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48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

[电脑] sony pro 11评测!更新,pro13有8G的版本

http://www.cnet.com/laptops/sony ... 1_7-35781039-2.html
“Stepping up to the Pro 13 will get you 8GB of RAM (but that's the maximum),”
pro13有8g的版本,能有非触摸屏的就好了,或者分辨率有900p的,再便宜点就更好了。ssd走的是pcie,我猜应该是ngff接口,希望以后可以换。
希望有i5 + 8g + 256G + 900p非触摸屏,不过估计妥妥超过1w了。
=============================


个人期待8G内存+非触摸屏的 pro13

===================================

http://tech.sina.com.cn/n/2013-06-06/10108417937.shtml

2013年6月5 日,索尼正式发布 VAIO Pro 11 触控超极本,这款产品算是将“极致高效”概念挥洒得淋漓尽致,有人笑称这是 VAIO Z 一脉相承的。从之前网上流传的消息中我们不难发现 VAIO Pro 与 VAIO Z 有着某些相似,似乎可以断定 Pro 系列将是 Z 系列旗舰地位的“合法”继承人,也有人说索尼旗舰不复存在,事实真是这样吗?

  且 先不论旗舰与否,其实将 VAIO Pro 与 VAIO Z 摆在一起做比较并不太科学,严格意义上两者的联系不是很大,但消费者或者用户们又有些怀旧情节,看到 VAIO Pro 与 VAIO Z 的相似之处不由心生对比理由,那么本篇索尼 VAIO Pro 11 的评测内容就来围绕 VAIO Z 而展开,因为它已然成为难以磨灭的旗舰印象。

  通常情况下,一款被用户熟记于心的好产品都会有鲜明的特色,就比如一直在提的索尼 VAIO Z 那样,该机把设计、做工、配置、重量与厚度都做到了极致,不过高达万元的售价却又让普通消费者可望而不可及。那么索尼 VAIO Pro 11 会有那些特色呢?

  拿起索尼 VAIO Pro 11 的瞬间,脑袋里只有一个概念,那就是轻。这种感觉就好像平时拿着 iPad 那样,甚至感觉金属外壳的 iPad 都没有这款笔记本轻。笔记本电脑想要做得轻薄并非易事,更何况 Pro 11 还配备了触摸屏,拿在手中的那种轻巧感,让人难以想象它是怎么做到的。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碳纤外壳造就了索尼 VAIO Pro 11 极轻的重量


  之前接触过的轻薄本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三款产品:苹果 MacBook Air、NEC LaVie 还有索尼 VAIO Z,前两者算是金属轻薄本的代表,1kg 左右的重量算是十分极致的创造;VAIO Pro 11 则是 VAIO Z 的延续,它们算作碳纤本的代表,VAIO Z 前段时间被许多人称为索尼最后的旗舰,不过在接触过 Pro 11 之后,脑袋里冒出一个想法:新旗舰来了,甚至有超越。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单机重量仅为 864g


  通过实际的重量测量,我们可以看到索尼 VAIO Pro 11 单机仅重 864g,而且还是配备触摸屏的重量。就论机身重量,Pro 11 击败 MacBook Air(11吋重量1.08kg) 是无疑的,并且打破了 NEC LaVie Z 创下的 875g 最轻超极本记录,算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触控超极本。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索尼 VAIO Pro 11 超极本厚度与硬币的对比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最薄厚度 13.4mm                                   最大厚度 15.84mm
  
  厚度方面该机向触屏设计妥协了,该机整机厚度在 13.4mm 至 15.9mm 之间,实际上已经十分薄了。如果将触屏功能去掉,屏幕做成 VAIO Z 那样,厚度可想而知会更薄。不过笔者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原先认为笔记本不该配备触屏是因为这样设计会使得笔记本不轻薄,可是 VAIO Pro 11 似乎将厚度与重量控制的相当细致,手持时几乎感受不到屏幕的重量。另外,Pro 11 因触控而加厚的屏幕修正了 VAIO Z 屏幕过于柔软的问题。

  
第3页:碳纤与合金结合 11.6英寸配1080p

  碳纤与合金结合 11.6英寸配1080p

  索尼 VAIO Pro 11 纤薄机身顶盖与底部均采用了新型碳纤维材质,并且表面的细磨砂手感十分出众,顶盖正中央依然放置着显眼的 VAIO 金属 LOGO,说到顶盖坚韧程度,起初还是很令我们担心的,不过经过刻意的按压后发现,屏幕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水波纹,其抗压能力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索尼 VAIO Pro 11 采用 11.6 英寸 1920×1080 像素 IPS 显示屏

