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双城记---写在E3之前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说实话这样的文章和E3其实没太大关系,E3无非是这家出了这个,那家出了那个对我而言已经没太大的意思,只想说明一下自己对于这个纷乱世界的感觉

我一直在想,微软为什么要加入主机大战?仅仅是因为赌气当年出井伸之拒绝微软参入PS系主机的开发计划?
战了这么久,好像没什么人能分析得很清楚。20年前FC红极一时,整个游戏产业开始真正的建立起来。
Fc=Family Computer,当任天堂给主机起这么一个名字时,冥冥之中也许注定了这个东西未来真正的归宿。

做为PC产业的领导者,微软当初的目标早已经实现(每台办公桌上都有个人电脑),随着互联网的新起,整个IT产业的方向有了实质性的转变,对于软件起家的微软随着PC硬件市场的日渐饱和在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有新的发展方向。前些天微软发布了桌型电脑Surface、去年还发布了播放器Zen加上XB系列,微软也渐渐“硬”了起来。

在微软的心目中,PC可能不是现在的样子,PC(主机)已后将成为家庭的计算调度中心,而传统PC的功能将剥离(分配)到各个不同的组件中。这个才是微软最终追求的目标。游戏主机作为新兴的客厅电器,近20年来飞速发展,功能不断加强。微软正是看中主机的发展潜力才毅然决然的加入了游戏主机的开发。

我们可以看到,也正是微软的加入,传统游戏主机的泛PC化越来越明显。PS3装上linux后就是台不折不扣的PC,只要想的话XB360微软给装个OS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E3没几天又要开了,各家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对于本世代主机来讲毕竟还是以“游戏主机”的身份出现,这方面还将是重点,这点毋庸怀疑。但在不远的将来,360上的IPTV,PS3上的交互式平台HOME都将登场。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竞争可能才刚刚开始。微软与SONY竞争的对像远远不是一台游戏主机这么简单。而是一种标准,不是BD Vs HD这样仅仅是容量、解码之类的小东西之间的比拼。而是家庭交互式平台标准的比拼。

可以想像一下这样的场景。你老婆在家看电视,看到好男儿准备给某人投票,不需要手机只要用手中的遥控器。因为交互式电视“游戏机”本身已经连网,可以实时看到结果。你明天NBA没法看,可以用“游戏机”提供的IPTV在白天定时录像,存储在NAS(网络存储设备现在已经有不少了)中,晚上可以回家看.

“游戏机”正在发生着革命,决定现在游戏机命运的还将是游戏,决定未来“游戏机”命运的将不单单是游戏。

标准的制订不可能一天促成,也不是一两家企业能制订,我到是觉得在不远的将来微软和SONY不得不为此坐在一起。
与游戏机的“营头小利”相比,交互式平台所能带来的利益要多得多,游戏也不过是这些利益中的一部分罢了。

当然了想要分一杯羹的不会只有微软和SONY

微软和SONY做的是制订标准的话,任天堂所做的就是打破标准。
当游戏机陷入机能不断升级的怪圈时,任天堂离开了,也许再也不会回来。
做纸牌起家任天堂很清楚,无论何时玩具总归是有人需要的。
我做的是简单易用的“玩具”,你们做的是复杂精密的“交互平台”
市场上有20块的麦当劳,也有2万一桌的官府菜。
不同的人各取所需

对于厂商来讲到底是开发玩具还是加入平台,这也只能由自己决定。
平台不担保旱涝保收,玩具也不见得是人见人爱
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遗老们感叹,人心不古游戏不再...殊不知洞中一日世上千年,很多东西的发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对于一个才20多年的产业来讲,有些变化是好事,一成不变才是最可怕的


属于你我的游戏时代已经过去...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