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引用:
原帖由 @错乱僧 于 2015-12-11 21:22 发表
我说的不是你这意思,这伤势在其他电影都是致命伤了,徒弟还蹦达那么长是玩弄观众啊(能蹦达说明还能反击,这就和电影一招秒的设定不一致了),这电影本想营造一个真实的气氛,但这段的处理就格格不入,而且不杀他可以砍手砍脚废武功方式多了。这电影给人感觉就是说得狠要杀人要致命,结果莫名其妙的就放下了
那您理解错了,他插那两刀也是一描述里面功夫如何精准在毫厘之间的点。据说啊据说,他那刀插的位置是有考的,他们学武的一看就明白(他这些悬的都权当一种世界观理解比较方便),用里面给观众解释的话,不能快跑,快跑就会划伤肠子,慢行就没什么事儿,治好了完人一样,其实徐的小说里经常写这种类似的情节,制人于不死不活之间,但事儿完了又能让你恢复。打残废肯定是不行的,在这段戏之前,廖以为金会把徒弟打残就决定带人跑路了,后来蒋也专门说不会打残,他看见自己徒弟被捅那两刀的位置,也一样知道他没有什么真正的危险,如果真的要砍手砍脚,早就直接跳下去了。
之前有帖子说12月看啥时我说过这片子有点儿门槛,主要就是因为他的叙事方式,不言自明和弦外之音太多,即便已经有所妥协,还是把观众的电影阅历还是看的太高,看舒服了是韵味,看不习惯根本不会理解。这种叙事手法,其实就是「简化版/更接地气版」的「聂隐娘」,两者也都是呈现一个世界一种文化的片子,异曲同工,只不过在影像美学上「师父」差的太过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