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与Jump谈电子游戏与艺术

引用:
原帖由 雄狮亨利 于 2008-6-19 16:42 发表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给这两个样东西分别画幅肖像的话,物理学比马克思主义更符合超现实主义。

好吧其实是我看错了,我看成了“现实主义者”……


TOP

引用:
康德认为艺术形式引起人的各种认识能力(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作用,产生的愉悦是审美判断的基础;
引用:
桑塔耶那认为“艺术美是在快感的客观化中形成的,是客观化了的快感”;
这个观点,符合部分朋友“娱乐既艺术”的看法



而我赞同这两种说法↓
引用:
再次是艺术的表现理论,源于浪漫主义,由克罗齐作了正式的哲学阐述,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而不是物质性的存在。
引用:
苏珊•朗格修正了科林伍德的理论,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因为纯粹的情感表现是不需要艺术形式的,而艺术作品需要一定的表现性形式。



TOP

引用:
原帖由 雄狮亨利 于 2008-6-19 16:56 发表

贵族阶级灭亡之后,取而代之的阶级在趣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都全然不同,所以艺术家远没有过去那么多的机会了
我觉得只要新社会不是一个专制社会就没问题,相反会诞生新型的艺术形式


TOP

引用: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19 13:24 发表

总结得不错,但是追求美的过程中也不妨追求点钱。。。
是这样的,毕加索除了创作了一些被后世称道的名作,平时也会替小镇里咖啡店设计logo啊、为舞台剧设计布景和服装之类的活路,其实是一个不错的老头

TOP

克罗齐是哪个克罗齐?写意大利史和那不勒斯王国史的那个意大利人么?

TOP

LZ又一篇谬文出世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zhangjingy 于 2008-6-19 17:21 发表
LZ又一篇谬文出世了。
奇怪,你這人又沒什麼文化與行文水平能與插包討論,直接說謬文求個過癮啦?

電影業影評大老,還得過普立茲獎的Roger Ebert也認為遊戲非藝術,人家R老的成就比100個你加起來還多100倍。

[ 本帖最后由 村上春樹 于 2008-6-19 17:4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zhangjingy 于 2008-6-19 17:21 发表
LZ又一篇谬文出世了。
欢迎你嫉妒我

TOP

我前面说了:

艺术是以精神表达方式通过某些客观事物来表现某些客观事物(包括虚拟的和未来的),目标是客观事物,需要作者和使用者共同参与,同一艺术在不同人眼中效果可能完全不同的,艺术是蛋疼的有钱人的文化奢侈品,是先无价再有价。世上有不少完全不懂艺术的人,发展艺术的人更希望让艺术更平民,更大众,让艺术精神更广泛传播,也就是说艺术希望扩大范围,但是很难扩大。有很多挂艺术旗帜的伪艺术。

而多数游戏以需求出发,载体虚拟,目的是满足精神需求,而且往往单方面强调制作方,游戏内容故意装13,同一游戏多数玩家的游戏交互体验虽然很强烈但都类似甚至相同,是社会大众消遣产品,是先有价以后有可能无价。世上很少有完全不会玩游戏的人,做游戏的更希望把人物和场景做得更真实,更唯美,更眼球,把剧情搞得更史诗,更煽情,更装逼,他们喜欢不断地去向艺术靠拢。游戏喜欢把很多原本非游戏的东西添加到游戏中来增加其所谓的自身吸引力。

其实游戏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少部分游戏以赋予玩家上帝权限,扮演上帝角色,强调玩家自主体验,剧情内容可能不确定甚至根本没有,是少数狂热分子的玩具,是无价的有价商品。这些游戏往往更倾向于针对部分游戏饭,游戏制作者更希望把难度进一步提高,自由度进一步放开,内涵进一步升华。实现一种全新的娱乐消遣方式,如果说麻将扑克能称为艺术的话,那么这些游戏必然也是艺术。因为他们可能挖空心思去为了实现时间等客观指标上的自我突破和对别人的伟大记录的挑战。

也就是说部分游戏可能本身就属于艺术的范围,但是更多的是作为艺术的载体,就像蓝光一样,容量大不能决定其内容优良。装名贵雕塑的汽车如果也是艺术品的话那就太扯了,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明星的用品很畅销,电影这个艺术载体本身也是艺术。

那些所谓的很艺术的游戏往往都是靠文字,对话,过场,特殊动作,音乐,CG,人设等内容带来的,如果给你一个无任何CG,音轨和剧情过场以及文字介绍,人物背景均马赛克处理的FF给你,然后给你一本无剧情的完美攻略,那么你肯定会觉得玩起来特别没劲,纯粹是浪费时间,即使倒退几年。因为游戏是艺术的载体,它的音乐,画面,剧本等东西均是仪仗原本已经很艺术的东西的艺术成分来制造艺术效果,当然让人觉得游戏很艺术了,但是其本身并不是艺术。装13游戏往往去强调自己很艺术,与艺术去强调自己艺术完全不同。我们可以说游戏很具艺术性,但是不能说游戏的艺术。石墨和钻石虽然都是碳元素构成,但是并不是碳元素本身,只是碳元素的载体,和碳并列的是氢之类的元素(这个似乎才是游戏的本源),而各种艺术则可以解释为碳元素质子与电子之间位置变化的几种状态,石墨也许可以解释成民族舞蹈。而我们如今看到的游戏,往往是本源氢和艺术的碳,当然还有部分其他元素的化合产物,比如咖啡。起码这个我们目前不能承认游戏是艺术,至于结果,请使用时间方法验证。最后,我们要注意一点,就是电影也是个载体,不过其本身也具有特有艺术性,而且前无古人开拓创新。不过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商业电影,其核心在于强调虽然也属于艺术,但是其凸显的商业利益明显已经偏离了原始艺术的初衷。

