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推荐给各位果青、安卓青、莓青、糯青、以及软青的一篇文章

資訊產品政治學
透視科技信徒行為背後的真相!
撰文╱波哥(David Pogue)
翻譯/鍾樹人

我撰寫消費性科技產品的評論,已經有10年以上了,在這段期間,恐嚇信一直是我工作的一部份。

早期,我自認還算了解狀況。那時微軟槓上蘋果,人們會選邊站不難理解:蘋果這落水狗,竟然會槓上公認的巨人?不管為哪邊加油,都很有趣。然而今天,粉絲和反對者卻隨時攻擊科技世界裡每個你可想到的公司或產品,隨便說個品牌,就會刺到某些人:iPhone、Android、佳能、尼康、Google、Facebook。當然,還是有蘋果與微軟。

我們談的可不是民意分歧,而是指名叫陣、惡言相向,外加一連串現代化的羞辱字眼(「智障」一詞很受歡迎)。這是科技產品的仇恨言論。在科技研討會上,我們這些專欄作家會就恐嚇信中的敵意程度交換意見。不管你自認評論有多中肯,總是有人能找到原因責備你。

所以去年蘋果發表iPad時,我進行了一項瘋狂實驗:我在《紐約時報》專欄寫了立場相左的兩篇評論。一篇寫給粉絲,全是正面字眼;一篇給反對者,都是負面字眼。這下總能滿足每個人了吧?

出乎意料的,這花招沒有取悅到任何人。反對蘋果的部落客說,那是我寫給iPad的情書;喜歡蘋果的部落客則唾棄我的「毀謗」。每一邊都忽略了另一半的評論。

後來,我意識到自己正目睹一項證據充份的認知偏差:敵對媒體效應。意即,對某議題抱持強烈主張的人,會覺得媒體對此議題的報導有所偏差,不管該報導有多中立。這種情形通常發生在政治領域,而非電子產品。從中可看出一件事:這些產品品牌事實上已經泛政治化了。

怎麼回事?為什麼人們對手機的選擇會如此焦躁不安?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1年第110期4月號】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