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10/02事变有感]任天堂,谢谢你的销量和股价

“10月3日收报,日经平均股价跌1.94%,任天堂跌8.69%”

这是不喜欢销量和股价的S1的某帖标题


嗯,任地狱的脑白金销量高跟你有啥关系?你丫买任地狱的股票了?你什么JB心态?

如果有任饭现在还会为了老任的脑白金、体白金、搓衣板销量高,老任的股价从谷底浮上波峰而高兴的话,那么他一定是个任青

因为一般任饭的欢呼都被这三个问号在数月之前憋回去了,现在也顶多在心里偷偷乐一下

是啊,任地狱赚了钱跟咱有啥关系?除了这钱是从咱口袋里赚的之外?


其实之前早已有这种感觉,10/02事变只是让这种感觉更加清晰而已:任地狱的销量和股价才是所有任饭最该感谢的东西

在细数任地狱罪状的时候,有几条是任黑绝对不会忘掉的:任地狱开创的脑残游戏风潮,第三方到脑残主机上开发的脑残游戏,传统游戏的续篇到了任地狱的主机上素质就无一例外地下降(一般还会加上”还不如不做“),任地狱自己的传统作品素质也不如以往……

貌似说得很有道理,君不见欧美大作的叫好叫座?然而在日本,有任地狱在,大作就是死活玩不转,这难道不是任地狱的脑残风害的?

然而,真的是这么回事么?稍微有点分析能力的人就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多大的欧美大作,到了日本一样是坟,几乎无例外,真的可以简单用日本人的排外来解释么?再者,日本传统大作的续作在近几年少有能超越以往销量辉煌的,真的是因为被任地狱的脑残游戏挤到三坟里去了么?任地狱自己也有大量传统游戏卖不到预期,仅仅是因为它专注脑残不思进取了么?

归根结底还是日本传统市场的钝化而已,传统大作和脑白金一起卖,受众完全不一样,凭什么脑白金就能把传统大作“本来应该有的销量”给抢到自己那里去了?这说得通么?所谓的“传统游戏”事实上已经被日本主流市场边缘化而多数日本厂商又相当缺乏海外营销能力不是么?我觉得,承认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在这几年已经从小众变成了及其小众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然而,就在日本市场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还是有不少传统游戏幸存下来并且不断发展,这当中有很多进取之作,然而,也不能不看到,剩下的基本都是靠等待喂奶生存下来,或者靠喂奶才能这么早出栏的

第一大奶妈无疑是大门,虽然这奶有点美国狐臭,但它挽救了多少从PS3研发阶段就开始准备开发的、以PS3为上市平台的传统高清大作啊,比起还没等到喂奶就胎死腹中的那些,现在能在08年上市的RPG宝宝是多么幸运

第二大奶妈无疑就是任天堂的两台喂奶机,没有他们,大门看不上眼的日本二线传统游戏还能活几个?有人说任天堂毁了《零》4,我不反对你质疑它的素质和bug,但是也应该想想,以这个游戏的销量,任天堂代理发行能有多大好处?至少它在08年问世了,而很多同级别的东西到现在还是杳无音信,甚至以后再也看不到续作了

第三大奶妈无疑是至今奶源充足的2公主,玩着机战Z的时候,我能体会到日本人有没有三公主都无所谓的心情

个人认为,在这个日系传统游戏日益小众化、微利化的时期,续作可以有钱开发,可以按时上市,已经是足够让FANS满足的事情了。是接受她的不完美,还是认为就这样带着旧有的光芒死去更有美感,我无法干涉你的选择


至此,各位可以尽情炮轰我把一个面目狰狞的任地狱洗白成了拯救日本传统游戏市场的三大英雄之一,而我,却无意辩解这些,因为我只关注任饭所关注的东西,10/02事变任天堂给我们看到的这些,也就足够了

任天堂有没有抛弃任饭?这种话其实非常可笑,然而却被任黑不只一次地提起:”任地狱更关注大爷大妈,不思进取,更喜欢开发脑残游戏“、”任天堂传统游戏素质不断下降“

真的是这样吗?任饭喜欢的作品到底少了什么?这才几年啊,该有的基本出全了,连没想到会来的罪与罚都来了,我在SFC上玩得很爽的punch out也来了,多少年了,想想这些年自己的老去都是种不得了的感动啊,这样的游戏,又有哪一个厂商的FANS可以有这个待遇呢?旺达续作要是现在放几张CG出来SF都要烧高香了。到底是因为什么?任天堂的仁爱么?NOA的副总说得很明白:罪与罚的VC销量高,所以我们觉得美国人需要这个游戏。这才是任饭的力量,只有转化成销量,才足够有力量让厂商不断开发续作,不管它已经尘封多久

任天堂的传统游戏水准到底下降了多少?在现在论坛的一般评价里,”素质“没有下降的续作到底还剩几个?一个9.5分作品的续作变成8.9分便不可接受么?到底是厂商不思进取还是玩者既贪得无厌又患得患失?

