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1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老游杂谈] 弟切草玩后感,烂尾了,因为害怕。另外更新SFC\PS同场景对比图

首先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30+的岁数,深夜一个人玩生化如同逛超市一样,有时会开写轮眼盯着僵尸生蛆狗啃的脸看看贴图材质是否精细,有无马赛克,但是最近遇到了真心不太敢玩下去的游戏了。
说到音响小说,早年在游戏杂志上看到过中村光一的访谈文章才知道这个类型,诸如镰鼬、弟切草、街这些高逼格作品,但因为实在没有日文功底,只是用模拟器简单试试听听音效就放弃了,无法体会故事的魅力。直到前几年的镰鼬之夜ps汉化版打破文字壁垒才体验到了不同于以往游戏类型的体验,读小说的同时配合画面和音效,深入故事其中,有点像听张震鬼故事系列的感受。
最近弟切草ps汉化版公布,先试玩了下,不过真心玩不下去了,不是因为游戏品质不好,而是不敢玩下去了。。。。。。
如果说镰鼬是旅馆里一群人在个封闭空间里等死,那不至于害怕,因为有人作伴,但是弟切草是两个人(壮胆效果基本是一个人)进了洋馆(太像生化1洋馆了),陆续出现鬼影一般来无影去无踪的铠甲,房间里的干枯木乃伊,音效比镰鼬还要“贼”,真心不敢尝试了。
后来查了游戏资料,镰鼬是“中软”原创,我孙子武丸负责监修;弟切草是根据长坂秀佳的小说进行创作,两部作品非同一个人,风格相差太大。
另外我玩的时候是用模拟器(刻了盘+实体机,但是老婆不让用电视玩恐怖游戏),索性对比了sfc、ps双版画面,PS画面重制,基本走写实画风,sfc的画面色数少,构图有些漫画风格,很像早年dos和pc98上一票游戏,不过这种画面适合脑洞,玩家凭想象自行补完真正的场景,而ps版画面过于写实,反倒没什么感觉了。

[ 本帖最后由 werety 于 2016-8-27 19:3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5
始终不太喜欢弟切草,镰鼬之夜这种类型的。分支多到滥,感觉为了分支而分支,让玩家反复重复故事,故事的本身也不怎么出彩,日本人罗里吧嗦的语言,枯燥得要死。重复玩其他路线并不会增加多少新鲜感和动力,不打其他情节又会有意犹未尽之感,游玩体验特别糟糕。还不如做两三条精品的分支路线,类似一本道那种。
喜欢的恐怖灵异类包括像流行之神,七日死,恐怖校园这种,我只需要玩一遍自己喜欢的路线,不用反复玩也能获得良好体验的。



TOP

我懂日文也烦的要死这种游戏,刚开始还好,后来注意力全集中到分支上了,场景太单调,弟切草我觉得剧情挺好,后期还有几个小感人的地方,但真谈不上恐怖,我一点恐怖的感觉都没有,有的地方还觉得好笑   更喜欢它家的《街》(非恐怖)

[ 本帖最后由 xpressure 于 2016-8-27 09:51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恐怖惊魂夜个人觉得是这个系列的高峰吧,你要是不喜欢分支就只打主线,但是同一个地方脑洞大开发生不同的故事不也特别有意思吗,目前心中最期待的就是恐怖惊魂夜2的汉化

TOP

弟切草很早就有汉化了,就是台湾出的《人面蛾》

《弟切草》是一部很优秀的恐怖游戏,三上真司说过,在公司玩这个游戏还没事,回家一个人玩了20分钟就吓得不敢玩下去了。

长坂秀佳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除了《弟切草》之外,SS/PS平台上的《街~命运的十字路口》是神作。不过作家的理念太超前了,chunsoft放弃和他合作。之后的《彼岸花》出在GBA/PS2上,是个小厂商,技术实力很差。

恐怖惊魂夜系列的主创是我孙子武丸,其中《恐怖惊魂夜2》是传统音响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有这么恐怖?说的我都不敢尝试了。。。程度较之忌火起草如何?

TOP

比土星的百物语如何?

