多重试,人少也容易把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flashback 于 2017-6-2 21:24 发表
机核的其他栏目没看过,不好表态。只听过电台节目,有时选题也还可以,最大的问题就是“水”。
太多的水,一帮人谈天说地没个重点,一聊聊两个小时,信息量只有一点点,有时真觉得浪费时间。

这种聊天型的节目, ...
其实去机核吹的游戏不止《幻》一个,举个例子,《水晶战争》的作者当年也跑去机核大吹特吹,结果留下个烂尾楼
http://www.chuapp.com/article/282506.html
但是《水晶战争》的作者也不是机核里谁的亲戚,或者共仕一个金主
所以这事不是单纯不想得罪主子那么简单

详细点说,扯的远一点
国内很多人有一种病态,就是无条件推崇所谓的“第一手访谈”,觉得能采访到制作组就是有能力的
其实稍微了解点游戏公司运作的人都知道,人家PR当前消息控制到什么程度,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都是规定好的
你能亲自采访到制作组,不一定代表你拿到了什么一手消息,因为人家跟你谈的,90%都是跟其他媒体说过的,差不多的PR车轱辘话
如果采访者自己又缺点水平,不知道挑点独具匠心的问题,整天就打哈哈其乐融融,那就是一篇废话,根本算不上有价值的一手消息
这一点可以从一个媒体被国外引用的次数来做对比,国内现在偶尔也能爆出一些真正的一手新闻,有价值的会被国外引用
而那些车轱辘话打哈哈访谈,都没有被国外引用的价值

国内的游戏制作者,倒是愿意把真正的第一手消息给国内媒体
但是正经谈自己的游戏,和借题发挥搞一些煽动性的吹嘘,是两码事
《幻》和《水晶战争》的作者都是借题发挥太多,说了太多跟自己游戏没关系的评论,大放厥词,才招惹反感的
至于给他们提供大放厥词的舞台本身要不要负责,我觉得只要当时没提出反对意见,那就应该负部分责任
人是你找的,舞台是你搭的,能说什么也在你控制范围之内,这就不能用“嘉宾言论不代表本人观点”直接带过,你都没当场让他闭嘴,怎么能免责呢

说的再直接点,《无人深空》发售一年前,开始吹嘘游戏能玩几十亿年的时候,我就说这东西不靠谱,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不靠谱
机核的主持人当然也不是没常识,那为何默许《幻》这么吹下去?
前面所说的,共仕一个金主,是一个理由,但其他项目比如《水晶战争》也疯狂的吹,这就不是单纯的共仕一主的问题
根本原因是,有的人对所谓“第一手访谈”无条件推崇,所以只要你是开发者,你肯跟他们说话,就让你上,用这种低姿态无条件争取访谈
我承认抛头露面的大部分国内团队,比如《ICEY》,态度都是诚恳且务实的,但碰到《幻》和《水晶战争》这种老鼠屎,就特别扎眼

不认清PR的现状,自然就没法打破这个局面
老油条都知道,一个媒体能不能弄到真正的第一手消息,跟他们从业人员的素质关系不大,更多看的是这个集团的财力和关系
比如《FAMI通》,日本的第一手消息大部分一直都给他,但这不代表现在他们的评分很靠谱
比如《Game Informer》,几乎垄断了欧美大作的重磅前瞻,那是因为他们的后台是Gamestop连锁店

而且人家厂商拿PR渠道喂给你的东西,本身就有很大的宣传性质,你原封不动,不加评论反驳,全盘播出,即使你不是拿钱的枪手,本质上也和枪手没有区别
这依然是一种利益交换,厂商找到了宣传的渠道,媒体得到了可以吹嘘的“第一手消息”,只不过这个利益不是纯粹的金钱,然而点击量和广告效果也可以最终化为金钱
国内是因为长期缺乏非网游媒体产业链,所以很多读者还看不清这点,商业早就高度发达的国内网游玩家对这一点早就看的相当清楚

当然我也不是把所有媒体都一杆子打死,关键是有没有去掉PR铜臭味的真金白银
比如IGN,经常拿到大作的World Premiere,但是我对这种东西一直不怎么热衷
甚至IGN的临时工经常闹笑话,提前发出来后又删除,其他网站率先转载,自己却由于NDA只能删除,眼睁睁看着倒计时,黑色幽默的很
但是IGN偶尔会采访已经退休的老人,倒豆子一样把当年的秘闻倒出来,这才是真正的金子