真的,我没有感谢任天堂的想法,却越来越觉得应该感谢任天堂恐怖的销量和吃了伟哥的股价,在鄙视脑白金、体白金、搓衣板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这几个低成本作品吃得是草,产的是奶,喂大的是一群沉睡多年的小狮子,在我们爱抚狮子却给老黄牛一个白眼的时候,这不只是不礼貌而且不道德。任天堂资金实力的增强和品牌价值的提升,又给了它多少开发上的自信呢?它可以放心大胆地做无尽的原创试验,永恒蔚蓝的那点销量,那售出后又被迫免费更换的bug,换做别的厂商,怎么会再给这个项目出2代的机会?即使没有钱力也无所谓,只要它有潜力就有机会,给任天堂这种胆气的是什么?真的是虚无飘渺的”传统玩家的支持“么?我看那无数大爷大妈用票子堆砌的脑白金的销量比这个管用多了

所谓的传统游戏饭啊,却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改变不了,除了无责任地黑任以外。然而,在嘲笑任饭的冤大头时,先搞明白任饭最想从任天堂那里得到的回报是什么好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amiliy88 激骚 -6 这世界需要纷争 2008-10-7 11:46
  • ppigadvance 激骚 +7 果然很骚,破处评分给你了。 2008-10-6 15:10
  • biorobot 激骚 +7 倒数第二段赞!! 2008-10-5 18:08
  • ph1983 激骚 +7 我很赞同 2008-10-5 10:42
  • ilcy 激骚 +6 我很赞同 2008-10-4 22:22

TOP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8-10-4 11:13 发表
这篇文章同意一半。

体感时代的出现活化了游戏市场,令游戏工业向更成熟的用户层细分发展。从这点上来讲,无疑是居功至伟的。
然而所谓的僵化的传统游戏真的需要拯救吗?

一再压倒电影首日票房的游戏不是传统 ...
你同意一半应该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是我睡觉之前忽然想起来要写的,不像以前那样有准备,因此有些语句写得不太清晰,容易让人误解


不过从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基本写的是日本市场,而不是全球市场,从全球市场来说,传统游戏的趋势肯定是发展,而不是救赎

而从日本市场来说,日厂的问题恰恰是市场重心转移导致传统游戏开发的资金流滞涩。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现在来看就是两个,一是喂奶,叫输血也可以,二是走出去向海外发展,一些大厂已经在这么做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对于二三线厂商和不适合在欧美闯荡的title来说,在短时间内很困难,它们的路很窄,我说的就是这方面。但实际上,日厂的二三线确是占了传统游戏产品的绝大部分

如果要把高清游戏完全推倒,我还没那个本事

其实喂奶的办法还有第四条路,就是全平台,这个昨天晚上落下了



TOP

to silence:

任天堂现在的经营模式就是以我为主,这个完全没错

任氏平台也并非只有老任自己一个做游戏,别的厂商也会利用这些新机能作为卖点,这在ds和Wii上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人的需要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并不能简单割裂,玩传统游戏就不鞥玩休闲游戏,有休闲游戏的平台就必须定义为休闲平台,就不应该有好的传统游戏,这种不是黑就是白的想法,我觉得世界没有如此简单。不管玩那种游戏为主,大家都是兴趣广泛的,否则这论坛上的非任饭就根本没有买Wii的任何理由。任饭也不是被任天堂蛊惑之后几天之内就从傻而大迷忽然宗教信仰般的迷上了WS,这种想法本身就不人性。我记得以前你也是很喜欢玩马趴的,玩了马趴你就不是传统游戏饭了,就变成休闲游戏爱好者了么?GC上有那么多代马趴,它就是休闲游戏平台了么?其实根本没这么黑或白,我们玩不同类型的游戏,只是因为每种游戏会带来不同的乐趣,我记得你还是喜欢玩鸭子的。