TOP

玩过PS4的PT和生化7demo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iffox 于 2016-8-27 06:2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5
始终不太喜欢弟切草,镰鼬之夜这种类型的。分支多到滥,感觉为了分支而分支,让玩家反复重复故事,故事的本身也不怎么出彩,日本人罗里吧嗦的语言,枯燥得要死。重复玩其他路线并 ...
做这么多支线可能是为了满足不同游戏人群的需求,扩展游戏的潜在消费群体,当然是否愿意攻略这些分支是玩家们自己的事了。
感觉音响小说(或者说惊魂夜系列)是个纯粹的粉丝向游戏类型,当年从SFC时代过来的玩家已经被柴米油盐工作压力弄得透不过起来,早已经失去了游戏热情,除非是对该系列深有感情的玩家才会继续消费。国内玩家对这个类型没有什么情怀,可能也是因为早年语言壁垒的因素。
另外你说的恐怖校园是不是human出的那个“禁锢都市传说”系列?NDS那作汉化版我通关了,几个故事结局都是大吉,当时真心不敢一样人玩,这游戏我都是在值夜班的时候(有同事作伴)玩下去的,印象最深刻的桥段是“自己捉迷藏”

[ 本帖最后由 werety 于 2016-8-27 19:5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xpressure 于 2016-8-27 09:50 发表
我懂日文也烦的要死这种游戏,刚开始还好,后来注意力全集中到分支上了,场景太单调,弟切草我觉得剧情挺好,后期还有几个小感人的地方,但真谈不上恐怖,我一点恐怖的感觉都没有,有的地方还觉得好笑   更喜欢它家的 ...
感觉制作方应该是本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制作分支的,玩家喜欢攻略支线的话就自己来发掘,不过实际玩的时候玩家在对话分支选择部分总是会“自己为难自己”,强迫症一般的想玩出一些猎奇分支,结果把故事弄的支离破碎,也失去了二周目的热情,这可能是制作方始料不及的。
拿GTA5为例,因为系列第一次官方汉化,所以游戏热情很高,但玩时因为开放世界可发掘元素太多,导致“剧情碎片化”,经常是做完了几个分支之后再去主线,结果剧情是什么都忘记了,通关之后可能都记不起主线剧情了,所以有人说玩GTA应该是一周目不管支线专攻主线,二周目再深入发掘支线和其他游戏要素。

[ 本帖最后由 werety 于 2016-8-27 19:5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xmfhell 于 2016-8-27 10:1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恐怖惊魂夜个人觉得是这个系列的高峰吧,你要是不喜欢分支就只打主线,但是同一个地方脑洞大开发生不同的故事不也特别有意思吗,目前心中最期待的就是恐怖惊魂夜2的汉化
您说的厮PS2的监狱岛吧?早年电软在配套光盘里连载过攻略视频,配上专业解说,我居然连续看了几期。

TOP

引用:
原帖由 at89s52 于 2016-8-27 11:14 发表
弟切草很早就有汉化了,就是台湾出的《人面蛾》

《弟切草》是一部很优秀的恐怖游戏,三上真司说过,在公司玩这个游戏还没事,回家一个人玩了20分钟就吓得不敢玩下去了。

长坂秀佳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除了《 ...
汉堂的人面蛾,在网上找弟切草资料时看过这部游戏的介绍,基本上就是未授权抄袭制作,不过因为不太会用dos模拟器,一直也没亲自玩过,只在网上看过些视频。
弟切草的映像特典里还有“街”的宣传片,据说在日本的怀旧游戏排行榜上一直都是前十那种,类似皇骑2之于slg的地位。不过有人说ps版因为内存有限,分支选择部分不及土星版的多样化,此说法靠谱?
彼岸花流产貌似是长坂与中软因为利益闹翻了吧?后来长坂改与Athena合作把彼岸花搬上了GBA。

TOP

引用:
原帖由 cm_kahn 于 2016-8-27 12: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有这么恐怖?说的我都不敢尝试了。。。程度较之忌火起草如何?
这个不好说,忌火起草我也没玩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jqnwow 于 2016-8-27 18:10 发表
玩过PS4的PT和生化7demo吗?
没有ps4呀,只有3,结婚之后电玩方面几乎没什么投资了。
那么说生化7非常恐怖了?算是系列重启作?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5
引用:
原帖由 @werety  于 2016-8-27 19:50 发表
做这么多支线可能是为了满足不同游戏人群的需求,扩展游戏的潜在消费群体,当然是否愿意攻略这些分支是玩家们自己的事了。
感觉音响小说(或者说惊魂夜系列)是个纯粹的粉丝向游戏类型,当年从SFC时代过来的玩家已经被柴米油盐工作压力弄得透不过起来,早已经失去了游戏热情,除非是对该系列深有感情的玩家才会继续消费。国内玩家对这个类型没有什么情怀,可能也是因为早年语言壁垒的因素。
另外你说的恐怖校园是不是human出的那个“禁锢都市传说”系列?NDS那作汉化版我通关了,几个故事结局都是大吉,当时真心不敢一样人玩,这游戏我都是在值夜班的时候(有同事作伴)玩下去的,印象最深刻的桥段是“自己捉迷藏”
就是那一作。黄昏症候群系列的吧。这游戏支持3d音效,戴上耳机玩体验不错。开场就比较吓人,有一段我记得被关在厕所隔间里有花子敲门的,真实感和体验甩出音响小说几条街。

TOP

 31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