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这次NS2其实是近年来节节败退的主机市场的关键戏码了

我这两年已经说得够多了,高清主机现在是没有体验上的护城河的——如果高清主机的消费群体很健康,那么诸多重量级周边比如PSVR2这类应该不会值崩,大量第二方游戏(含微软第一方)也不会集体跳PC

目前主机界唯一的异类是NS,靠轻便,廉价,游戏阵容等等合力形成了不可替代的体验闭环,同时也塑造了核心群体,见B马的分析帖子“任天堂的主机绝对不会卖高价,理由很简单”

而到NS2发布的现在,情况相比当年更不同了,目前从NS2的宣发总结出两个信号

第一,NS2本质上还是NS的同质化体验,重要卖点居然是老游戏的高清化,老头环和2077这种有点打破任天堂常规尺度的高清游戏,不免令人想起NDS到3DS的迭代,众所周知3DS虽然也成功,但并未重现NDS的热度

第二,任天堂拥抱高清化游戏的结果,是跟高清主机,也是跟拥有掌机属性但是游戏库极端庞大的Steam Deck的正面战斗,这对于任天堂来说是无比尴尬的局面,Steam游戏库毫不客气地说从阵容到价格对于任何封闭主机平台都是降维打击,这个局面下NS2的破局事实上会比前辈难,从而将更仰赖任天堂自社游戏的表现。NS2有没有得到NS初期的旷野之息这种划时代作品加持?目前似乎还看不到

另一方面,NS的成功,其实是站在WiiU失败之上的死而后生——而WiiU的失败,是软硬件过于依赖Wii余威的的结果

面对这个游戏和玩家群体存量远远大于增量的过剩时代,目前NS2的定位是更像是处于历史上任天堂硬件周期循环的哪个点位呢?我个人打个比方,也许NS2和NS的定位更类同王国之泪跟旷野之息的关系

任天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真正塑造且完善了主机消费模式并且延续至今,至于未来电子游戏消费模式会怎么演变,也许清楚的信号就看这一代的索尼和任天堂了

[ 本帖最后由 hanzo 于 2025-4-7 16:3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hris 于 2025-4-7 17:0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始终觉得节节败退这个成语,跟索任都没啥关系,唯一适用的就是微软。
只要让出生态位之后竞争对手并没有活得更好,微软抽身就是对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link520 于 2025-4-7 17: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pc起来的前提是因为中国起来了,几乎占了steam的半壁江山,这就注定了pc能爆的游戏必须在中国能爆才行,不然跟主机就毫无优势,国内什么口味大家都知道,没有国外这么大的购买力, ...
价格因素当然是关键,主机商店普遍溢价是常态,主机还有联机收费,所以在中国的趋势会是什么?

Steam2024年显示用户显卡保有率第一名变成了N系3060,显示用户体验正在跟主机形成不小的落差,且PC端正在迅速集结真正的主流玩家,因为普通玩家不大可能去用高配显卡,前任冠军1060刷视频网站玩4399完全够了

从战略看来高清主机已经转为守势,停止供养独立工作室,不再给核心玩家喂独占游戏的兴奋剂了——也就是把自己完全定位成分销平台,一个分销平台有什么联机收费的合理性?二档会员靠自己有限的独占老游戏能形成多大的黏性?靠服务型游戏当然还能撑,不过全球经济下行,溢价将是商家跟买家之间的天堑

真正的问题在于,用户从主机到PC的跨越容易,而鲜见反向跨越的,除了PC玩家会多买台NS

[ 本帖最后由 hanzo 于 2025-4-7 17:5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高露洁 于 2025-4-7 17:5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steam游戏库就算有一亿个游戏,对ns原本的大部分用户来说有多大意义,这里面有多少人会过来看看
任天堂这几十年干的都是拼命在这些普通用户面前刷存在感,sd真想竞争的话需要解决 ...
任天堂正在把自家客户引向高清游戏消费区间

TOP

引用:
原帖由 sigmaxion 于 2025-4-7 17: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到底主机是年创新高还是节节败退,泥潭能有个统一口径么
我觉得很明显主机正在丧失原本的护城河

这个帖子里所有作为玩家的,能总结下自己对主机的信任感和辨识度来源(独占游戏)到今年为止还在不在么?另外,惯性消费还能支撑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硬件的消费溢价多久?

