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eSRAM和CELL哪个更难开发?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2-18 23:46 发表
360偷工减料是三红的诱因,病发的根源到现在还是个谜,有矛盾?
你这阿Q什么时候能拿出证据证明360三红的直接病因就是EDRAM和GPU本体芯片温差?

edram这种缓存类的东西本身发热量低,用什么工艺造都不会太热,麻烦的都是面积这种成本问题
你以为微软把缓存和SOC集成到一起发热量就降低了?吞到一起比分离的热量更高,良品率更低,更难以控制风险
微软纯粹是在赌博,赌一个die的成本比两个die低,在SOC因为ESRAM严重影响良品率的流片结果出来的时候,微软就已经赌输了
只能说微软赌输了早期成本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2-18 23:51 发表
X1保不住720p降更多的特效和贴图也得保,这是底线
PS4 1080P,X1 900P的可能性是有,一看厂商愿不愿意给ESRAM做优化,二看游戏本身对资源哪方面吃重
COD狗的差距比BF4大就是因为COD极端吃重贴图,对带宽要求高,动视又没给ESRAM做针对性优化梳理贴图
BF4动态特效多一些,相对来说差距就小一点

titanfall是又一次倒霉,重生给esram做优化了,但游戏本身比COD更吃贴图,还有大量粒子烟雾效果
PC版优化就不好,X1版分辨率缩水是正常的
COD狗的X1版表现比PC的7770还差,这明显是动视给X1做的优化不行
反正X1所有游戏都支持插值1080p输出,无非就是糊一点,问题不大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0:10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2-19 00:11 发表
两个die的成本比较明确,一个die的成本不好预测,可能更高,也可能更低
微软决定选一个die,结果成本比两个更高,这就是所谓的赌输了

我说的这都是早期成本,后期成本不在讨论范围内
这代家用机寿命估计会非常长,从长远来看,单芯片方案肯定更有成本优势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2-19 00:20 发表
我可不希望这代时间长,时间长说明软饭被操的时间长,我希望赶紧结束这代,表情呢?
边际效应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2-19 00:19 发表
我不否认一个die在后期有成本优势,但就以现在的情况,结合之前那么多台主机的工艺更换时间点,20纳米的X1最早要2016年了,这还是最乐观的看法

整个2015年台积电的20纳米大芯片良率都会极其糟糕,到了2016年才能初步稳定,这时拿走订单的都是PC显卡,因为PC显卡零售价更高,能承担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良品率,等到20纳米工艺非常成熟的时候,主机才会跟上

每次工艺换代,Intel的CPU最快,PC显卡其次,主机最慢,一直都是这样
确实,X1整块芯片都必须用同种工艺,这跟360时代完全不同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4-2-19 00: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A199)

X1如果有后继机,应该不会拖很久,现在架构也简单了,4年后出个向下兼容的也问题不大,鉴于x1到时候毫无还手之力,机会成本也不算高

问题是经过x1的失败和微软的战略调整, ...
X1如果有后继机,应该不会拖很久——理由?

TOP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2-19 00:43 发表

参考Xbox,失败的主机就应该尽快推出新主机逼迫对手也出新机掀开新世代的战争

以MS目前的战略,X1有没有下一代很难说,当然有的可能性还是大于没有的可能性的
关键是如何定义失败的主机
XBOX PS2 NGC那代,微软只拿到了12.1%的家用机份额
XBOX360 WII PS3那代,微软则拿到了30.4%的家用机份额
如果X1最终能拿到30%以上的份额,那么也不能算失败

此外索尼没财力、微软不重视XBOX部门,所以PS4和X1的后续机种能拿到的资源必然有限,这代机应该会拖很久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0: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4-2-19 00: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A199)

现在出新主机赚钱,还刺激软件销售,架构不变成本都可以控制,最重要的是吸引被苹果带走的眼球,好了你慢慢体会
赚钱?那得若干年后,就目前来说,前期的投入不可能那么快收回
架构虽然不变,芯片制程却是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2-19 00:56 发表

总不能说X1比Xbox卖得好就算赢了吧?X360拿到了一半的CU市场,X1肯定拿不到,这对于MS来说就是失败

跟PS4一起拖下去X1又没机能优势只会越混越惨。而且正因为索尼没钱,所以要X1败了就得尽快推下一代主机逼索尼换 ...
微软高层不见得这样想,CU LU,最后能提供的利润才是重要的

而且你也不能说买WII的就不是CU吧,WII上面照样也有任天堂风格的CU向作品

实际上我觉得X1能拿到比XBOX360更高的市场份额——X1发售到现在已经攻下了24%的家用机份额,与其说PS4抢占的是X1的份额,不如说PS4抢占的是WII昔日没有继承到WIIU的份额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4-2-19 01: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A199)

你让小米手机情何以堪
小米是装机工
家用机的整块芯片则相当于苹果设计基于ARM图纸的处理器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2-19 00:59 发表



这都是理论,实际应用的时候往往没等低延迟发挥出优势,X1的带宽和流处理器规模就先成为瓶颈了
这句话跟“还没等SPE发挥性能优势,CELL内部总线就先成为瓶颈了”何其相似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2-19 01:01 发表

从XB到360再到X1
主机部门得到的高层支持越来越少,背上的包袱反倒越来越重
为了少做一个die少焊一个芯片斤斤计较反倒把自己搞的惨兮兮,这种情况在老XB那个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纯游戏机得到高层的支持越来越少,但是背上的包袱反过来也就成了继续索要资源的资本
老XB的领先幅度是没法复制的
XBOX360和PS3的竞争也是因为索尼自己犯傻才占上风,如果索尼老老实实上个8800GTS(96SP 320MB版),哪还有XBOX360什么事?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4-2-19 01:0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A199)

都是装机工,手机技术含量还高些
微软既不是高通,也卖不出苹果的硬件利润率,没可比性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4-2-19 01: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A199)

如果PS3用8800,索尼已经破产了
没人逼索尼玩CELL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4-2-19 01:0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A199)

所以我说的是小米,很符合现在游戏机的定位
小米有现成的量产CPU可买,微软索尼还是得专门定制整块芯片,不一样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