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为啥大众旗下十几个品牌,还是卖不过丰田?

引用:
原帖由 晓炎 于 2012-9-22 07:20 发表
车区一有战帖就是高楼呀,关于大众和丰田谁高档这也能战起来,本来就一个档次的品牌,不然大众还要奥迪做高端品牌干什么。当然在国内大众就nb了,什么大众品牌比沃尔沃还高级呀,cc比奔驰c级高级呀,这样的言论都出来 ...
说CC能秒G37的我都见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苍之轨迹 于 2012-9-22 18:23 发表

说CC能秒G37的我都见过
哪个品牌的车主没几个这样的二逼,丰田车系的锐志车主就有不少人整天秒这秒那的,大众也就是树大招风。



TOP

说了半天都没说到点子上

丰田在豪华车领域从来都是追赶者和搅局者,高性能轿车领域日系一直是落后德系的,但这个是事实但有什么关系,丰田取得今天成绩靠的是它的质量和均衡。
大部分人买车考虑的不是百秒加速成绩,包括部分豪华车买家。
大部分买车是为了日常代步,同级更大的马力有什么用处,性能满足设计目标就行了(说白了就是达到消费者期望),把剩下的成本放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比如可靠性和易用性上。大众一直没明白这个道理,说白了也是做不到,本来就是以运动型车擅长,往土了说就是科技树升错了,现在砍掉重练代价太大。这也是为啥同级的大众车往往配置和参数看上去更强大,价格也更高,但消费者不买账(别跟我谈中国,拜托,去看看北美的汽车质量调查)。丰田在北美市场从一个后来者能做到今天这个样子靠的就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和强大的执行力,这是中国汽车厂商真正需要学习的东西。高性能汽车啊,就让德国人去走好了,做个搅局者也挺好,(丰田在高性能方面连尼桑都不如,更别说德系了),记得几十年前德国和日本相机工业的竞争吗?看看现在德国相机还剩下些什么?做相机的只剩几个高端奢侈品牌罢了。
展望未来的话,涡轮和直喷是条连德国人都感到困惑的路,因为能源价格高涨和排放标准提高,普通内燃机在这2个方面都存在不可逾越的天花板。对普通人来说,只要技术平民化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力带来的优点是无法抗拒的,可能对一些富二代油价上9元甚至10元后也没啥感觉, 但普通消费者会用脚来投票。

[ 本帖最后由 asdforce 于 2012-9-22 20:4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asdforce 于 2012-9-22 20:40 发表
说了半天都没说到点子上

丰田在豪华车领域从来都是追赶者和搅局者,高性能轿车领域日系一直是落后德系的,但这个是事实但有什么关系,丰田取得今天成绩靠的是它的质量和均衡。
大部分人买车考虑的不是百秒加速成 ...
最先加长轴距的大众是不是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理解?
我前面举例的一众汽车厂家都是在往越来越困惑的路上靠是吗?
买23万的普锐斯加上2万的购置税还是花10几万买台普通内燃机车+1万左右的购置税我相信消费者也会用脚投票的, 10块一升对大多数人来说得开上10年8年才能省回来,省完了油钱发现电池要换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9-22 20:58 发表

最先加长轴距的大众是不是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理解?
我前面举例的一众汽车厂家都是在往越来越困惑的路上靠是吗?
买23万的普锐斯加上2万的购置税还是花10几万买台普通内燃机车+1万左右的购置税我相信消费者也会 ...
是的,中国特色,日系在中国确实不如德国人会做生意,但又如何呢,简单的改进后进者也能很快跟上,不过你觉得为何其他地域的用户不吃这套呢? 还是德国人太笨发现不了当地的特殊需求?