我说这些肯定有人会喷我,“第一手访谈没价值,谷歌作者就有价值?”
实际上,如果有人说“整天谷歌的作者,跟外媒比就是废柴”,那恰恰证明这人不看外媒
外媒的作者也是谷歌作者,Gamespot、IGN这样的媒体,平时发的新闻,大部分也是引用自其它网站,之间引用来引用去,深度回顾引用的就更频繁了
现在每天信息爆炸,即使你能用谷歌,你怎么从信息海洋里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关键
这个关键不见得是长篇累牍,有时候甚至只是一句话

举个例子,日经关于Switch成本的报道,很多人看了就觉得高的离谱,然后嘲讽一通关闭网页
但实际上,日经的报道并不离谱,因为那不是BOM成本,但是无数转载的媒体都把这最关键的一条给忽略了
能不能抓到这最关键的一条,决定了一个人有没有消除二次转载、三次转载干扰,把握纯净消息源的能力

而且谷歌作者和翻译作者是两码事
翻译作者是1:1翻译一篇文章,谷歌作者需要阅读几十甚至上百篇文章,对其精华进行汇总,再加入自己的观点,这就和写论文没区别,引用可靠数据自然是正常的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6-3 06:58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wtf317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7-6-3 01:40
  • zdljxy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7-6-2 22:46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酷派 大神F1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6-2 22:34 发表
其实去机核吹的游戏不止《幻》一个,举个例子,《水晶战争》的作者当年也跑去机核大吹特吹,结果留下个烂尾楼
http://www.chuapp.com/article/282506.html
但是《水晶战争》的作者也没跟机核主持人称兄道弟,或者共仕一个金主
所以这事不是单纯不想得罪主子那么简单

详细点说,扯的远一点
国内很多人有一种病态,就是无条件推崇所谓的“第一手访谈”,觉得能采访到制作组就是有能力的
其实稍微了解点游戏公司运作的人都知道,人家PR当前消息控制到什么程度,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都是规定好的
你能亲自采访到制作组,不一定代表你拿到了什么一手消息,因为人家跟你谈的,90%都是跟其他媒体说过的,差不多的PR车轱辘话
如果采访者自己又缺点水平,不知道挑点独具匠心的问题,整天就打哈哈其乐融融,那就是一篇废话,根本算不上有价值的一手消息
这一点可以从一个媒体被国外引用的次数来做对比,国内现在偶尔也能爆出一些真正的一手新闻,有价值的会被国外引用
而那些车轱辘话打哈哈访谈,都没有被国外引用的价值

国内的游戏制作者,倒是愿意把真正的第一手消息给国内媒体
但是正经谈自己的游戏,和借题发挥搞一些煽动性的吹嘘,是两码事
《幻》和《水晶战争》的作者都是借题发挥太多,说了太多跟自己游戏没关系的评论,大放厥词,才招惹反感的
至于给他们提供大放厥词的舞台本身要不要负责,我觉得只要当时没提出反对意见,那就应该负部分责任
人是你找的,舞台是你搭的,能说什么也在你控制范围之内,这就不能用“嘉宾言论不代表本人观点”直接带过,你都没当场让他闭嘴,怎么能免责呢

说的再直接点,《无人深空》发售一年前,开始吹嘘游戏能玩几十亿年的时候,我就说这东西不靠谱,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不靠谱
机核的主持人当然也不是没常识,那为何默许《幻》这么吹下去?
前面所说的,共仕一个金主,是一个理由,但其他项目比如《水晶战争》也疯狂的吹,这就不是单纯的共仕一主的问题
根本原因是,有的人对所谓“第一手访谈”无条件推崇,所以只要你是开发者,你肯跟他们说话,就让你上,用这种低姿态无条件争取访谈
我承认抛头露面的大部分国内团队,比如《ICEY》,态度都是陈恳且务实的,但碰到《幻》和《水晶战争》这种老鼠屎,就特别扎眼

