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今天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下微软的XNA,发现sony之类离死基本不远了

引用:
原帖由 马甲007号 于 2008-7-14 22:20 发表


所以说微软输了就是赢了,其他的输了就是输了

这就是因为微软拥有其他企业没有的神格啊
规模效应~


TOP

你是说胖子比瘦子好打么

这样说google应该早就被压死了啊

[ 本帖最后由 马甲007号 于 2008-7-14 22:3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007号 于 2008-7-14 22:30 发表
你是说胖子比瘦子好打么

这样说google应该早就被砸死了啊
你先说说为什么前两代的主机霸主,第三代为什么现在这个情况?你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吗?

[ 本帖最后由 west2046 于 2008-7-17 16:2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zenodante 于 2008-7-14 22:15 发表

我发这贴很认真地,虽然我不是业内,而且和这个领域完全没关系,我发贴的原因是因为我逛了xna的网站之后,发现微软的眼光很长远,那么多详细的教程,那么好的整合的工具,并且有那么多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参与其中。而我本来,是去code4fun找wiimote的c#库的,顺手连过去看看。
微软在培养他的市场,这背后是统一于live的巨大野心。xbox,zune与其说是微软的产品,不如说是战术棋子,微软卖的是基于统一架构的服务。zune失败也好,xbox360失败也好,这些都没有关系,微软专门制造失败产品,可是为什么一个老是造失败产品的东西的企业却活得那么好?反观任天堂,索尼,他们靠他们的产品,现实的物理产品为生,产品的失败就是他们公司的失败。他们的理念围绕着物理产品,而微软的物理产品围绕着理念。

这根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竞争阿。
MS毕竟软件出身,而且业务横跨多个领域,视野更宽广是肯定的,话说这Sony为了蓝光而给了微软机会,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

TOP

引用:
原帖由 心之一方 于 2008-7-14 22:36 发表


MS毕竟软件出身,而且业务横跨多个领域,视野更宽广是肯定的,话说这Sony为了蓝光而给了微软机会,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
sony把眼光停留在物理载体的层次上已经落后了,但是sony公司本身的专用格式情节是很强大的怨念阿,甚至成了这家公司的标签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zenodante 于 2008-7-14 22:39 发表

sony把眼光停留在物理载体的层次上已经落后了,但是sony公司本身的专用格式情节是很强大的怨念阿,甚至成了这家公司的标签了。
是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当前这个时代来看,更自由更开放是主流,Sony不调整思路恐怕以后损失会更大。

TOP

个人游戏不靠铺。。。

TOP

引用:
原帖由 鲜奶杯的马甲 于 2008-7-14 20:28 发表


8要激動啊~~~

甚么都沒有做的人,花了點時間研究了下,就發現世界大廠離死不遠了,您如何看待~~~
俺们乡下人,只看事实。
就像xb live一样。
赚钱就是好的,亏损就不咋滴。
厂商就是为了赚钱存在的 。

TOP

引用:
原帖由 zenodante 于 2008-7-14 22:15 发表

我发这贴很认真地,虽然我不是业内,而且和这个领域完全没关系,我发贴的原因是因为我逛了xna的网站之后,发现微软的眼光很长远,那么多详细的教程,那么好的整合的工具,并且有那么多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参与其中 ...
你读读我两年多前在战区的徼文,就会发现这种已经是很老的冷饭了:D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007号 于 2008-7-14 22:30 发表
你是说胖子比瘦子好打么

这样说google应该早就被压死了啊
比尔大门退休的原因就是因为对行业方向的嗅觉降低了,没有估算到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所以输给了google。
IT这行是要有前瞻性的。日本厂商在这方面就不行了。
光靠第一方是不可能赢得。
用XNA就等于有了无数多个第三方。

TOP

诚如楼主所言,  哦, 骚尼已死.  伪卵又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TOP

我操,这坟:D

不过现在再看以前那些下限贴感觉的确喜感。

期待过几年把什么“PC崛起主机离死不远”的坟挖出来:D

TOP

其实xna本身确实不错,烂的是微软自己对开发者的态度。xna到现在都有人在用来开发pc项目,但如果用于360就不是一般的麻烦。

TOP

其实这么多年,XNA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就了Unity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么简单楼主能让XO在电视上输出一个HelloWorld吗?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