  该机屏幕尺寸虽为 11.6 英寸,却采用 1920×1080 像素 IPS 显示屏,可以应对各种使用环境,高清视频回放以及办公制图做表都可以满足用户更大的可视面积。至于显示屏的素质,在没有专业校验软件的情况下用肉眼评定: 细致、艳丽,与普通笔记本的 TN 相比,TN 就是雾霾,IPS 就是晴天。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键盘的键程稍短,需要时间适应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巧克力键盘                                          一体式触摸板
   
  键盘依旧采用了巧克力式设计,这也是索尼笔记本的一项标准设计,不过该键盘继承了 VAIO Z 的缺点,键程短,反馈弹性上略显不足,初次使用时会有不适应的感觉,但是长时间体验后发现键盘手感要比 VAIO Z 好一些,算是改进。另外键盘底部放置着背光灯,通过光线感应装置可以自动调节开启状态,而这一点设计对于经常在夜间工作的人显得格外重要。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光线感应设备为键盘最上方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电源按钮延续 VAIO Z 经典设计


  触控板采用一体式设计,这样看上去显得更为简洁,操控手感和定位灵敏度均属上乘。另外索尼 VIAO Pro 11 系列的电源键设计在键盘面右上角,这与 VAIO Z 相类似的设计,让人不禁想到了当年的旗舰,还能回忆起那些年叱咤风云的 VAIO X 系列。

  作为一款 11.6 英寸的超极本,受机身厚度与体积限制,索尼 VAIO Pro 11 没有配备大量的接口,在机身上我们仅在右侧找到一个 HDMI 接口以及两个 USB3.0 接口和音频输入输出合一接口,而另外一侧只有一个电源接口以及散热出风口。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机身右侧接口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机身左侧接口


  为了保持整机的完整性与美观,该机底部没有风孔设计,因此该机的散热进风口被巧妙的设计在键盘面最上方靠近屏幕位置。这种设计值得称赞,一般情况下液晶屏幕的高压面板位于最下方,而此时有一个进风口能将其热量带走,又能用于整机散热,可以说是注重细节的体现。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散热进风口位于屏幕与机身之间位置



  那么再来说说 VAIO Pro 11 的开盖方式,其实这与 VAIO Z 如出一辙,这种打开方式从 VAIO Z 开始被使用,本次 Pro 11 很好的将其延续。因为当时的 VAIO Z 采用标准电压处理器而且又严格控制整机厚度,所以选择屏幕支架式的设计能够同时满足了正常散热与厚度控制。

870克触控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索尼 VAIO Pro 11 屏幕打开方式GIF演示


  另外,在机身底靠近转轴位置,索尼还特意为用户提供了的扩展电池接口,不过该扩展电池并不是随机附送的,而是需要用户在官方网站上定制,如果经常在外工 作,配备第二块电池后,与机体本身内置的长效锂电池组合,处理手头工作完全不必担心索尼 VAIO Pro 11 的续航能力。难道这也是延续 VAIO Z?

  既然提到了电池,那么接下来就说说索尼 VAIO Pro 11 的续航能力。通过软件检测我们可以看到该机内置了一块 32Wh 容量的锂聚合物电池,按照之前 Ivy Bridge 的续航概念,理论值应该在 4 小时左右。那么配备最新 Haswell 低功耗处理器之后,会有怎样的续航表现呢?


870克最轻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PowerMark 电池续航能力基准测试软件

  测试软件依旧是 PowerMark,它和 PCMark、3DMark 一样,也是由 FutureMark 公司开发推出的。它会持续不断的循环运行一组测试脚本,其中包括四种常见应用:上网浏览,文档处理,视频播放,3D 游戏,从而尽可能的贴近绝大多数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

870克最轻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模拟用户使用界面

  考虑到通常用户在需要延长笔记本的续航时间时,会把电源管理设置为省电模式,因此我们在测试之前也是如此设置,同时禁止笔记本在一段时间后自动降低亮度,禁止关闭屏幕背光,禁止自动睡眠。与此同时,我们让 WiFi 保持在开启状态,从而模拟出用户的真实使用状态。

870克最轻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续航能力测试结果


  通过 PowerMark 软件测试,我们可以看到 8 小时 38 分钟的续航成绩,十分不错。是Haswell的实力,还是索尼节电技术的细致?不管怎样,该机的续航能力就目前而言是值得称赞的,当然这是理论值,实际中 高负荷使用时续航能力降低  2 到 4 小时都是正常的(英特尔Haswell处理器明显降低了低负荷状态时的功耗)。

