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sony防水棒到手...比较失望

我觉得质感比Ipod好,就是份量稍微轻了点,其他方面满意。


TOP

引用:
原帖由 zyang228 于 2006-11-1 10:29 发表
这个棒子和最新的号称高音质的瓶子给人的感觉都是比想象的要大

是因为大家看nano看惯了么

技术的索尼啊!!
1。比Nano小。用这个以前一直用的nano1代,对比还是非常明显的。
2。圆柱型的设计对于器件要求可以长方体困难多了,因为电路板都是方形的,还有锂电池的位置,包括防水的设计,技术上怎么也比apple要高一点吧。。
3。Walkman的概念是sony发明的,希望Sony从这次S系列开始真正开始Eat Apple, haha...



TOP

引用:
原帖由 DvRyu 于 2006-11-3 01:59 发表

防滴溅而已,这和防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其它机器只要设计和做工不是太“通透”的,也都足以抵御一般程度的液体滴溅吧,这个棒子的卖点不是讹传的“防水”,而是“运动”而已
咬文嚼字了不是?

Sony不可能把一个防水功能做卖点的,Sony一直是崇尚Life Style的。。我只是说使用了什么技术,没说卖点.

入手防水棒以后打开后面的USB口就知道专门的放水设计了,而且成型也是用的无缝技术,整个机身没有缝的。包括耳机插孔都是放水的设计。

下面这张图是imp3的一个人拍的,原话”防水测试 不是自己的 上~ 直接扔到水里 没有问题 一切正常 没有太深入 因为px200是我的 不愿意让接头接触到水 虽然理论上没有什么关系“


再引用下Sony官网上的设计师访谈,关于这部分的描述

问:不采用铸模的情况下,产品本身防滴溅吗?
Itoh:
对,它是防滴溅的。起初,我们认为不可能制造出兼具防滴溅和铝材料,两种特点的产品。但我希望超越极限,开发全新的概念,并且要包含“jog dial”功能。

Ryota Matsumoto (工程师):
我的座右铭是“没有什么不可能(Never say never)”。不过开发一个非铸模的防滴溅产品的确相当困难。当我开始研究这一概念的可行性时,我试着探究其它产品以获得灵感。结果一款潜水手表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向一家手表制造商寻求建议。 结果发现手表的防滴溅功能比我想象的要简单。如果你手边有块手表,可以把它翻转过来观察它的后盖。在这块后盖的下面是一个用于防止手表进水的O形密封圈。发觉这一点后,我想我们可以把手表的这一防滴溅设计引入我们的最终设计。

Shimizu:
对于这一概念和灵感来源我完全同意。不过当讨论继续进行时,Itoh-先生要求产品为棒状,并带有“jog dial”功能。当我把设计图样拿给 Matsumoto-先生时,他简直惊呆了——不知道该如何制造这样一件产品。

Matsumoto:
当我看到柱形设计时,我十分惊讶。不过随即水龙头的图像映入我的脑海,我开始意识到在这个设计中做到防滴溅并非不可能。

Itoh:
我记得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我们曾和工程技术人员就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难题进行了无数次讨论。

  
问:“jog dial”环和耳插孔也可以防滴溅吗?
Matsumoto:
是的,它们都防滴溅。我们使用先进的挤出技术制造播放器的无缝铝制主体。最困难的部分就是“jog dial”环。在这部分的下面,有非常复杂的组件,我们还要确防滴溅保护罩非常紧密。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使用一种全新的方法——磁场。这样,“jog dial”环和耳机插孔都做到了完全密封。  


说技术的Sony不过份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solduchamp 于 2006-11-3 11:19 发表
现在我只关心音质如何
可没人回答...
网上又很难找到原创测评...
音质这个东西太主管了,不敢枉断

我说说自己的感觉吧,四个字:中规中矩。

如果用过以前Sony的mp3 Walkman的话,那音质基本差不多,没好也没不好。

如果和MD或者CD Walkman比的话,那就差了不少,至少夜深人静时有明显的底噪,这在MD和CD上是无论如何没有的。

音色的话还是Sony一贯有点点音染的效果,和Nano是泾渭分明。

其实Sony的音质不用太担心,用的自己的芯片,自己的方案,应该同系列产品都差不多的样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罪恶台球师 于 2006-11-3 22:24 发表
两个一样渣,因为两种都入手了...........一直很反感MP3还要用软件传
马上Sony有直接硬件转的设备出台了,呵呵~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