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现在SONY变得越来越厚道了?

引用:
原帖由 koshio 于 2007-1-6 20:40 发表
随便放两张t10的好了,不觉得有什么好也不觉得很差,喜欢t10的外形,喜欢sony这个牌子,接受预定(未上市)时候买的,当时的价格买个lx1应该足够了吧,不存在什么盲目性,有些东西只要喜欢就是出手的动力。

...
你这两张和亲朋好友也没有什么关系,而且看你放上来也没有什么压力罢。


TOP

引用:
原帖由 Demitry 于 2007-1-6 21:26 发表

你这两张和亲朋好友也没有什么关系,而且看你放上来也没有什么压力罢。
恩,因为没什么关系才能放上来的,有些照片不是一个人想放就能随便放的,主要还是对摄影没什么研究,兴趣也不大,随便拍拍,大家能凑合看就行了



TOP

一样,就算在摄影区的人,真放亲朋好友的也是少数,这部分照片谁也没有指望能够放上来。


TOP

问题就是请朋友好友照片居多,我们没事走在路上看到花花草草就来张?这不可能的,所以没什么可放的,这和使用t系列的相机都睡床底根本没什么关联吧

TOP

嗯,在你身上不存在这个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Demitry 于 2007-1-6 21:51 发表
嗯,在你身上不存在这个问题。
这话听着気持ち悪い

现在人聚会合影场合还是挺多的,带着一个小巧便携的想拍就拍都很随意,喜欢摄影的,像大勇和小花,拍出来的照片看着也很好,d版的技术我们承认,这贴里面也长了不少知识,如果胸襟开阔点,技术可能更上一层楼,指不定哪天电视里看到

“看d版的红,看sony bravia”

TOP

其实你在第一页出来的话,这个帖子根本就不可能吵起来,18页aweiwei发了第一张照片,21页你发了第二第三照片。

一件很容易解决的事情,却要靠吵来超过21页。

我如果对器材有偏见,手机俱乐部也不会超过23页,t系俱乐部不会连续三次推动,每次都夭折。

t系的是不上片,这是个事实,t系的画质的确是和k系近似,这个在照片比较中也很容易看出来,t的分辨率的确不如k系。

我一直秉着只从技术角度切入,用图说话的原则。

两个最简单的谬论,靠21页人走马灯,最后才被推翻一个。

需要开阔胸襟的,已经不是我了。

谢谢你对我技术的承认,上一张片子感谢你的夸奖。

d版的红,就叫这个名字好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先说3q了

好吧,虽然最后又绕回技术老路了。。。

贴2张图也不是要证明t和k比怎么怎么的,这个不太关心

身边有个朋友(“别嫔” 不骗人的^_^)很喜欢摄影的,用的也是比较专业的东西,就是照片拍出来我看上去差距不是很大,以后让她来请教请教你

TOP

好说。

TOP

d 你的意思是 sony 一口吞了 KONICA MINOLTA ?
2个专业厂牌成的公司 ,难怪现在sony也有好机器出了

TOP

目前的形势是
sony有钱
sony有ccd
sony有品牌,虽然这个品牌口碑一直不好,托这里诸位的福,sony有“肯定不专业“的恶名

原来sony没有光学技术,但是sony一直和minolta走得很近,minolta发明的很多结构和技术都悄悄的在没有任何声音的情况下被sony采用,比如t系的潜望镜镜头结构。

这次并购后,sony拥有了绝大多数的光学技术,minolta没有钱没有市场,很多技术不能够运用,这点对sony没有问题。

所以sony原先没有,即使借助zeiss都不能够和canon对抗的

超声波对焦技术
防抖技术
先进ttl闪光测光技术

直接就被sony拥有,目前sony需要做得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市场定位,和canon对抗。由于sony拥有核心ccd技术,而且sony的ccd技术个人认为比canon的cmos技术要好,所以成本不是一个问题,现在只是要整理minolta留下的摊子,把镜头重组后上市就可以了。

目前唯一的问题是大家不知道sony下一张牌怎么打,a100虽然上市后曾经抢占了几周市场老大的位置,不过在canon nikon的强势打压,加上sony在发售前作了类似T系的宣传,让很多摄影师不齿,(比如目前被证实无效的防尘和机内ps的宽容度增加,这个广告属于任何懂一点摄影知识的人都可以一眼看穿的幼稚欺骗),后力并不是很坚挺。

而这点也让zeiss甚至sony自己的镜头部门很为难,因为单反可以类似于游戏机,机身后可以靠镜头卖钱,虽然zeiss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了sony,推出了ZA系列高档镜头,但是这些镜头需要资深摄影师的消化,而a100的定位类似于面对t系的傻瓜用户,结果有点媚眼抛给傻瓜看的,对于sony本身的镜头部门来说,由于镜头价格的莫名提升,导致大量老minolta镜头的升值,而sony本身镜头(就是在minolta的标志上贴个sony的粘纸,用电吹风吹10分钟就可以揭下,当然揭下前后的价格可以差异500-2000)却有滞销的情况。

目前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sony要树立起专业的形象,出2款面对专业摄影师的相机,同时要调整市场价格,让自己的镜头价格和老minolta镜头价格同步,同时开发新的镜头,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好的镜头销量,并给自己带来潜在的市场定位价值。

同时把a卡口推广,并获得更多厂商的支持,比如莱卡,施耐德和老战友zeiss,这样就可以获得从上之下的良好口碑。

目前sony虽然有不错的光学技术,光学产品,但是市场推广方式过于杀鸡取卵,效果并不是很好,以下犯上并不是在任何领域都可以随便成功的。

TOP

另外没有sony也就没有目前繁荣的数码相机市场。

当年的ccd生产的成品率是在百分之个位数,sony当年的确是很狠心的投入大量资金来推动这个技术。

面对这个威胁和竞争,canon才开始不停的研发自己的cmos技术,不然按照canon的市场定位,他没有必要得罪fuji film, kodak等胶卷巨头来开发数码技术,按照canon的脾气,市场的进化会类似于nintendo掌机的进化速度,如果没有sony地参与的话。

目前无论是谁,都不应该忘记sony在数码摄影领域所作的贡献,而且如果没有sony的话,很有可能minolta真得从市场上消失,我对konica这种公司不抱任何希望,致以最诚挚的鄙视。

TOP

sony的广播级摄像机是全世界电视台的标配了
:D  咋能说不是光学大厂

TOP

   KONICA MINOLTA  不早就是一家人了么?……

[ 本帖最后由 leopenny 于 2007-1-7 00:14 编辑 ]

TOP

但是摄像级的镜头并没有sony什么事情,那是zeiss,cookit,爱展能的天下。

不过有了minolta的光学技术后,现在的局面难说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