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从日系玩家的怀旧风以及厂商的复刻风想到的

这几年并不是完全没有可以玩的新作,世界树的迷宫,三国志大战,闪电11人,只是和美式的全面复苏相比,这些作品显得太势单力孤了吧。

话说我是不是可以恶意的揣测一下LZ并没有用心的玩过这些新作……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引用:
原帖由 @夏天温润  于 2011-1-21 09:02 发表
很有道理,据说当年西门子做手机,滑盖的轨道必须要通过百万次滑动的测试先
结果是等他做完测试,别人的手机早已经开发出新款了
现在更新换代实在太快了
夸张了吧,专业级的测试一百万次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也不是人操作,肯定是机器操作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srpg现在就机战和日本一的活得还可以,fe现在销量也不太行,不过n还是会继续养活它
前几年召唤之夜那间公司好不容易打出个名头,可惜也死了,我可是从sn2开始支持的啊


TOP

这年头
鬼子厂也做打枪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yt777 于 2011-1-21 09:37 发表
这几年并不是完全没有可以玩的新作,世界树的迷宫,三国志大战,闪电11人,只是和美式的全面复苏相比,这些作品显得太势单力孤了吧。

话说我是不是可以恶意的揣测一下LZ并没有用心的玩过这些新作…… :r ...
世界树的迷宫,三国志大战,闪电11人
三国志大战没玩过,其他2个都用心的玩过。有亮点,但是不够。

我是比较怀念严谨厚重风格的SRPG类游戏
包括火纹,从晓之女神之后,就没作品了,NDS上接连复刻了两作大饼脸,让人纠结。
奥迦战争也就只剩下复刻了。作为奥迦战争的继承作品,FFT自从变成FFTA系列之后,也完全不如之前的味道。
至于兰古利萨。。。死的彻彻底底的。。。。
还有只要一提起就是眼泪的光明力量系列……
还有曾经在土星还蛮喜欢的黑色细胞(也有翻译成正邪幻想曲的),后来在GBA上出了ZERO,在DC上出了AD,在PS上出了CROSS,还有PS2的2代。
后期PS2上还有一款叫粉红毒血(Poison Pink)的游戏
等等……

可是现在SRPG游戏除了喧哗风格的日本一作品外,就剩下机战,还有一些日本动漫风格的一些游戏,实在提不起兴趣。。。

TOP

市场变大了,份额变少了,都想赚国外的钱了,可是别人又不买帐---回过来看,其实大作品质的游戏10年前能卖多少,现在也差不多。按照这个思路看,SRPG的购买群也不是很多,份额反而变小了。
相对制作成本提升,以前开发10W的游戏就能赚钱,现在10W就不能够了,你认为厂商怎么抉择。
以前2家硬件厂- 3种硬件,面对如今3家5种硬件,投资点多了,收益也会下降;其实日厂不适合面对多种选择的,以前SE就是站对队就赚到钱的风向标,现在可以吗?

复刻以前的成功现在成功的机率很大,这么好赚的钱为什么漏掉?
任在GBA上就开始了复刻,两线作战投力少见效快,那是硬件厂。

有能力创新的是属于钱多那个的权利,不要再对半死不过的厂商有幻想了。

TOP

这就是日本的核心市场过度萎缩老化的结果
厂商的问题是不思进取不能开发新热点开发新市场吸引新用户
只依靠过于核心化的老市场用户就是如此,越老用户越怀古越知道自己要什么,好恶和需求越狭窄,当然永远躺在自己长期形成的经验和好恶上消费
只靠这些人的口味生存,结果必然是日本核心市场的样子,死也还死不了,吃也吃不饱

TOP

战区的<游戏革命>不就是涉及到这点了吗,游戏找到文化支柱来依托再次走向世界,这也算是次努力。
日本在PS、PS2时代的技术树走向偏差造成现代的结果,表现上的繁荣掩盖不住没落的溺端。我更希望日厂的精细与细腻结合的游戏产生,那才是东方文化;可是如前面所说,没有什么比赚钱生存更重要,日厂就这样吧。

TOP

同时日本游戏市场中又还有任天堂一直在努力制造的时髦潮流消费,还相当红火
但日厂咬不上同是游戏的流行市场,只能回来继续咬核心,继而更加核心来讨好老厨们
同时赶时髦的流行游戏用户也会自然屏蔽这些离自己实在太远的核心游戏
所以虽然游戏在日本的认知形象提升了非常多,但却不能惠及核心市场,反而让双方更加割裂

现在任天堂出3ds第一方还不用力,就是在硬推核心游戏给流行市场
第一方一个猫狗,加上一堆自带游戏包括ar,这些都是大幅度提升3ds时髦值的要素
你有兴趣来买的时候发现首发的都是核心游戏,没准就能扩大一下核心游戏的影响力
但从亚马逊上看,3ds预定最高排名的还是雷顿这种比较符合流行元素的

TOP

游戏革命我也看了,我觉得nhk这种纪录片仅把游戏产业问题归结在概念更新和科技手段效率方面的结论是简单化的拍摄和制作需求
日本和欧美游戏最大的区别还是各自不同的市场状态,游戏革命中介绍的几个欧美例子也不是欧美游戏这么热的根本动力
我觉得如何解决日本流行游戏用户与日本厂商的制作取向之间的协调平衡,才是让日本市场真正热起来的重点

TOP

二之国与吉卜力合作确实是从国民文化角度很好的一个突破点,但ds版销售状态已经说明了问题,ps3版更是主机版不会有根本改变
“竟然和那个吉卜力合作”这样的惊叹,也顶多就是游戏业内的人会关心到这个程度,吉卜力电影的观众们会这么想才行啊
真要大动作,就跟吉卜力的电影一起上映才会有真正的影响力会有真正的效果

TOP

问题是吉卜力现在也不给力了
日本现在的市场环境太诡异太扭曲了

TOP

游戏革命,我只收获两个信息---一个是前SEGA人士海外找投资;二是日本已经意识到产业的衰退后所能作出了努力。
一个很有创意的游戏在国内找不到钱,不是市场不需要创意游戏,而是国内没人敢投资,(希望没人说那是给360开发的所以才这样。)相比国外的包容环境,国内留不住的话会有越来越多的事例发生。
依托世界已成功的动画行业再次走向世界---二之国,它是出于这个目的来的,成不成功两说,他们所关心的---世界中的日本游戏也只能这么做了吧。

国内有多少个厂商有多大的资本能够来玩创意呢?阿卡你说厂商咬不住游戏的流行市场,其实最敏锐的不就是它们吗?雷同模仿就来了,等这个流行完了没人再看他一眼。而任想做的往往就是它们模仿不了的。

TOP

集体抱团在掌机上炒冷饭混日子,这算啥怀旧风啊
两大硬件商也很配合地推出新主机,保证了ps2时代的资源能够继续利用
但用完了ps2时代的资源,还能用什么呢

TOP

跑一个话题,L5的成功。
我不了解它的背景,只知道它以前代工包括DQ等作品。NDS出来开发雷顿,先不说这游戏好不好玩,这种类型游戏以前不是没有过,它能将解密还有优美画风融入到情节中,恐怕只有它了--这也算是创意吧,2年时间推出几款,一是自己走自己流行,;二是迅速扑到市场防止模仿。
它算是新近公司吗?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