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来聊聊老家伙们的游戏倾向(我是说真正的老家伙)

标题曾经想写“从16位机开始的老家伙们”,又觉得其实应该写“从8位机开始“,仔细想想自己也玩过雅达利,索性就不说那么细了,七零后还在TG的谁不是从那个过程来的

屁孩时代的我眼中曾经游戏是这个平庸世界的奇迹之一,从最初的街机scramble无脑投弹+中频啸声的快感沉迷,一直到现在可能对刺客起源这类话题作品都视若无睹,老家伙们在游戏中存在过,得到过,还有不少在挣扎着追每年的大作

自己曾经是个ACT+FTG控,360PS3时代还是高频消费群体。目前算是个自主创业者,时间相对自由,主流的游戏平台从手游掌机到PC基本都上手了(任氏我只跟了WII和SWITCH),最近在玩的反而是steam上一些独立游戏比如星露谷,蒸汽挖掘2等相对轻度,互动做得比较有质量,也不太多逼迫玩家人品操作的,黑魂1之后除了魂3偶尔再努力一下,魂2和血缘基本是弃坑状态,铁拳7也只满足于搞搞单个角色,时间和精力成本投向了在我看来更有意思的别处

声光轰炸从16位机后期开始到现在基本一直是市场,包括电影市场的主要取向,但老玩家迟早会就像过劳的种猪一样产生免疫力,眼前就有不少人在哀叹乐趣不再——其实我们要感谢顽皮狗和动视这类大厂把演出效果这个老玩家的梦想推到了近乎极致的高度

至少以我为例,今年也就是被VR新鲜感冲击了一下,对其他任何游戏的感觉(对塞尔达荒野的评价应该非常招人恨)都可以从记忆中印证到,都是重复过去的某一段体验,尤其是刷刷刷游戏我可以迅速弃坑,同时心里清晰的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主流消费者了。以我目前的状态,一年通关两到四个剧情大作应该是极限了,刷刷刷还是避而远之

游戏从过去的承载着各种互动革命的载体发展到今天,技术和创意都给出了太多惊喜,形成了几乎可以跟发展了上百年的电影工业比肩的商业规模,这是人类智力活动在短短二三十年里创造的奇迹之一,也有颇多可以深挖的话题,比如对玩家潜意识的操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调度下的满足感,挫败感和竞争欲望的调谐等等

未来的话,我想建议老玩家(其实心里浮现出的是眼下很多比我年轻的玩家)做的是放下内心种种预设模式,把游戏当成跟制作人交流的渠道而不是自我表达的工具,自由的去选择和体验,乐趣还是会在那儿

[ 本帖最后由 hanzo 于 2017-11-25 13:59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铁西瓜. 激骚 +1 原创内容 2017-11-25 22:28
  • jingly1 激骚 +2 精品文章 2017-11-25 22:17
  • segasin 激骚 +1 版务处理 2017-11-25 21:08
  • limited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7-11-25 20:30

TOP

马上要出差几百公里等待中闲着码字,看似很矛盾,其实这些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塞尔达的游戏过程里我还是得到了不少乐趣,只是经历使然,对很多过誉的倾向有些不以为然

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候已经不再那么符合主流群体的需要了,理解并且坦然接受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1-25 13:49 发表
玩茶杯头就想到财宝的火枪英雄和异形战士
财宝最后一次发新闻是2014年,还表示要开发新的原创ip,然后就没影了
哪怕是把360那几个冷饭再翻一翻也好啊
希望有人包养


TOP

引用:
原帖由 高露洁 于 2017-11-26 11:3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而且人越上年纪越会固执在自己的好恶里,因为自我更完整更坚定,也更不容易真正体会一些自己本来不了解的东西,而且对四十岁上下的年纪来说在已有的概念里是完全足够满足的,如果能 ...
有人的固执是因为恐惧,有人是因为产生了清晰而稳定的参照系

任天堂的游戏无论是马尿,metroid,动森等我都有至少两代的沉迷史,当年梦见岛DX也玩得如痴如醉,但时过境迁了

年龄带给人的是对自己更多的认识和自我整合,我弃坑一个游戏都是评估了时间精力的花费能否提供足够好的体验和乐趣回报

换个角度看,拼命说服我的人或许也需要在口味上打开另一片天呢?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