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a7m2和苹果12那个强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现在的传统相机命运就跟汽车的手动挡一样,随便你怎么辩护什么专业啊参数啊,还是抵挡不住时代的潮流。
很多人没有考虑到传统相机输手机最大的原因是易用方面不行,参数什么的其实是次要的。这个时代需要的相机是一键傻瓜拍摄,随时联网,相机怎么折腾都没戏。就跟现在做智能手机搞诺基亚全键盘一样,你说你是为了专业吧,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20-11-8 18:26 发表
对,不用辩护。你自己意识到对画质有需求所以要相机的那一天,一定比手机真赶上相机画质的那一天更早来到。到时候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不必回来忏悔。
关心画质的意义在哪里?人类从古时候绘画到现在摄影无非就是要一个影像,重点在于如何获得影像本身,而不是数毛。这个道理跟汽车发展一样,自动挡出来的时候总有人诟病其没手动挡省油,专业赛车都是手动挡因为自动挡逻辑还是不够智能什么的种种........手动挡守旧派一直搞不懂的就是人们开车的目的是解决a点快速到b点的问题,而不是微操省油的问题。
如今人们大众摄影已经从传统相机切换到手机这条路上了,就像全世界汽车厂商都选定了新能源道路,不会再回去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20-11-8 23:44 发表
你这个回复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我也回复三个方面。

第一,关心画质的意义在哪里。
画质是摄影的物理基础。你说的“获得影像本身”,体现在照片上就是画质。无数细节组成影像,细节足够多的影像就更具表现力、像素足够多的影像后期裁剪的余地更大、动态范围足够大宽容度足够大(这二者不是一回事我也没搞明白但大概说的是一个方向的东西)后期调整的余地更大。细节不仅包括解析力就是放大多少倍数毛,还包括对色彩的获取和还原,也就是对光线本身的还原。有时候看这片子颜色不正,为什么不正,不仅是相机的问题,还有镜头的问题,镜头就不能最大限度获取真实的光线信息。

当然看问题不能极端化,比如不能说唯画质论,但这话在我看来是相机说的而不是手机说的。因为相机本身就是从原始的小孔成像发展的,即使到现在很多模式还很原始,摄影本身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当然可以不讲究画质细节而讲究精神意义,就跟油画似的,山水画也没数毛啊也是艺术也能传达精神境界。而手机本身就是一帮IT人员搞的数码产品,这些人本来就是不断追求最极限的硬件性能的一群人,然后这些人做的产品现在tmd告诉我们画质不重要,这不是鬼扯纯忽悠我们买单么?这不就是跟暗光夜视仪意思一样么,iphone做不到的时候喷华为这功能没用还要举3秒,iphone做到了就说这功能牛逼还是举3秒。画质不那么重要,这是个商业话术,咱别跟着信了。

如果你看不出来画质的区别,那就承认自己眼力差。这个说法很针对人身了,但我用音响举例子你看能不能认同:我个人也听不出来高档音响的效果我就承认自己是木耳,或者说我觉得为了那一点极限的音质去折腾房子折腾家具折腾布线没必要,但就是这些折腾极限的人们研究出的理论和模式让我们这些小白们可以更方便的在低端音响也能享受到一点更好的效果。这个例子往更大了说什么人类研究外太空就扯太远了,拿hifi来打比方我觉得有一定可比性。现在手机摄影能这么快的发展,就是因为相机在追求画质的路上已经追求了几十年了,这话说回来这就是关心画质的意义。

第二,手机摄影和相机摄影的关系,并不是汽车的自动挡和手动挡。这个我就不啰嗦了,你这例子就不合适。你说二者关系是电动车和汽油车这是更恰当一点,也许以后城区市区全面都是电动车了,但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仍然会买一辆汽油车,因为二者的使用场景不一样。

第三,大众摄影仍然是相机,手机根本挨不上边。凡是对静态画面有要求的场合,必定人手一台相机。你自己琢磨一 ...
相机不是消费品.....喷了。2000年到2010年期间发展最红火的3c消费品之一就是相机,怎么就不是消费品了?
人用相机的目的是获取影像,这是很大众的行为,不是像百年前那样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使用。相机早就是很庶民的数码消费品了啊,佳能5d必须要持专业摄影证书才能购买吗?
我当然理解守旧派对传统相机的固执,但是时代的洪流挡不住啊。上一个典型的数码消费品例子是mp3随身听,无论你怎么比音质比技术参数完胜手机,最终还是被手机灭掉。道理很简单,mp3相机等产品不是在跟其他数码消费品竞争,而是和人体器官在竞争。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