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足球] 黄健翔:虽然笨拙但是方向正确

虽然笨拙但是方向正确

(2009-05-29 22:04:41)标签:足球 体育 脚腕子 短传 高洪波 德国 杂谈    分类:中国足球评论

      高洪波的新一届国家队的首场比赛战平德国队,这样的结果对于那些明天看报纸得到消息的不那么铁杆球迷的普通民众,可能会算得上是一个惊喜;如果是真正的球迷和足球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这样看待此比分,就有些露怯了。这样的比赛,只能说是一场带观众和电视转播的训练赛,值得肯定,但千万别高兴得太早,调子定得太高——我相信高洪波本人及足协的领导们,一定也不希望一亮相就被捧杀。这样急不可耐地捧的人,往往在后来落井下石的时候进行棒杀的人群里,冲在最前边还下手最恨。

      也许是最近巴萨风格风靡世界,两位年轻的主帅都是巴萨的追随者,特别是勒夫,在去年夏天的欧洲杯决赛里深刻体会亲身感受了西班牙足球的传控技术的美妙,当然那时作为西班牙队对手的他,一定是无比痛苦和无奈的。今天终于有机会在一支世界排名接近100位的弱队面前尝试一下,自己也打一打短传配合地面渗透,练一练细巧的技术战术,体会一下这种战术的快乐和优越;而高洪波上任伊始就有过报道称他“假如竞聘国家队主帅不成,将前往巴萨深造学习”,今天在自己指挥的第一场国家队比赛里就要求队伍坚决不许乱打长传,轻易不许大脚破坏,多打短传地面球,刻意模仿学习巴萨的风格,也是很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不过,由于德国足球从来都不是这么踢的,当勒夫手下的德国二队东施效颦一般放慢了节奏压低了速度,互相之间用7、8米的传球串联着的时候,每一个观众都会怀疑他们赛前服用了镇定剂,或者多喝了几斤绍兴花雕,一个个显得笨拙而缓慢,小小皮球在他们脚下也是那么的不听话,一点儿也不像在哈维、伊涅斯塔他们脚下那么乖巧迅速充满灵性。

     德国足球从来没有被人夸奖过他们的技术和观赏性,从来就没有拿过任何一次“好看”的冠军。今天他们忽然想在上海的球场上把自己打扮得婉约细腻精致妩媚一些,虽然很努力很辛苦,但是总让我头脑里幻想出吴君如穿了旗袍要演王家卫的《2046》的情景。

     您老人家根本不是这个调调,天生就不是,硬挤进张曼玉的旗袍也没用。

     中国队其实也一样。因为过去的历届前任主帅都喜欢喊口号要气势,以便在足协领导面前好交代,所以队员们多年以来也不会打短传配合了。今天忽然被高洪波要求打短传,球必须压在草皮上滚,像哈维和伊涅斯塔传出去的球一样服帖舒服,于是难为了队员们那些遗忘在家多年或者濒临钙化的踝关节,突然间生硬地开始转动起来。看着他们一脚一脚小心努力费劲打出来的生涩缓慢的短传,我仿佛可以听到他们那些早已锈蚀的脚腕子里发出的一声声艰涩的摩擦声,恨不得拎着我姥姥家的缝纫机油壶,冲进电视机给他们每个人的腿上点几滴油。

     好在对手也很巧合很配合地活动了一整场他们平时也不怎么用的脚腕子,没有对我们进行整体压迫和逼抢。好在中超联赛里脚腕子最好也是“玩脚腕子派”硕果仅存之一的蒿俊敏5分钟时就打进了一个小角度世界波。就这样在一场双方不约而同拉开架式的“邯郸学步”大竞赛里,诞生了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并不难看的结果——1:1。

     虽然中国队的短传推进缺少技术含量,缺少彼此默契,缺少基本意识保障,但是,这是一个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方向和开始,也是今天得以逼平对手甚至一度有机会获胜的原因——起码无谓丢球减少了很多。但愿高洪波可以坚持下去。

     虽然德国足球不能玩《2046》那个调调,但是在亚洲,中国足球要想有出头之日,必须好好的练练细活儿慢功,哪怕一开始恢复的时候显得很笨拙很难看很没有速度和气势。我一直怀念1981年苏永舜那一支国家队的技术风格,那时候在亚洲,中国队就是现在的西班牙,耍技术可以玩死任何对手。可惜就是身体差一些,大赛经验少一些。

     这些年,中国足球就剩下好身体和大赛失败的经验了,技术都扔给小日本了。

     该往回抢了。再不抢,就真的是要让上帝都等到哭泣了。

[ 本帖最后由 ttsyyh 于 2009-5-30 00:07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