说句你不爱听的,对Wii的先入为主,对Wii的初期定义,把你对它以后的预期变得及其狭窄,不可发展。诚然,Wii没有所谓的“第三方大作”没错,但你自己也表明了这种想法,任天堂的目的就是自己去打造自己的大作,而不是拉拢第三方或者买断第三方的大作,这种思路下,还会有至今如此的第三方投入,还要如何?在公布占70%以上的传统游戏新作的同时,还要按第一印象把Wii定义为休闲平台,这很费解

相反,一个仅仅存在传统游戏的平台本身就不完整,历代机器无不如此,本世代的三大主机也都有各自的休闲作品出现,Wii反而不是个例

[ 本帖最后由 户愚吕(兄) 于 2008-10-4 13:36 编辑 ]


TOP

任天堂是否不思进取,还要等Wii music出了之后再说

E3的时候我就发过文了,对Wii上的传统游戏没什么好担心的,该出的时候自然会出,老三篇根本不用担心没续作

真正担心的是Wii系列会怎么延续品牌,Wii music是不是如我所想的雷掉,蓝海不是成功开拓,反而是开拓不足,Wii系列能不能继续担任起这个任务,才是任天堂是否黔驴技穷的试金石

TOP

to silence:

如果说到对谁更有益,这个无可争辩,谁的产品就对谁有益

MS和SCE并非是为了第三方的利益才推出主机的,XO获得了发展,PS3对BD的普及做出莫大贡献,这都没错。但是它们对日式传统游戏到底做出了多少贡献?我觉得这个才是所谓传统游戏饭所关心的问题吧

从XO方面来说,大门的喂奶政策委实救活了,甚至是养肥了不少传统游戏,XO本身也提供了一个给厂商和PS3平行的平台来缩减成本,live更造就了一个销量不高的宅向游戏创造巨大利益的奇迹。但是问题在于,大门的喂奶对象相对狭窄,过于集中于RPG,如果他可以更早一点,更深刻的明白日式游戏不等于RPG,日本大厂不等于日本厂商,XO现在不应该只是一两万的周销量。多平台的策略是很正确的,但是首先XO的西盛东衰使得多平台的游戏类型、题材被局限了,很多日式游戏不是不想多平台,是没法多平台,典型的例子你可以看看机战XO。如果现在XO的装机量在日本足够可观,第三方一定会活得更好,尤其是数量上占多数的二三线厂商会活的更好。live的成功在欧美是普遍的,在日本却是个例,所以我在文中没有把这个作为主要奶源

再者,还是援引你的论点,凡是大力拓展欧美市场的日本厂商都获得相当的回报,不但叫好,而且叫座,这个非常对,然而你也会发现,如果拓展欧美市场,游戏本身的风格也会转变,所以现在最难受的就是S1上的任黑,一方面期盼高清大作,一方面又发现高清大作不断西化,摒弃和风,偏偏PS3还不争气

从PS3来说,真正“成功”的传统大作,也就是MGS4,否则就不会有高达无双向PS2移植的问题。反而是PS2和PSP给了第三厂不少机会才对

而DS和Wii,虽然整天被称作“奶粉”,但一提到第三方的收入来源,又总是把它忽略掉。在之前XO没有喂这么多奶,PS3败相还未全露让第三方举棋不定的时候,到底是什么给了它们足以发工资的支票,反而一笔带过,或者绝口不提。对于传统游戏玩家来说,这几年间绝大部分的RPG到底在什么氏平台上孵化出来,得以延续,又有多少原创传统RPG不断涌现,也都一笔带过。对啊,XO才是最强RPG主机,是它拯救了日本的传统游戏业界

TOP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8-10-4 14:06 发表
任天堂怎么会不思进取?

在所有日厂里,除了光顾求新求变,老看不准市场定位的索尼以外,任天堂是最积极开拓的厂商了。
唯一的区别是,任天堂的开拓完全朝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针进行的。
这点其实也无可厚非, ...
其实我也认为嘲笑别人销量低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每个厂商的盈利模式不一样,比如给XO开发游戏,很多利润就都在销量以外,所以现在也不见有人嘲笑爱马斯了

然而,我觉得嘲笑任饭对好的销量感到高兴也是不对的,任饭有理由高兴,因为按任天堂的盈利模式,就是靠卖机器和卖游戏赚钱,收权利金都是次要的

厂商有了好的盈利,开发组有更充足的开发费,任饭凭什么就不可以高兴呢?非得到这些开发费象10月2日那样让所有人都看到它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作品才可以高兴么?在没这么明显的时候凭什么就不可以高兴?

