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wiiu没有硬盘,在网络时代很无力啊!

引用:
原帖由 mieumieu 于 2012-6-13 10: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Nexus)

战神用了硬盘做cache的,wiiu我觉得也需要有类似的设备,不然读盘要累死
缓存可以用内置的8g闪存.而且内存那么大,和硬盘做个dma读取,完全够用.


TOP

posted by wap

PS2定规格时USB有2.0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rinlord 于 2012-6-13 11:05 发表


缓存可以用内置的8g闪存.而且内存那么大,和硬盘做个dma读取,完全够用.
内存多大?
我不认为wiiu会奢侈到用大量内存代替硬盘缓冲


TOP

哦,记错了,PS2和USB2.0同一时间出现的

TOP

PS2没有USB2.0 PS2有1394接口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僵尸 于 2012-6-13 12:01 发表
PS2没有USB2.0 PS2有1394接口
那我用U盤導出GT4的相片難不成是幻覺?

TOP

引用:
原帖由 allenhsy 于 2012-6-13 12:12 发表

那我用U盤導出GT4的相片難不成是幻覺?
PS2全系列都是用USB 1.1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ps2后期删除usb了,5系前都有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rinlord 于 2012-6-13 12: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ps2后期删除usb了,5系前都有的
9系都有...

TOP

引用:
原帖由 rinlord 于 2012-6-13 12: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ps2后期删除usb了,5系前都有的
删除的是1394.不是USB

TOP

原来取消的是1394....

大学的时候还傻不拉几的跑去问老师为啥ps2的usb口插u盘没反应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Nexus)
引用:
原帖由 @rinlord  于 2012-6-13 13:10 发表
原来取消的是1394....

大学的时候还傻不拉几的跑去问老师为啥ps2的usb口插u盘没反应
我记得用launchelf一类自制软件就能访问usb的大容量存储了?

TOP

不知道e3上演示的那些高清冷饭玩起来怎样,是不是没有usb3.0就影响游戏体验了

TOP

影响是肯定影响的,就是360用光盘还是硬盘读取的区别
未来游戏引擎对材质读取的要求提高很多,如果io跟不上,运算能力再强也白搭

TOP

对老任来说,usb3.0显然不是一个成熟技术。


USB 3.0 对厂商的挑战
  High Speed Serial Link 产品(如USB、Serial ATA与PCI Express)的发展,已由主板应用出发,逐渐衍生更多应用于外围与消费性电子产品,进入百家争鸣的情况。然而不论是芯片供货商或系统厂商,都面临益形复杂的设计挑战。这些新挑战包含了:
  ● 更高的芯片设计进入障碍:与纯数字IC设计相比,High Speed Serial Link从480 Mbps、 1.5 Gbps、2.5 Gbps、3.0 Gbps至目前的5 Gbps与6 Gbps,一次又一次的考验IC设计公司在模拟设计与mixed-mode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台湾只有少数公司能提供从Serial ATA到PCI Express与USB 3.0完整的产品与IP解决方案。
  ● 为系统厂商考虑Design Margin问题:对于系统厂商而言,采用一颗IC上自己的系统产品,最担心的是PCB Layout的design margin过小或是design rule太过复杂。因此IC设计公司必须为系统厂商考虑到这些设计上的问题,也加深了高速IO芯片设计的难度。
  ● IC量产良率:由于高速IO有物理层(PHY)部分的设计,因此对于IC良率的影响甚为重大,通常将PHY包入SoC内,往往是量产良率最大的杀手。所以如何透过模拟设计design margin的综合考虑,维持量产良率,对IC设计公司而言是相当大的挑战。
  ● IC量产测试方法:通常480MHz以上,往往需要使用较贵的测试机台;但是如果厂商能使用较便宜的测试机台,完成高速IO的相关测试,那就是相当重要的know how,对于IC的成本也有很的的帮助。
  ● 兼容性议题:USB兼容性问题,众所周知,所以才有USB-IF logo验证制度的产生。目前USB 3.0 logo certification program尚未完成,因此如何克服硬件兼容性的问题,是相当据挑战性也令人感到繁琐的问题。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