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看了检测报告的那贴,觉得有点奇怪~测试视频是月初的?测试报告是25日的?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先有测试视频...

被罗永浩约架后拉出空挡做个第三方鉴定...


TOP

引用:
原帖由 和谐TG 于 2014-8-29 10:14 发表

哦~用高于国家要求一倍的高度测评
然后说 锤子易碎……您这思路……我也真没看懂……

刘翔用自己的标准测评我没话说,但是我想知道这个标准是谁定的?跟国家标准处于什么水平?是一样的?还是高于?还是低于? ...
测试方法的差异
我们经常会看到国外一些评测视频,在马路上把两部手机同时扔下去做跌落对比测试,这样的测试方法有过多的客观因素,比如路面的突起不同,手持机器的角度差异,都会直接影响测试结果。因此正规的跌落测试对环境有明确的规定,例如需专用设备,指定地面材质,跌落面和跌落次数等等,依照标准操作的测试才具有参考意义,而足够数量的测试样本才能出具最终报告。
国内外标准差异
通过某国际品牌电脑硬件工程师,我们了解到国外手机上市前是强制要求跌落测试报告的,标准要求跌落高度 1 米,但国内却并没有这个强制要求,国内标准针对大屏幕 PDA 产品的跌落测试高度是 0.6 米,相对低于国外。
厂商标准的差异
早期的Nokia,摩托罗拉都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企业跌落测试标准,但随着大屏智能手机的普及,根据屏幕大小和机身材质差异,厂商的跌落标准也会随之降低,目前了解到APPLE(苹果)最为严格,如 iPhone 5c 的测试高度可达 1.8 米,Samsung 三星 S5 的测试高度为 1.2 米,而国内厂商的 5 寸屏手机一般测试高度定为 0.7 米起。除了了高度差异之外,还有跌落面差异,国内一般只测试 6 个面,国外通常要求测试含 4 个角在内的 10 个面。
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跌落虽然属于意外,但从以上的调查当中,我们还是能看到很多原因的差异,对跌落测试的不同标准也间接体现了厂商的设计能力,工艺水准,情怀和节操。
测试结果和结论:
针对锤子手机的测试,我们参考了国内大屏手机的入门跌落测试标准,即高度 0.7 米,6 个面,两轮。
测试结果:整个测试过程中,出现 sim 卡弹出一次,重新拔插后正常,前后面板并没有出现碎裂,前左下边框出现轻微磨损,最后左侧音量键上方向出现无法回弹故障,其他功能均正常。按照各方标准要求,这台量产机虽然没有出现面板碎裂,但出现了按键故障,仍然属于未通过跌落测试

这是哪家的评测来着?~

至于锤子手机“结构设计错误”和测试不达标的传闻,罗永浩回应道,跌落试验和滚筒试验都是按照摩托罗拉的标准做的,两项全部通过。

谁造假也改变不了锤子欺骗消费者的事实...

[ 本帖最后由 测试一下 于 2014-8-29 10:21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