不认清PR的现状,自然就没法打破这个局面
老油条都知道,一个媒体能不能弄到真正的第一手消息,跟他们从业人员的素质关系不大,更多看的是这个集团的财力和关系
比如 ...
真要从2坨屎挑一坨稍微不那么臭的我觉得幻还勉强算好了,水晶战争就是臭不可闻坑众筹玩家的钱事后没任何逼脸可言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越怪的猫肉人 于 2017-6-2 22: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酷派 大神F1
真要从2坨屎挑一坨稍微不那么臭的我觉得幻还勉强算好了,水晶战争就是臭不可闻坑众筹玩家的钱事后没任何逼脸可言
我说了,你要觉得《无人深空》“可以玩几十亿年,玩到太阳系爆炸都玩不完”这种话不靠谱,那你也会觉得《幻》同样不靠谱,这很明显
《水晶战争》的情况跟《幻》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它放了一些没有兑现的承诺,但是如果团队老老实实做下去,这些承诺并非不可能兑现(一个游戏让人玩几十亿年显然是不可能兑现的,但是这个像素游戏没什么特别奇葩的地方)
所以《水晶战争》的欺骗性要比《幻》更强,这并不是一个看上去很离谱的游戏,所以一开始我对这个游戏还是比较期待的
让我放低期待的,是两件事
一是他们不断强调游戏的创意,却不提《水晶战争》其实借鉴了很多作品,比如《洛克人EXE》
二是明明作品距离完成远得很,居然就开始推销成功学了,疯狂自我炒作
然后的一切,就是上面那篇文章所说的
搞笑的是他们还在Steam官方讨论组表示“游戏还在努力开发中,将很快更新”,不过这句留言也是3个月以前的一句话,现在3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半点回音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酷派 大神F1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6-2 23:00 发表
我说了,你要觉得《无人深空》“可以玩几十亿年,玩到太阳系爆炸都玩不完”这种话不靠谱,那你也会觉得《幻》同样不靠谱,这很明显
《水晶战争》的情况跟《幻》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它放了一些没有兑现的承诺,但是如果团队老老实实做下去,这些承诺并非不可能兑现(一个游戏让人玩几十亿年显然是不可能兑现的,但是这个像素游戏没什么特别奇葩的地方)
所以《水晶战争》的欺骗性要比《幻》更强,这并不是一个看上去很离谱的游戏,所以一开始我对这个游戏还是比较期待的
让我放低期待的,是两件事
一是他们不断强调游戏的创意,却不提《水晶战争》其实借鉴了很多作品,比如《洛克人EXE》
二是明明作品距离完成远得很,居然就开始推销成功学了,疯狂自我炒作
然后的一切,就是上面那篇文章所说的
搞笑的是他们还在Steam官方讨论组表示“游戏还在努力开发中,将很快更新”,不过这句留言也是3个月以前的一句话,现在3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半点回音
我觉得这几年国内外纷纷的搞沙盘类的这种自由创造的游戏根子上还是我的世界造成的错觉
如果我是一个制作人能够拉到资金拉到各种技术人才搞不好我也觉得我能成功,反正发布一个简陋的很的版本慢慢更新靠众多玩家去创造各种事物就行了,凭什么我的世界就能成功,凭什么我的世界一开始也是一坨屎不断地打磨得到玩家的认同逐渐壮大最后几十亿美金卖给微软,制作人可以下半辈子过国王般的生活,凭什么我就不能,我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成为第2个我的世界,最后上百亿美金买给微软。。。
顺便,水晶战争的制作人从他以往的聊天谈话就觉得纯一个不靠谱的人,有一种不成熟想当然的觉得他是天才的那种个性

本帖最后由 超越怪的猫肉人 于 2017-6-2 23:19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越怪的猫肉人 于 2017-6-2 23:1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酷派 大神F1
我觉得这几年国内外纷纷的搞沙盘类的这种自由创造的游戏根子上还是我的世界造成的错觉
如果我是一个制作人能够拉到资金拉到各种技术人才搞不好我也觉得我能成功,反正发布一个 ...
我再跑题一下
每次看到有人讽刺“Indie就是4399”的时候,我都会说,Indie这个词跟3A一样,只代表规模,不代表素质好坏
就像3A有好有坏,Indie自然也有好有坏,“Indie都是神作”和“Indie就是4399”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但是的确有人在宣传“Indie都是神作,3A都是垃圾”这种观点,而且发出的声音还很大,比如Phil Fish
当Phil Fish通过《Indie Game: The Movie》这种纪录片被全世界熟知的时候,就起到了很不好的效应
(Jonathan Blow和Edmund McMillen并不偏激,所以宣传他们是完全没有问题的,Notch或许不算低调,但是当他自己食言的时候,你们喷他,他绝不还嘴)

Indie的两个怪圈
一个是老生常谈,比3A还要注重画面,两个不同的3A游戏画面看上去差不多,厂商是不怎么在乎的
但是Indie作者都在挖空心思搞画面,这不意味着他们会疯狂堆多边形和贴图,但这意味着他们要挖空心思搞Style
导致了无数Style>Gameplay的作品,画面绝对独树一帜过目不忘,但是玩起来却很平庸
这第一个怪圈几乎是从上世代Indie市场启动后就开始了,延续至今