第二个问题,质量方面,虽然人家电池保10年,而且6年15万公里保修都无法让你有质量的信心的话,那你可以看看北美对这车的使用反馈,已经相当成熟了,可靠性已经完全追上了丰田的普通内燃机系列。
现在确实像你说的,老百姓买混动的不划算,但你有没有想过国内的中产阶级对每月燃油支出的上限有多少,多少油价后会放弃开车?北美统计过,超过4刀每加仑的话,普通老百姓就很难吃得消(真替他们感到羞愧)。国内一个月市区代步,单车如果油费支出超过3000甚至4000,你觉得国内中产阶级能接受吗?(就不说国内的穷人了)你真幻想未来油价不会涨到这个程度?
另外一个问题,从欧洲下代排放标准来看(这方面欧洲人确实很激进),氧化氮排放物的达标需要很高的成本,但氧化氮却跟内燃机热效率的提高成正比的,说白了燃烧越充分温度越高,空气中氮气参与反应更多,按目前的技术要控制到下代标准需要的成本很高,只有高端车才用的起。就算下代标准能通过九牛二虎之力搞定,那下下代呢?未来纯电动力方面的技术突破能带来的溢出效应是极其庞大的,不光会影响整个汽车工业,而且会颠覆现在的生活方式(你可以看看现在有多少公司在攻关高性能电池和燃料电池) 家用车上早晚都要走混合动力甚至纯电的路的(加速性能不敏感)。这事德国人也明白,所以在悄悄的搞,比如跟日系合作。

[ 本帖最后由 asdforce 于 2012-9-22 21:21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是啊,奥迪是bba最后一个出混动的吧,估计又得冠上一个特nb的名称,涡轮增压制喷混动引擎,60tfsi什么的,嚼过的泡泡糖烩上别人那块又放回嘴里嚼啊嚼

TOP

乃们这些人真无聊,是打肿还是疯舔给你们发工资了,有啥好战的,有这功夫哄哄娃,搂搂媳妇多好。

呕迪的新S3,乃们看这EA888 2.0T 300匹 380牛的参数,就可知内燃机的潜力还有不少可挖。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Ericsson (Xperia Arc)
引用:
原帖由 @asdforce  于 2012-9-22 21:18 发表
是的,中国特色,日系在中国确实不如德国人会做生意,但又如何呢,简单的改进后进者也能很快跟上,不过你觉得为何其他地域的用户不吃这套呢? 还是德国人太笨发现不了当地的特殊需求?

第二个问题,质量方面,虽 ...
巴西市场和中国市场一样不用谈了是吧?保修十年的电池是要坏了才能换的,镍氢电池用十年不坏还能有多少容量?还是丰田挖到擎天柱了?北美火因为那里有高额政府补贴,欧洲为什么没火?好多年前欧四排放物标准出台时也有不少像你这样杞人忧天的,结果呢?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Ericsson (Xperia Arc)
引用:
原帖由 @msforza  于 2012-9-22 23:3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是啊,奥迪是bba最后一个出混动的吧,估计又得冠上一个特nb的名称,涡轮增压制喷混动引擎,60tfsi什么的,嚼过的泡泡糖烩上别人那块又放回嘴里嚼啊嚼
就叫hybrid啊,没丰田会起名凯美瑞混动都叫~尊锐~多霸气233

TOP

英菲尼迪现在也开始学德国人玩中国特色版加长车了。

TOP

奔驰、宝马、GM都在用丰田主导的Hybrid技术,丰田从BMW那里换来的是柴油机技术,主要面向欧洲市场。
大众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丰田了,今年这么一闹,丰田在大陆的市场别说年销量100万,我看能保住四五十万都是个问题。混动技术在TG之类新兴市场更是举步维艰,比大众的TDI普及还慢。

TOP

引用:
原帖由 ONYX 于 2012-9-22 23:49 发表
乃们这些人真无聊,是打肿还是疯舔给你们发工资了,有啥好战的,有这功夫哄哄娃,搂搂媳妇多好。

呕迪的新S3,乃们看这EA888 2.0T 300匹 380牛的参数,就可知内燃机的潜力还有不少可挖。
2011 WRX STI 2.0T 308匹 422牛

[ 本帖最后由 GTFANS 于 2012-9-23 00:43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Nexus)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9-23 00: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Ericsson (Xperia Arc)

就叫hybrid啊,没丰田会起名凯美瑞混动都叫~尊锐~多霸气233
没5.0霸气
破b车不省油还有脸卖60万呢
怪不得大众铁托看不起混动
原来自家就有猪一样的队友

TOP

引用:
原帖由 GTFANS 于 2012-9-23 00:39 发表

2011 WRX STI 2.0T 308匹 422牛
日规 能引进么,国内油行么。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Ericsson (Xperia Arc)
引用:
原帖由 @msforza  于 2012-9-23 00: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Nexus)

没5.0霸气
破b车不省油还有脸卖60万呢
怪不得大众铁托看不起混动
原来自家就有猪一样的队友
丰田青卖了旧车还这么忠心让我屎尿未及,你赢了。睡觉~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