TOP

引用:
原帖由 恋妖壶 于 2025-4-7 18:07 发表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锁刃龙两家确实都在利润新高,销量新高,但是如果把steam看做竞争对手,那你的趋势和G胖怎么比,能比么

索从PS2开始一切游戏在这里集结,这坛子也都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谁也没想到最后 ...
主机转分销平台化至少要在服务上向steam看齐,多点折扣,多打包回馈,把联机付费门槛去掉

以PS5pro销售明显不如4pro的态势,基本可以预见玩家信任感的下行和新主机(相信会有)的生命曲线,也说明惯性消费的玩家也正在理性起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25-4-7 18:21 发表
说 steam,pc 要代替console 的,真的基本的渠道和产品逻辑都弄不明白
一个游戏 steam 卖 199,ps5 卖 399,同时发售,为什么ps5版依然能卖?是谁手头没有一台电脑吗?
steam 和 psn谁是 更强的渠道?
如果两个平 ...
眼睛和钱包说了算,如果眼睛满意钱包就妥协,管那么多逻辑干嘛233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25-4-7 18:27 发表

我说产品、渠道、用户
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呢?
我在作为玩家说人话啊

表达消费取向是话题的组成部分,其他概念并不超越消费体验本身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25-4-7 18:36 发表


啊?我说 steam 游戏卖 199,psn 卖 399,为什么psn 依然能卖
如果两个游戏都卖 199,你选哪个
这两个问题你哪个字看不懂?

倒是你的
”表达消费取向是话题的组成部分,其他概念并不超越消费体验本身“
这 ...
只能说咱们脑回路有差异

你上来就扣个帽子“真的基本的渠道和产品逻辑都弄不明白”,我作为玩家这是义务咯?

我说相对于PC,主机版画质差溢价高服务摆不正自己位置这是核心玩家膈应的点有啥问题呢?

你说“谁手边没一台PC呢”,然后拉低PS到199,问“PS和PC哪个是更强渠道”我理解啊,对于我199的PC版显然更香

[ 本帖最后由 hanzo 于 2025-4-7 18:4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88ace88 于 2025-4-7 18:4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纠结索尼的问题说明你们已经落入lz的话术圈套了,lz的逻辑就是索尼进入了steam的赛道显现出颓势,而ns2也要进入steam的赛道了,所以ns2也很有可能陷入颓势。但问题却在于,他用来证明 ...
别瞎总结233,蠢驴在NS上出巫师3都跟PC版隔多少年了,老头环可是不满两周岁

记错了,3周岁了

[ 本帖最后由 hanzo 于 2025-4-7 18:5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25-4-7 18: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作为玩家确实不需要了解渠道和产品逻辑,但是你不是在分析渠道和产品吗?那是不是最起码要了解基本的渠道逻辑呢?不过说实话,索任利润都在涨,你这个节节败退发出来,我确实不知道 ...
这个帖子里最大的矛盾可能就在于数据和体感确实有一定程度的背离,不过挺好,我也来关注数据

透明数据

2024年Steam平台在线用户数多次刷新历史纪录,12月峰值突破3933万人,较2023年同比增长超500万人,增幅达17.05%。为了更直观,大家可以参考VGI提供的图表:



同时进行游戏人数达到1254万人,也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9.4%。



由于Steam客户端并不直接披露日活、月活数据,我们可以从Steamworks官网的实时记分牌寻找证据。当前Steam平台月活数据已升至1.32亿,较2023年的1.2亿,同比增长10%。

索尼的各项数据并不十分透明,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月活峰值达到过1.29亿,同比增4.9%

2024财年PS5和PS4的游戏软件累计销量为9590万份,比去年同期的8970万份增加了620万份。不过由于第一方游戏乏力,索尼第一方游戏本财年累计销量为1160万份,同比去年下降460万份。索尼官方也承认SIE营收大部分来自第三方游戏、订阅服务与微交易

所以目前的主机(我就让PS5代表了)还是走到了硬件化的游戏分销平台这一步,而分销平台这种实际定位就一定有我说的那一堆膈应人的问题

我觉得你也可以看看你所说的溢价近一倍的游戏如果同期发售在两个平台实际的销售数据,尽管其实我不太在乎结果

[ 本帖最后由 hanzo 于 2025-4-7 19:15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萝卜 于 2025-4-7 19: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你说的是国内,国内psn数字版就是没什么人买啊,要不然八手盘盛行
国外steam要是便宜估计会被告吧
我倒是坚定的数字版支持者,PS4初期我连步行模拟器都买了,GTA5和生化4估计都买了四五遍,照理也是沉没成本大到无法轻易放弃主机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萝卜 于 2025-4-7 19: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沉没成本这个说法是个伪命题,你不在这个平台上买新游戏了,也不会把老游戏丢了啊。最多说你还继续买会员而已,你在ps上买了好几遍gta5,gta6你还是可以买steam版
我漏了一个因素,就是十多年来攒的会员游戏,这实打实就是沉没成本了

另外主机上一堆存档也是心理成本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25-4-7 20:04 发表
建议TGFC开个STEAM专区。
跟目前讨论的游戏完全重叠没有意义

最多是更密集的低价,黄油和MOD安利帖子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