第二个则是,Indie变得越来越没有创意,越来越跟风了
像《三位一体》致敬《失落的维京人》这种,把被遗忘的类型复活,不会招惹太多非议,起码可以服务老玩家
但是你能想象《Papers, Please》这种极其另类的游戏也会出现无数跟风作么?
然而这种事就是发生了
2013年的时候,《Papers, Please》发售,玩家和媒体一片赞誉
结果是后面的三年,连反极权政治图形冒险游戏,这种原本极其冷门的类型,都能出现一大批跟风作
去年作为美帝总统大选年,跟风作简直多到吐
其实我不介意一大堆《时空幻境》或者《超级肉肉哥》的跟风作,只要它们本身素质够好就行,毕竟平台动作游戏是个常玩常新的类型
但是反极权政治游戏,根本不能拿来这么疯狂消费

既然连《Papers, Please》都能冒出无数跟风作,那《Minecraft》冒出跟风作就太正常了
连DQ这个老牌子都要跟风《Minecraft》
问题就在于跟风作已经太多,你要么有个强力IP撑腰(比如DQ),要么素质真的能做到鹤立鸡群,否则跟风是没前途的
因为你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何况第一个吃螃蟹的都未必能成功,就不要提第一百个吃螃蟹的了

Valve在不断改进Steam的商店推送筛选系统,试图把适合每个人的游戏推送出来
但是实际效果甚微,不是Valve不努力,现在的推送精准度比以前好很多了,问题是Indie数量在呈几何式增长,已经彻底成为红海了
推送系统的改进幅度跟不上数量的增长

至于《幻》能如此臭名昭著,老实说跟游戏本身的可玩度和耐玩度关系不大
我也说了比这个更Bare-bones的Early Access项目比比皆是
但是在游戏里藏信息喷玩家,故意消灭玩家进度,甚至把通关直接改成变成不可能条件的,还真不多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6-2 23:53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其实机核电台做的好的就是常规节目,特别早期的那些和游戏沾边的胡逼主题。pro内容也有不少做的好的,有好几个嘉宾都很不错。但是确实pro节目也有好多自以为是的嘉宾,基本整个节目内容就很水了。前面有人提到过,就是不专业还自我感觉良好。
另一方面,机核编辑里对游戏开发和产业理解很弱,所以很少写出专业的业界内容。现在看机核网都开始主打游戏文化方向了,其实感觉的到,机核网自己也知道这些专业内容做不了,害怕砸了自己招牌。

幻的作者是西蒙亲戚,肯定要捧的。这人以前导片子的,改行做游戏的话其实比众多独立游戏作者更有优势。至少内容设计和策划上显得更科班出身。暴雨这类游戏就是很好例子。我当时听了电台宣传后感觉,幻的团队技术方面是大学生层次根本不抱希望,但是题材还是蛮有兴趣的。现在发售后结果这么糟糕,借用陈星汉的话来说就是,想法很多,执行根本上。

TOP

机核主持人水平参差不齐,也就42和龙马算是合格的主播,其他人真不知道是哪里找的废物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flashback  于 2017-6-2 21:24 发表
机核的其他栏目没看过,不好表态。只听过电台节目,有时选题也还可以,最大的问题就是“水”。
太多的水,一帮人谈天说地没个重点,一聊聊两个小时,信息量只有一点点,有时真觉得浪费时间。

这种聊天型的节目,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需要的是主持人和嘉宾都是见多识广,三言两语就是观点,话里话外都是秘闻。不是几个半懂不懂的人事前查查百度就能聊出信息量的。

锵锵三人行好看,是建立在主持人和嘉宾看问题的高度接触的事情比普通观众高一个层次才能缓缓的聊给你听。

机核的电台节目短期内提高主持人和嘉宾的水平是很难的,但也有改进的方法。

我建议他们还是要压缩电台节目时间,把信息量往时间里压,不要觉得观众听不懂,听不懂是因为语言组织的不好,内容散乱,互相有逻辑的内容很容易听懂理解。

减少聊天的人数,人一多观点就散,这对主持人拿捏话头的要求太高,西蒙做不到。人少一些,能一个人搞定最好,一个人不行最多两个人,稿子事前准备充分一些,内容深挖一些,靠内容吸引听众。录完自己听听,有不足的地方再搜集点内容补录进去,多NG多重试,人少也容易把控。
节目形式不好+1,锵锵三人行类的节目,需要主持人有强大的话题节奏掌控,主持人把自己放的比观众还低,然后引导嘉宾聊出谈兴很不容易。

