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还在想, 这825这么古怪的数字哪儿来的, 12通道用64g不够, 128g剩下op也太奢侈了, mark自己也说闪存颗粒很贵, 那么这块定制主控能大小nand颗粒搭配去一起raid?
刚才再算了一下, 忽然就豁然开朗了. 大家都知道, 因为1000和1024换算的关系, 常规的硬盘空间总是有所缺损的, 这个比例是固定的7.37%
在索尼这里, 反过来了, 为了宣传上的需要, 索尼满算了! 1g的颗粒, 物理空间实际容量约是1.0737g, 索尼用了12个通道的64g(市场1000换算)颗粒, 就是768g(市场1000换算), 768x1.0737=825g
这一切证明了什么呢? 证明了要399!
题外话: 从mark提出36cu打48cu, 同tf谁强的时候, 可以看出, 索尼内部争论过48cu低频的方案, 最终这个方案因为各种原因被放弃.
微软也认证考虑过索尼上48cu的可能性, 在不清楚对手是否上48cu的情况下, 最终使用了更大的56cu, 如果索尼选择了48cu, 微软就强开56cu, 如果不是, 那么为了良率屏蔽4个成为52
在微软宣布12t那天, 就知道对手没办法变了. 索尼唯一能改的就是动态频率, 所以微软的营销方案很明确, 我这里全部都是能达成的固定频率!
回顾一下历史的话, 我们看看sony的主机方针
ps赢在3d, 于是多边形数量在ps2被宣传放大. ps2 dvd赢了, 于是ps3蓝光亏本也硬上. ps2的难开发赢了, 于是ps3 cell更难开发都无所谓.
ps3前期输了后, 才开始反省, 于是ps4时代改了ps3的2大痛点: 难开发+价格高. ps4赢了, 于是现在没人敢放弃ps4 2大赢点, 也没人敢拍板像ps3一样卖一台亏200$, 敢做这个决定的人, 将来要么当sony总裁, 要么下台, 而且多数是下台.
ps5的一切, 就是围绕保持ps4的赢点继续展开的, 友善的开发环境+低价399, 这是之前市场给出的选择. 只有当年底, 市场选择了599甚至699的xsx, 索尼才会继续反省. ps5 pro, 其实已经是排下伏笔了, 72cu+128gx12通道的颗粒, 顺理成章.
[ 本帖最后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0-3-21 01:0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