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屋
原帖由 jinwyp 于 2009-6-5 00:44 发表 首先开始从技术介绍 分析为什么微软出的 Natal 是最垃圾最扯淡的一个东西. 不管什么技术,都是从点开始, 在3D中 把这个点放大 就是一个球体 或 正方体. 先来看看wii 目前的遥控器 空间中 x y z 轴 wii的遥 ...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THX1 于 2009-6-5 01:39 发表 胸弟。楼主讲的是精度,你讲的是可行性,鸡和鸭讲。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09-6-5 01:46 发表 其实我也想表达的也是精度,用错字眼了~ 反正临场演示里面,关节的变化是抓到了, 但目前的开发度是不足~~直播时记得有个画面是软件识别不了人的正反面,导致人体躯干扭曲~
原帖由 THX1 于 2009-6-5 02:03 发表 对于现实中普遍存在的行为动作,就算再精确的体感我也觉得是屎一堆,这体感让人四肢的感知能力慢慢退化,让人忘记了保龄球有多重,乒乓球有多轻,拉弓需要多大的力气
原帖由 FXCarl 于 2009-6-5 02:09 发表 于此同时,性能的消耗也会以几何倍数上升。用于处理游戏其他部分的计算能力被严重侵占 ……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6-5 09:04 发表 微软最烂是LZ得出的结论, LZ是从精度、以及死角这些角度出发的。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6-5 09:40 发表 看你这样子既不像是龙哥那样搞学术的, 也不像是BD那样搞应用的。你最多就只是在哪里玩弄点三角函数。拜托我们对这种高中数学没有兴趣。这又不是技术的核心难点。当然要你谈谈图像识别算法或肢体动作表述的算法呢, 估计你也是毛都说不上来。 但我估计这几个问题你还是可以回答的。 微软的输入方式是不是有死角? 精度是不是主要由图像识别软件决定, 而不是传感器的精度? 这种对着空气做太空动作有意思吗? 微软演示中最“神奇”的部分,语音识别以及人工智能, 现在的技术真的能达到吗?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6-5 09:59 发表 不过我也犯了个错, 微软展示的不是语音识别, 而是高得多的人机对话。
原帖由 carnon 于 2009-6-5 10:07 发表 偶觉得微软这套系统是3家系统里面鲁棒性最差的,最容易受干扰,动态捕捉慢导致容易跟丢出错,至今看的视频都是在相对理想的环境下面做的演示;语音识别不说非英语国家,就算英语国家的各种口音发音能否正确识别都成问 ...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6-5 10:15 发表 你给了什么技术假设? 假设很精确? 假设能对话? 这要你假设有什么用。 你那可笑的QQ聊天机器人就更是搞笑了。 它会主动和你聊天? 完全就是你问他答,或者不知道答。这也叫聊天?这叫审问吧。 你能和QQ机器人交 ...
原帖由 carnon 于 2009-6-5 10:27 发表 这个偶也知道,对用户发音采样的越多越精确,但是这样就不够casual了,对用户也有严格限制,就跟动作捕捉对环境也有限制一样。而且你拿这个跟语音识别文本比是有点偏离方向的,跟语音识别文本不同,这套东西是应 ...
原帖由 carnon 于 2009-6-5 10:47 发表 你没看懂我的意思? 我是说这套语音识别是用在游戏这类实时系统的,跟文本识别不同,文本识别错了可以更改,在多数实时游戏里面系统识别错你一句话或者是你发音有错误是无法更改的,致使建立起用户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