我想说的是这个,其他的同意你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8-10-4 14:28 发表
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和感情因素,自然会对日式游戏比较的关注。

现在的问题是日式游戏的颓势我们究竟是否有必要这么担心?

民族的固然是世界的,像我这样本身就在接触民族乐器的更鄙夷十二乐坊的出现,但不能否 ...
“总有一天我们这些日式游戏饭们会被清理到角落里去的。”

这点非常同意,我们都老了,以后的年轻人是不会有日式游戏情节存在的

我现在并不对日式游戏的颓势担心,它们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多奶源,不会死去。我所说的不正是这些么?在它们面临困难的时候,这些新时代的新的经营途径挽救了它们,让它们不至于死去。你可能看不惯它们活着的方式,但是不活着怎么能提到发展呢?更先进的图像引擎,更有创意的构思,更智能的AI,这些都是在“活着”的基础上才能出现的,“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我说的恰恰是怎样“活着”的问题

因为阵营问题,你是无法了解我对罪与罚2的激动的,真的,它复活了,如果想喷它才可以喷,盖棺了,你想喷它都没可能啊,就象一直喜欢的arc the lad

再者,对于有日式情节的人来说,有些东西不是你想让它西化它就可以西化的,比如机器人大战,如果哪一天一群marvel super heroes乘着星战的战舰登场,你会是什么表情呢?SC4里来个黑武士是没问题的,但不是什么日式游戏都可以为了在欧美的销量改成黑武士

说到全球性,任天堂反而不是最全球性的么?不是现在,是从很久远的过去把自己的图腾渗透到全世界的游戏文化当中去了,米老鼠是美国的还是世界的?已经根本说不清楚了。任天堂在美国和日本都能卖得好,难道不是因为它在日厂中最先认识到全球化的好处么?脑白金也是一样,动物森林、应援团等等都是,任天堂是怎么让日本的游戏打开美国市场的,怎么在美国和欧洲进行本地化的,任黑一直在嘲笑任天堂的“作坊”和“小农”,然而真正说起来,能够从开发的最初,游戏题材选择的最初,就如此全球化的日厂到底还有几个?

其实说来说去,任天堂的东西为什么不受任黑待见,全民化和全球化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日厂游戏”实际并不等同于“日式游戏”,而任天堂的东西在全民化和全球化的同时,也变得不那么“日式”,这是无法避免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8-10-4 14:51 发表


我说了,对自己自身利益最大体现价值表现在哪里不同罢了。
自我为核心利益最大化,还是和内容供应商之间的共荣才能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这就是两者之间的选择。

很简单,假设照着过去的惯例,最后只剩下销量最 ...
第一个问题,共荣还是喝汤

跟着SCE和MS共荣,跟着老任喝汤,姑且这么说,可是共荣也同时等于共损,如果情势大好,当然是共荣,但是情势不妙,共损就不可避免。在PS3发售的第一年里,厂商恰恰不是靠吃菜,而是靠喝汤活着的

再者,喝汤的原因是什么?是任天堂不允许别人发售好游戏么?是任天堂故意出一个标清机给第三方让它们不能发挥么?任天堂自己的东西素质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强才是真的吧。如果喝汤那么不堪,10月2日它们来喝汤干什么呢?一起全平台,欧美向就都共荣了不是么?

第二个问题

假使Wii直接停产出局,那么我们又可以玩到多少进化的日式游戏呢?现在并不是不存在高清机,就算仅仅以高清为进化的标准,PS2时代的众多日式游戏,现在又有多少“进化”了呢?活得好才可能进化,而不是拔苗助长就都进化了。在日厂资金和技术双黑洞的时候,什么才是延续的最佳途径,我觉得没有必要讨论了,就是要靠喂奶,我不是说任天堂的奶,是谁的奶都可以

TOP

其实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还是谈任天堂自己的销量和自己本社游戏开发对任饭的影响

其他的本身就是次要问题,也不必关注过多

现在感觉有点跑题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262674 于 2008-10-4 15:10 发表
北美在同样20个月,Wii的第三方软件销量比360高。按理Wii二三线第三方作品比360强。

也就是说,即使北美,二线厂商也承受不了高清游戏开发费用
我觉得还是不能忽视live对第三方盈利的重大影响,并不只能从销量说明问题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