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无节操进行时 传微软XBO将降价至399美元

XBOXSHUN抗议网站的发起人昨天晚上说要继续乘胜追击,就Kinect捆绑问题继续在Facebook和Twitter向微软施压


TOP

引用:
原帖由 potus 于 2013-6-21 16:54 发表
看来ps4要降到349了
就本体的硬件成本而言,PS4 399 X1 349才差不多
8GB容量下的GDDR5比DDR3贵上50美刀以上是肯定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2006arg 于 2013-6-21 17:06 发表
所以k2的战略地位都傻逼了?一样的价格,机能低,外观丑。。。
机能、外形啥的,这不是根本因素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2006arg 于 2013-6-21 17:10 发表

问题之前自己说的一堆k2的必不可少,拉出来的自己再吃回去?真的没关系吗?
在销量(也就是利润)面前,打脸又如何?反正刚就DRM和24小时在线问题自抽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2006arg 于 2013-6-21 17:16 发表

所以又回到ps360的时代,不同的是ps3机能领先了,价格不贵50刀了,没有晚发售一年劣势了,大家又可以数毛了
机能嘛,PS3的CPU完胜360,GPU比360略弱
PS4的CPU跟X1一样,GPU比X1强不少

总体来看,还是要看具体的优化,毕竟不是PS2/XBOX或者WIIU/PS4那样质的差距,顶多PS2和NGC的差距

TOP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3-6-21 17: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支持抗争到底,降到299!
呵,巴西民众正在做榜样,并一样也有阶段性进展
这则新闻我搜了下,来源是网游门户17173,在A9发的贴也被删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3-6-21 18:2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V CDMA

仔细想想还是人天坛胆子大,价格高,机能綺低,锁区,没硬盘,游戏不能安装,就仗着有游戏,吃定我们。微软想学任那么霸道小气,可惜底子薄学不来。任再不自抽,wiiu也就任饭玩了,死不了也活不利索,麻痹什么时候听过粉丝意见?根本不是钱的问题,wiiu外接独立显卡,3ds改高清,大家觉得怎么样,是不是赢了,麻痹做任饭真辛苦,微软多好,决定了,出于微软的亲民和机能,必须入ps4了,任天堂必不必须死,这是个问题。

玩了半年马里奥了,wiiu那个。
然后昨天买了路易dlc,2100日元啊
一关只有原来1/3,你们赶脚是不是被骗了,玩了半年马里奥,最后还被骗了,你们说怎么办,继续等马里奥赛车呗,好像是2014年,辛苦极了

本帖最后由 eastwoodwest 于 2013621 18:30 通过手机版编辑  
决定了,出于微软的亲民和机能,必须入ps4了、

这啥情况?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3-6-22 00:59 发表
这写得可以的。。
虽然包装上有褒化倾向。。
但内容还是不错的。。
我觉得其实微软是多此一举
因为随选本身就是APP STORE/STEAM模式的,而且还不需要新增24小时验证,方便多了
另外一方面光盘媒体的淘汰也是时间问题,等到后期微软完全可以推出不带光驱的廉价型号
实际上随着宽带网速的发展和新生代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例如不习惯换盘玩游戏),不可交易的数字版取代可以交易的光盘版,这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因为从消费者心理角度说,消费者相对于新生产物的包容性较高,而对固有事物的包容性较低
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很容易的接受数字下载版软件和游戏不能交易的设定,但是对传统的光碟游戏、影碟不能交易的容忍度极低
所以大力发展数字版下载业务(同步甚至先于光盘版推出,定期进行降价等活动),再慢慢等待用户网络、消费习惯的变化,才是最合适的策略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3-6-22 01:1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3-6-22 01:14 发表


我认为你玩游戏机的时间还不够长,你很难换位去体会到传统饭的习惯和情结的~
正是因为传统饭的习惯根深蒂固,所以更不应该打实体版的主意才对

索尼自己的影音唱片业务也一大堆,他比谁都想全面APP STORE/STEAM化,但是也必须慢慢来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3-6-22 01:17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