而且多人群聊就适合灌水,锵锵本来就不是专业话题节目,看的就是对热点的说三道四,是不是专业的根本不重要,但是一个游戏专题节目,这么搞就没意思了,我觉得还不如一个人滔滔不绝,或者两个人对谈来的有意思。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yang_yii  于 2017-6-3 01:22 发表
其实机核电台做的好的就是常规节目,特别早期的那些和游戏沾边的胡逼主题。pro内容也有不少做的好的,有好几个嘉宾都很不错。但是确实pro节目也有好多自以为是的嘉宾,基本整个节目内容就很水了。前面有人提到过,就是不专业还自我感觉良好。
另一方面,机核编辑里对游戏开发和产业理解很弱,所以很少写出专业的业界内容。现在看机核网都开始主打游戏文化方向了,其实感觉的到,机核网自己也知道这些专业内容做不了,害怕砸了自己招牌。

幻的作者是西蒙亲戚,肯定要捧的。这人以前导片子的,改行做游戏的话其实比众多独立游戏作者更有优势。至少内容设计和策划上显得更科班出身。暴雨这类游戏就是很好例子。我当时听了电台宣传后感觉,幻的团队技术方面是大学生层次根本不抱希望,但是题材还是蛮有兴趣的。现在发售后结果这么糟糕,借用陈星汉的话来说就是,想法很多,执行根本上。
同感,以前的常规很适合上下班的时候听,氛围轻松,选题属于玩游戏的人都幻想过的那种,几个老主持人每周坐在一起聊聊玩了什么,有什么新闻,带些自己的调侃观点,非常有趣。

现在改版后的常规已经很少听了,选题和游戏无关了,里面一口一个夏总,几个主持人因为办公室里的事笑哈哈,听的真TM尴尬

感觉,现在机核往专业媒体上改后,主板人水平跟不上,节目的距离感也越来越强,以前的老主播不来了,估计北美分部也因为熊的任豚观点太浓被他们砍了。。。。

本帖最后由 xif7456 于 2017-6-3 08:40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做的不好是一回事  一直更新设置游戏障碍 并且游戏里各种留言突破道德底线的又算什么   楼主这种洗的到底收了多少钱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xif7456  于 2017-6-3 08:39 发表
同感,以前的常规很适合上下班的时候听,氛围轻松,选题属于玩游戏的人都幻想过的那种,几个老主持人每周坐在一起聊聊玩了什么,有什么新闻,带些自己的调侃观点,非常有趣。

现在改版后的常规已经很少听了,选题和游戏无关了,里面一口一个夏总,几个主持人因为办公室里的事笑哈哈,听的真TM尴尬

感觉,现在机核往专业媒体上改后,主板人水平跟不上,节目的距离感也越来越强,以前的老主播不来了,估计北美分部也因为熊的任豚观点太浓被他们砍了。。。。

本帖最后由 xif7456 于 201763 08:40 通过手机版编辑
熊估计忙着折腾孩子吧,没时间。
熊是老一代玩家典型,基本全机种。扮演任豚不会有人笑他的。

TOP

比较喜欢看游研社的文章,几分钟看完图文并茂,又有趣有涨姿势
机核好久不去了

TOP

西蒙
谢谢大家,《幻》的事我不想在节目里说了,就在这说说吧,挺怕别人说我们录节目还是在帮忙炒作。2年多以前机核帮助《幻》做宣传,不仅仅是我和徐导的关系,也是因为这项目是我很喜欢的类型,是那种从小就希望玩到的游戏,所以那时就请来团队分享了他们的想法,没想太多,其实机核下意识的支持过很多处在早期的独立游戏,国内国外的都有,不论是电台里,文章还是其他活动上,大都因为我们喜欢这些项目当时的状态和愿景,所以想安利给大家,我承认,这其中有些游戏的状态不错,但同样也有大家提到的那些结果不好的项目。回想几年前,这个概念在国内刚产生,就有人常和我说你们应该多支持独立游戏,你们应该多关心独立开发者,我也由衷的喜欢支持我认为有希望的好的项目,可是我们毕竟不是开发者,不是发行商,不是投资人, 也不能洞眼未来,没法最终决定我们看好的项目的成败。而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未来我们避免成为“帮凶”的办法,或许只能是不再去推荐任何处在开发期的游戏了。但是那些从头到尾就没给过任何人支持,而只等着看笑话消费别人失败的人们,我想对你们说一句,祝贺你们再一次找到了绝佳的机会。

[ 本帖最后由 我的文档 于 2017-6-3 10:49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