关于游戏与艺术

一个希望并实际上不断扩大的平易近人却又故意装深沉的游戏领域和扩展未遂的过于贵族过于内涵的艺术领域达成某种利益要求,让游戏变成艺术的一种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孜孜不倦地强调第九艺术论,无外乎就是强调自己在装逼和趋炎附势罢了,而那些清高的艺术反对派则不希望鱼龙混杂利益至上的游戏侮辱已经伤痕累累的原本却很纯洁的艺术。到底是不是,请按照我前面说的办法,用N年的时间去验证,而不要在这里叽叽歪歪的,就像很多人频繁地错误地使用某些语言,若干年后,语言学家也不得不承认其用法正规,所以本质看起来不够艺术的游戏也许在多年后也会像电影一样由于自身技术的成熟与拍摄表达手法的突破,更关键是民众的支持和认可进而变为新兴艺术门类。但是起码目前不是艺术。当然,也许游戏将来其本身的艺术性不被承认,到时可能会出现艺术游戏之类的与商业电影类似的名词。

看莎翁文章能得到一千个哈姆雷特,看蒙娜丽莎能浮想联翩,当初玩最终毒瘤被感动的人们,现在重玩还会被感动吗?如果还被感动,那恐怕不是来自游戏本身,而是你过去的点点回忆吧,就像你看你小时候的日记、相片一样。

另外,游戏如果是艺术的话,那么为啥不能是宗教呢?
索饭,任饭,软饭之流有凝聚力的群体不算吗?恐怕网山互喷不亚于资社之间斗争吧

[ 本帖最后由 wants 于 2008-6-19 20:0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wants 于 2008-6-19 19:48 发表
… …
“也就是说部分游戏可能本身就属于艺术的范围,但是更多的是作为艺术的载体”

是这样的,艺术并非实体,游戏只是载体、是工具,是画家手中的画笔、是文学家的排比夸张比喻、是雕塑家的软泥与刻刀、是音乐家的旋律和节奏、是歌唱家的嗓音与唱腔、是舞蹈家的肢体语言、是电影导演的镜头和剪辑


“些所谓的很艺术的游戏往往都是靠文字,对话,过场,特殊动作,音乐,CG,人设等内容带来的”

同意,很多游戏制作者、玩家认为,只要把画家的画、雕塑家的雕塑、音乐家的旋律、歌唱家的歌喉、舞蹈家的舞蹈,以及电影导演的播片,放入游戏当中,就会让游戏艺术

然而,一个电影导演的作品,镜头是拍摄一篇文笔流畅、立意深远、辞藻华丽、旁征博引的书本,会让这部“电影”有很大艺术成就吗?


到底是不是,请按照我前面说的办法,用N年的时间去验证,而不要在这里叽叽歪歪的

既然“游戏”只是一个载体,是一个表现技法,为什么大家要急于否定它呢

“游戏”这个词汇,和“绘画”一样,并非有指向性得代表某一部作品,不用因为某脑残文章对某游戏的吹捧就受影响



游戏是艺术

[ 本帖最后由 superjay 于 2008-6-19 20:3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zhangjingy 于 2008-6-19 17:21 发表
LZ又一篇谬文出世了。
期待天师神作抽翻叉包











































天师你觉得你这种人有资格评论叉包文章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雄狮亨利 于 2008-6-19 16:56 发表

贵族阶级灭亡之后,取而代之的阶级在趣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都全然不同,所以艺术家远没有过去那么多的机会了
贵族阶级喜欢钻石,现在的有钱人还是喜欢钻石。

TOP

物理不是艺术,但是你如果承认有造物主,或者类似的,物理背后的第一推动力,所谓的,拟人化,那么物理毫无疑问也是艺术。
比如说,钻石的结构是多么的神奇啊,是造物主伟大的艺术成就,鬼斧神工。一旦拟人化鸟,物理化学就都是艺术了。。。所以由此可见,艺术前提是要人来创造的。

[ 本帖最后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0:28 编辑 ]

TOP

不过凭什么光说物理,咱们化学你就不说了。说到底,物理化学本是一家

TOP

游戏里面的音乐和画面比较”艺术“,游戏也就跟着艺术起来了?

那造纸厂的厂长们可就泪流满面了

游戏是否能作为艺术的评价体系远未形成,个别的说辞也不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在这个时候认定其就是艺术为时尚早吧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