  接下来就是散热性能测试,采用碳纤轻薄机身设计且风扇左置的索尼 VAIO Pro 11 散热表现如何?按照惯例我们采用了 FurMark 软件加上 AIDA64 系统稳定性测试来使这款机器在高负载状态下运行。  


870克最轻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高负荷状态下核心温度表现

  表面温度方面,我们采用专业的温度检测设备对笔记本的散热表现进行检测。为了方便我们观察整机温度分布情况,我们通过仪器检测得到温度分布图,记录并标记各个部位的温度,图示如下:

870克最轻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中低负荷运行状态下的键盘面温度

  从温度分布图来看,该机的绝大部分热量都堆积在键盘中间区域与散热出风口位置,掌托区域的热量较少,在长时间的实际体验中掌托的温度表现十分不错,可以说是冰凉。总的来说,索尼 VAIO Pro 11 的散热表现比较出色。

870克最轻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高负荷状态下键盘面温度分布图

870克最轻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高负荷状态下底面温度分布图

  如何判别散热性能好坏,最高温度代表不了什么。散热通风口的温度绝对是最高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只能说明散热有问题。当大部分热量堆积于散热通风口附近位置,且其他部位的温度没有高于 37℃,那就可以确定散热系统设计属于比较合理的。

  英特尔最新的第四代酷睿处理器已经发布,而本次评测的索尼 VAIO Pro 11 就是搭载代号为 Haswell 的低功耗处理器,不过由于该机暂为工程机,内部配备的 i5 4200U 亦是工程版,性能与正式版可能会有些差异,因此以下性能数据仅供参考。


870克最轻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i5 4200U低功耗处理器参数

  英特尔酷睿 i5 4200U 属于全新的 Haswell 低功耗处理器,拥有 2 核心且可通过超线程技术支持到 4 个线程。该处理器基于 22nm 制程工艺,核心代号为 Haswell ULT,初始主频为 1.6GHz,可睿频至 2.7GHz,共享的三级缓存为 3MB,整体 TDP 为 15W。

870克最轻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CINEBENCH R10 软件测试结果

  CINEBENCH R10 这款软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最终这颗酷睿 i5 4200U 处理器单核获得 5017 分,多核获得 8595 分,性能表现不错。

870克最轻超极本 索尼VAIO Pro 11评测
SSD固态硬盘性能测试

  在 AS SSD 测试中,索尼 VAIO Pro 11 配备的三星 256GB SSD 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分别达到读取 498.02 MB/秒和写入 243.78 MB/秒的成绩,而 4K 随机读取速度达到了 22.19 MB/秒,整体表现相当出色。

  一句话总结全文:

  索尼 VAIO Pro 11 采用碳纤维搭配合金外壳,重量仅为 870 克,配备触摸屏厚度控制在 15.9 毫米以内;11.6 英寸 1920×1080 像素 IPS 屏幕,VAIO Z相似设计;i5 4200U处理器搭配256 SSD 固态硬盘,8小时电池续航、散热表现可佳。你觉得怎样?

  (据消息称索尼 VAIO Pro 11 触控超极本的国内售价不足 9000 元)

 

[ 本帖最后由 莫斯利安 于 2013-6-8 09:53 编辑 ]


TOP

不要求性能,只在乎功耗,体积,能不能在薄点。。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不足9000?不可能吧


TOP

我喜欢这个,想买个13寸的。

TOP

TOP

想问问最近出的FIT系列好不好呢?
而且带E和不带E的配置完全看不懂了。。价格差异就是因为外壳的材料么。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对这代haswell得超级本长草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8g内存真那么重要,我认为这配置商务使用4g足以。

TOP

人家NEC 13寸875克 你11寸870克。。。总感觉胜之不武。。。。。。。

TOP

引用:
原帖由 塌方 于 2013-6-6 12:59 发表
人家NEC 13寸875克 你11寸870克。。。总感觉胜之不武。。。。。。。
考虑到屏幕分辨率和触摸 勉强算小胜一筹

TOP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wRoaD 于 2013-6-6 13:22 发表
........
你看清楚再说,那网页虽然主要说duo13,但有pro11的续航测试成绩。

TOP

所以现在出门都要带HDMI转VGA头了?

TOP

这款屏幕边框还有点宽
13寸那款完全就是窄边框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看这文章看到又想当索青了。。。

TOP

 48 1234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