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8 12
发新话题
打印

MGS和FF7是游戏界迄今为止最大的"大作"

所谓大作么,就好比电影上俗称的“大片”。好莱坞大片大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成本,电影得影响和意义完全不影响电影成为大片,但场面,演员知名度确是关键因素。所以我认为游戏上得“大作“是以耗费游戏公司的开发成本计。

游戏开发的成本说到底应该是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设备成本这些因为各个公司不一样,有得公司为了开发这个游戏而购买得设备,有得公司有现成得设备,这就不能比较,所以设备成本不计入比较范围

所以结论是,比较游戏开发的人力成本就是判断作品是否大作的依据

提几个:MGS2(小岛组 70来号人开发了2年多)
            FF7和FF10,都是平台第一作,人力成本最高

[ 本帖最后由 jonathan 于 2007-3-9 13: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魔龙封印 于 2007-3-9 13:13 发表

如果要说成本的话,mario64 纯开发费用就高达4000万美元
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成本。

比较开发费用的话不能包括设备采购成本。

这4000W美元里很可能包括N采购的3D开发的设备成本,这样比较对以后的游戏不公平。

我说的成本是光指人力成本。

但我不否认Mario64是大作,可应该不是最大作。



TOP

FF7的美工工作量肯定是"地狱般的恐怖"

想想那么多2D背景全部要用3D作图软件做好,一个地图但有多少个镜头就要做几张!!

美工的地狱啊。。。


TOP

还有件事情,也蛮有意思的,说出来大家听听吧

MGS2刚出来的时候,那个雨水打在镜头上的特效大家记得吧。

当时有幸和UBI的一位项目Leader谈论这个特效(现在这位已经是UBI最红的项目经理了,多次出现在杂志上),我说这个特效酷,你在游戏里也用吧。他回答我”那我得让我们那些程序加班加到死了。。

虽然可能中国的技术比不上小岛组,但也能说明MGS2在当时技术上还是比较领先的。小岛组的技术还需要近100人来开发个2年,那MGS2算不算大作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kerio 于 2007-3-9 13:30 发表


LS是和业内人士,哈哈
不是头文字D的那位,呵呵。。。头文字Y

TOP

引用:
原帖由 hugang 于 2007-3-9 13:37 发表

歧视中国程序员?还是鄙视这个LEADER?
这话说的,完全没有这些意思。。

中国程序员当时技术不高有什么啦,本来就刚刚开始开发游戏。

现在不是很厉害了么,开发了SP2了嘛~

还有,我是很佩服这位Y姓项目经理的,现在到这个位置也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虽然现在没什么联系,但杂志上经常看到他。

[ 本帖最后由 jonathan 于 2007-3-9 13:4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岳不群 于 2007-3-9 13:44 发表

同时也证明了PS2开发的便利呀~
你理解为PS2开发困难也行,PS2比GC XBOX难开发是事实。

当时MGS2体验版出来的时候,看到这个特效,彻底湿了,以前从没见到过!

后来正式版中雷电出水时的镜头特效也很震撼~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7-3-9 14:46 发表



你拿这个例子比较可笑...实话...不要介意。Y老兄一句话可能只是玩笑而已, 不要当成金玉良言。

另外跑得太偏了吧?
很有可能就是随口一说,我也知道。

只是从个侧面来看而已。

无所谓跑不跑题,本来这个东西也没有唯一的标准的。

TOP

突然发现那位D开头的UBI业内也是姓Y...

我认识的那位是3个字名字的...

当时的一句玩笑话,这里拿出来说事,望勿怪。

TOP

引用:
原帖由 魔龙封印 于 2007-3-9 22:40 发表

按照这个定义大作的话,那么哪个公司都能出大作了,只要投入足够多的人就可以了。
创意去死吧,技术实力去死吧
显然你不太明白人力成本这个概念。

不是所有人的成本都一样的。高技术人员,高等级管理人员的成本就很高,普通技术人员的成本就低。

这个是可以比较的。

是人力成本,不是人头,也不是工时。

TOP

引用:
原帖由 霏菲飞 于 2007-3-9 22:59 发表



绕来绕去有意义,

好啦,不算技术成本,不算人头,

算制作人好了,宫本猫一个的脑袋你找10个来也顶不住,他一个人的工资也顶你10个,这是不是你说的人力成本

干脆你说任天堂的大作不是大作算了。。
我不知道哪里得罪你了。

你自己好好看看我原话的意思好么?

而且在这个帖子里我说了任天堂的游戏不是大作么?

现在流行胡喷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高达量贩 于 2007-3-10 10:26 发表

是fc啊大哥
我也寒。。

FC上的叫Metel Gear。。叫MG,不是MGS.

MGS第一作确实是在PS上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萝卜 于 2007-3-12 12:26 发表



这个说法太扯了,那你举的例子,MGS2不要那么多人,引擎动画全外包制作,小组缩小到10个人,投资增加3倍,就不算大作了么????
偏要说外包,外包难道不需要人来做么?

我的意思是,人力资源成本才是衡量大作的标志。

和外包不外包没关系,和MGS2和Mario 64也没关系。

外包以后工作量还是一样的,所以所需要的人力成本也是一样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萝卜 于 2007-3-12 12:38 发表
我的意思就是,有些游戏很多都是外包工作,你怎么知道人力资源的大小?

比如我一个动画给外包20人的公司做了1个月,但是那个公司那段时间还接了3个外包,我能说我的动画耗费人力资源就是20人*月么???

...
确实很难知道。除非公司内2个项目比较才知道大,小。

无所谓,讨论讨论衡量标准而已。但是人力成本其实还是比较好掌握的数据。
比如你说的那个列子,就有个投入度的问题,3个项目同时做,就按照工作量百分比来算投入度,这样工时也是可以比较精确的统计出来的,现在的项目成本不都是这么计算的么?如果连这个都没办法统计,那这个管理也太混乱了点了。。

我觉得这个标准还是比较客观的。你觉得有什么更好的客观点的评判方法么?

按照这个帖子里的一些说法,什么影响力,评价什么的,好像太主观了点。

[ 本帖最后由 jonathan 于 2007-3-12 12:4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萝卜 于 2007-3-12 12:42 发表
开发成本,开发预算是唯一的标准,从来没听说过比较项目大小拿人力资源比较的
当然是以开发成本为标准,我的观点的前提也是这个。。

第一个回帖就可以看到.
开发成本分为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
设备成本牵涉到平台更新和平台不更新的差异,可能会不好比较,所以就把设备成本给抵消掉了。
比如最初的FC mario和现在的Mario 64.他们的开发设备成本可能差的10w8千里了。。这样怎么比较呢?
所以为了公平,把设备成本去掉,让人力成本代表开发成本来比较。。

TOP

 28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