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日厂估计未来几年主打平台可能转到WIIU吧~

你是真不懂?
好吧,举个简单的例子

任天堂研发3ds时没有发觉压屏问题,导致所有生产线上马主机量产后才发现,这时候设计已经定型无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进行修改,所以压屏就伴随3ds到永远,只有新机型3dsxl才没有这个问题

研发中发现和量产中发现的区别


TOP

任地狱从来没说自己觉得压屏有什么问题,而且也没说这个东西是必须要解决的。这个东西也不会影响到游戏机本身的运行,任地狱到底是觉得解决它难度高所以不去解决还是它根本觉得这是个小事儿没必要急着马上去解决还是个问号。你能确定这是任地狱认为修改难度太高才不干么?不能吧?毕竟不会因为压屏导致全机报废吧?

但XO的三红问题是会导致主机报废的啊,这是影响到消费者最根本利益的事情,怎么能和压屏这类人家连是不是觉得必须解决都没有定论的这类事相提并论呢?如果说三红只会导致它输出的画面有点儿黑线雪花之类的东西,我觉得用户的反应绝对不会像已经发生的那些事那样贲张,对吧?

[ 本帖最后由 铁西瓜。 于 2012-9-16 09:51 编辑 ]



TOP

哦,还有ip4的天线问题
你随便圆好了,看看量产后其他公司的解决是不是那么迅速

还有索尼以前数个md机型的排线问题,基本是100%中奖率,为什么不解决呢?索尼早就已经证明自己可以制造出没有排线问题的md机型了

[ 本帖最后由 tdka 于 2012-9-16 09:53 编辑 ]


TOP

天线的问题跟我无关啊。而且貌似天线问题也不会导致IPONE4全机报废啊。

现在不是说其他公司反应迅速不迅速的问题,而是你说的它应该有多快,结果现实和你说的不一致而已。我是在说你,而不是在针对哪一个特定企业,明白么?

骚尼怎么对待它的MD用户还真是矫情,MD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格式胜利,销售了几亿万台?你这纯粹属于饥不择食吧?任地狱的64DD若是出现什么质量问题,你觉得任地狱会很积极地去寻求解决么?

不要继续在这里顾左右而言他,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铁西瓜。 于 2012-9-16 09:58 编辑 ]

TOP

我说的是研发阶段发现问题解决很快,量产后发现解决很难很慢很费钱

雷帝你有没有教养,不要总是歪曲我原话好吗

TOP

现在就是说你拿不出除了早已被说明无关的量产以外到底有什么东西阻碍这个问题的解决啊?

量产不量产根本与解决这个设计问题本身无关啊?你哪怕是要修正所有的生产线问题,巨硬全球有几千万条生产线啊?用得了3年时间?就这么一个可以不到两个月解决的生产工艺的问题发现了以后需要用三年时间来解决么?

你这个明显说不通啊,怎么叫我歪曲呢?你这栽赃的本事真是到家了。

[ 本帖最后由 铁西瓜。 于 2012-9-16 10:07 编辑 ]

TOP

笑话了,为什么不需要?量产后能不能改动都是个问题,涉及到生产线要不要停转,大量半成品是否要报废,新工艺验证时间能否接受等

TOP

我的老天,原来巨硬每个市场里只有一条生产线,一个两个月能解决的设计工艺问题到了这里需要停工三年时间。宝贵的销售时间这么浪费了真不值,难怪巨硬不接受啊。

半成品要不要报废跟这个有关系么?既然都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哪些需要报废那些无须报废还是问题?新工艺检验这种事放在当初量产前发现问题不需要啊?你不做样机,不试验生产线就敢推出新工艺?你不扯淡么?

[ 本帖最后由 铁西瓜。 于 2012-9-16 10:11 编辑 ]

TOP

在图纸上一秒钟就能解决,量产后永远都不能解决都不稀奇,因为木已成舟,用研发时改进的时间推算量产后改进需要的时间是无意义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tdka 于 2012-9-16 10:12 发表
在图纸上一秒钟就能解决,量产后永远都不能解决都不稀奇,因为木已成舟,用研发时改进的时间推算量产后改进需要的时间是无意义的
喷得我屏幕差点儿报废,原来只要在图纸上一秒钟就可以完成制作样机,检验生产线和原材料,运行时间限制等等一系列工作。巨硬有蛀洞技术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12-9-16 10:15 发表


喷得我屏幕差点儿报废,原来只要在图纸上一秒钟就可以完成制作样机,检验生产线和原材料,运行时间限制等等一系列工作。巨硬有蛀洞技术吧?
对啊,如果研发阶段能发现焊接有问题,马上可以换有铅的方案,需要多久啊?
但是生产线都上马后就不行了,因为对应方案的设备都已经到位

TOP

给生产线换成有铅方案用得了3年时间?这是哪家生产的神铅啊?:D :D :D

如果仅仅是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满打满算一年时间还不够么?你们家修改个生产线用三年啊?

[ 本帖最后由 铁西瓜。 于 2012-9-16 10: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12-9-16 10:18 发表
给生产线换成有铅方案用得了3年时间?这是哪家生产的神铅啊?:D :D :D
不是3年,是一直没有换,你个人觉得1年就够了顶个毛用?要你赌你又不敢
这就是量产后要转换工艺的尴尬

[ 本帖最后由 tdka 于 2012-9-16 10:22 编辑 ]

TOP

那不是还是我之前说的问题么?这个按你之前的说法只能解释为巨硬脑袋秀逗啊(不到两个月耶,你自己的说法,难道不到两个月能改好的工艺问题到了下面需要三年?你自己抽自己么),宁可花大钱延保也不肯去换一换只需要几个月就能解决问题的生产线部件,这不就是大脑有孢么?:D

这个生产工艺不复杂啊,否则怎么可能这么短时间就能解决?既然这么短时间就能解决,怎么会3年才解决?

[ 本帖最后由 铁西瓜。 于 2012-9-16 10:2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12-9-16 10:24 发表
那不是还是我之前说的问题么?这个按你之前的说法只能解释为巨硬脑袋秀逗啊,宁可花大钱延保也不肯去换一换只需要几个月就能解决问题的生产线部件,这不就是大脑有孢么?:D

这个生产工艺不复杂啊,否则怎么可能这 ...
你说几个月就可以解决,这就是事实了?
为什么?
研发时不复杂,失误造成了量产后问题复杂化,你不能理解?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