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游戏业竞争的必然产物——画面控

引用:
原帖由 zero3rd 于 2009-3-6 17:31 发表

高性能的主机制作这类游戏更省钱省力,而且像LIVE还有良好的发布渠道,指望这个比较靠谱。
这也是...反正游戏应该和其他艺术娱乐形式一样,越多样越精彩


TOP

引用:
原帖由 耶稣复临 于 2009-3-6 17:38 发表

你问我吗?你能从我那句话里面读出画面和细节有冲突也算你有才啊
你的原话是:不仅仅依靠画面更多的是细节
问题来了,画面能没有细节么?追求细节难道不是追求画面的一部分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zero3rd 于 2009-3-6 17:40 发表
几个人开发出来的小品和上百人的制作组开发出来的大作价格相差不大,我觉得也挺扭曲的。
LIVE、PSN上的小游戏的定价我觉得还是比较合理的,
我觉得这样发展下去可以尽量削减奶粉作品和复刻作品的水分,较为开放的环 ...
说的有道理
不过也有些游戏从表面看没有高额成本,实际上耗费很多心力。


TOP

我提stg那个只是突然想起来有感而发,并不是针对技术与游戏性这个话题的

话说网络渠道的完善真是好啊

TOP

我只是觉得画面很可怜,成天被群莫名其妙的人抓来和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乱战。
昨天刚刚被抓住和内涵战了一整天,今天又被抓着非要和游戏性战,明天说不定又要被抓去和手感战。
往后面一瞧,啥对战性、耐玩度、美工设定声音效果受众广泛度配置要求厂商阴谋之类的黑压压一片还排着队等着战翻画面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zero3rd 于 2009-3-6 17:42 发表

你的原话是:不仅仅依靠画面更多的是细节
问题来了,画面能没有细节么?追求细节难道不是追求画面的一部分么?
不仅仅依靠画面,是指的技术层面的画面精美度
而细节是需要人文的思索和灵感去融汇的
这句话既肯定了画面的重要性,又不忽略其它

现在有有色眼镜的人会过于重视画面的贴图质量啦,清晰度啦,是否有全局光照啦等等
互相比较,抬高或贬低
而忽略了游戏制作方在各个方面的细节上下的功夫
这并不是个玩游戏的好心态
貌似是人就知道MGS4因为画面被喷过多次了

[ 本帖最后由 耶稣复临 于 2009-3-6 17:4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zero3rd 于 2009-3-6 17:42 发表

你的原话是:不仅仅依靠画面更多的是细节
问题来了,画面能没有细节么?追求细节难道不是追求画面的一部分么?
这个就未必了,比如以前DQ的细节我就觉得比FF要做的好,这个细节不是指画面,而是游戏里的一些小心思,比如NPC的对话阿,比如抱着公主去旅店阿什么什么的,这让人更有代入感

TOP

引用:
原帖由 耶稣复临 于 2009-3-6 17:43 发表

说的有道理
不过也有些游戏从表面看没有高额成本,实际上耗费很多心力。
所以我在前面说过,游戏性成本既高又低,
高在人才难得,灵感难得,
低在只要得到了适当的人才,就已经归到人力成本里面去了。

[ 本帖最后由 zero3rd 于 2009-3-6 17:4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贾志新 于 2009-3-6 17:46 发表


这个就未必了,比如以前DQ的细节我就觉得比FF要做的好,这个细节不是指画面,而是游戏里的一些小心思,比如NPC的对话阿,比如抱着公主去旅店阿什么什么的,这让人更有代入感
我以前举过一个例子,就是Halo里面小兵的对白

那可是上万句的随机对白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zero3rd 于 2009-3-6 17:46 发表

所以我在前面说过,游戏性成本既高又低,
高在人才难得,灵感难得,
低在只要得到了适当的人才,就已经归到人力成本里面去了。
所以游戏这个东西还得靠市场验证,投资巨大,也有可能收效甚微做不出什么好货
相反的灵光乍现的小成本作品也许更得人心
有人卖技术有人卖点子,有人两者兼具。
而两个都没有的,等着吃瘪吧,比如wii的孤岛危机,邻居跟我抱怨,我一试盘,什么鸟玩意

TOP

说极端的话再挑极端话的错
较劲最没意思

TOP

打枪的手感也是细节,kz2不过是延迟一点就要战半天。

TOP

无梦的文章要大力支持的:D

随便说说:竞争的两方面,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什么赚钱大家呼啦一下上去了,这个产业就热了,迅速发展了,热度往往是在量变之后的质变;同时市场经济也也有周期性和瓶颈,在迅速积累之后就是利润不断下滑,到达一个最低点就要求产业品质提升来突破一个等级的瓶颈。当产业有了一个标准的时候必然会淘汰和排除一些,使得这个产业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点。说到大菠萝,不可否认大菠萝的成功是一种标准化的典范。在玩家普遍接受和认可这种“简单益上手,又有丰富的潜力”标准的同时,创新才是研发者需要重视的部分。

TOP

没看懂这个文章讲的是什么

可能是类似“默片、黑白片年代的电影更文艺”这样的90年代文艺青年式感叹

前面那个例子……1个游戏500万,10个游戏3000万……那是因为玩游戏的总数只有那么多,市场总量客观上做大了,每个人的选择面宽了……是健康发展的表现……

TOP

另外,别单提画面控,和画面控平行的还有一种叫人设控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