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求助] 有个说法,游戏厂商一开始对PS1没兴趣,直到VR战士出现。其中提到了卡普空。

索尼在PS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一直是世嘉土星的几倍,这个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第三方都是非常直接有效的拉拢。
事后复盘,PS怎么都是赢定了,就是赢多少的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jk02 于 2025-11-2 12:43 发表

碾压是啥意思?你算了总销量多少?我说这榜上SFC总销量碾压PS1信不信?

我说周销量不落下风是指周榜上三家游戏都有位置,非要细算每周总销量谁比谁多卖几万谁会那么干?

拿56楼的图来说,你能想象最后赢的是SFC?
我觉得你可能忽略了欧美的销售数据,在日本96年时土星势头确实还可以,但是在欧美95年首发土星完败于PS然后一直被碾压第三方也都看在眼里,
那么在96年的确已经能够判断是PS稳赢的局面了,只是很多人没有料到最后跟土星是大于10:1的差距。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粉粉 于 2025-11-2 20:00 发表
最近GAF也在讨论SS在欧美的失败,基本上认为SS在欧美失败有以下原因:
1、MDCD和32X的失败让很多零售商不愿意相信世嘉,不愿意进货SS,很多人表示当时住家附近的店铺没有卖SS的,或者卖的很少,零售商不信任SEGA.
...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94年底全球同步发售的32X,这玩意差不多起到断子绝孙的作用算是主机史上最抽象的存在了。

如果没有32X世嘉也不用搞提前发售的幺蛾子得罪零售商,按部就班紧跟PS宣布土星降价到$299、然后把原本32X上所以还算像样的游戏加强一下全部搬上土星配合欧美首发,
这样95/96年最差也是个不过不失的表现、至少能稳住MD时期打下的欧美基本盘,那么就不会出现第三方的集体抛弃土星的局面,即便最后还是输也不会是1:10这种搞笑结果。


TOP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5-11-3 07:3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提前发售不是软件阵容问题么?
另外,32X得罪了零售商是指?
土星在欧美的首发软件阵容没啥问题、尤其是没有32X搅局的话。

主要不是32X得罪零售商、是卡林斯基在95/05/11洛杉矶E3上突然宣布土星提前在当天就发售得罪了它们,彼时所有的欧美零售商都没做准备,即便是那几家在5/11接到货的北美零售商也没有时间搞促销。
这个谜之操作非常致命、对土星的危害仅次于32X,本来95年末购物季索尼投在PS的推广费用就远高于世嘉SS,然后欧美的零售商再不配合世嘉、导致最后土星首发一败涂地。

TOP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5-11-3 11:4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记得卡林司机反对土星提前发售来着?后来被日本公司逼得?
提前发售土星确实是日本方面的意思,但卡林斯基也没法甩锅,瞒天过海突然在5/11宣布当天发售是他的主意;
这货自称要给所有人一个“惊喜”制造热度,结果是惊吓了零售商/第三方/消费者,真正收到惊喜的是索尼、随即宣布PS首发价为$299,刚刚以$399发售的土星那叫一个尴尬。

其实在欧美提前发售土星这个策略并没有错,这说明世嘉能正确判断索尼PS在欧美的号召力,但前提是要准备充分,卡林斯基的“惊喜”策略显然就是场闹剧。
虽说提前发售土星对主机库存和首发阵容都是个挑战,但如果没有32X这个搅屎棍世嘉绝对是能做到的。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