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家电] 小米电饭锅不加导流槽,其实可能是有原因的!

回想起以前家里的电饭锅我都不想碰,因为卫生死角真的太多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查理王 于 2019-1-14 15:55 发表
小米电饭锅做好饭后,周围白色区域并没有什么水
有的会有,看情况!丝苗米煮饭就比较少水,东北米感觉就很多,煲粥更多!
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说我觉得设计师来说应该就是故意的,因为要易于清洁可能要比导流来的重要一些!
我记得以前家里松下的电饭煲盖子后面会有一个导流孔和一个外置的盒子装水,但是每次清洁都确实不方便,后来整个区域都是发黑的!
只能说没有完美的设计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heven2004 于 2019-1-14 17:12 发表
跟风买了个小米的,完全不觉得比上一个300多的九阳IH强哪里去。。。
预约功能吊打,连我妈都说小米的App定时直接可以告诉她几点开饭,不像以前那些老式的要换算半天,好用太多了……
现在晚上放好米水,早上准点起床就能喝粥,太舒服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19-1-14 17:16 发表
现在新出的锅好像都比较干净,上盖几乎不需要清理,只会有一些蒸馏水,盖子一开就被导流到蓄水盒里,感觉技术革新了。

以前那种锅虽然煮出来的饭味道并不差,但是清理起来真是麻烦。
NO,不是不需要清洗,是不好清洗所以懒得洗而已……
我家以前那个松下的就是有蓄水盒的,一段时间下来,上盖粘糊糊的,蓄水盒里头的水都粘稠的,明显不是蒸馏水!
所以我觉得小米的设计应该是考虑到方便清洗为主,今天没事拆开真的觉得很清爽,抹两下就和新的一样了!
感觉不设计导流槽应该是故意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19-1-14 18:15 发表


不要把老产品个概念代入新产品。
主要是我觉得就算开水壶用过几次都会考虑清洗一下,电饭锅用完连上盖都不用洗,这个我真的没听说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19-1-14 18:40 发表


说明你孤陋寡闻了。

这个锅几乎天天做饭,上盖已经有几个月没洗了,我不放心拆下来看了看里面,发现确实没必要洗。

说明现在的技术,米饭是碰不到锅盖内侧的,只会有蒸馏水附在盖子上。

导水槽里的水很 ...
我觉得可能是是压力锅,加上可能饭量不多,导致沸腾的米饭没有碰到锅盖而已……你试一试煮个大半锅看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dhd 于 2019-1-14 18:27 发表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
正巧赶上家里刚煮好一锅粥,和楼上说的一样,锅边一滴水都没有。
擦,我知道为啥有水了!
保温久了就有水,刚煮好揭开确实没水……

TOP

引用:
原帖由 资深小白 于 2019-1-16 10:58 发表
小米电饭锅与当年松下相比较,最大感觉就是不够智能。
对水量要求太过严格,机器无法自行检测锅内水量进行调节。比如你下的水偏多了,但是选择了米饭弹牙,但是机器无法将锅内多余的水份蒸发掉,或者自行延长煮饭时 ...
我倒觉得这不是不够智能,而是因为智能了,所以小米才把不同米的煮饭过程给精细化了,确保口感最佳,但是缺点就是如果错配了,就容易出问题!
而原本不智能的机子,可能就是一套比较死的程序,无一例外都过煮一段时间,你看着觉得煮的干,实际上口感可能是有缺失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资深小白 于 2019-1-16 14:40 发表
一部999的电饭锅,我也不指望它能化腐朽为神奇。但是,小米你就不要把自己宣扬得太过智能化了嘛,APP里面可以添加一大堆的米种可以选择,可结果呢?屁用也没有,我严格按照刻度、量杯、APP出来的米饭大概率还是偏湿偏 ...
如果你严格按照规范,结果出来的还是偏湿软,那我觉得大概率是你自己口感问题把!
毕竟珍珠米好吃还是丝苗米好吃,这个都没法统一,你指望一个电饭锅解决满足所有人的口感问题,本来就是有病……

TOP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5:0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真不是个人口感问题,什么米也不该煮出是这样。我第一次煮饭都惊讶了怎么软成这样,明显放水太多了。
问题是觉得小米煮出来饭不错的人,也不是只有一两个人啊……
吃惯高压锅的煮饭的人,会觉得所有电饭锅不行,吃惯丝苗米的人,会觉得珍珠米软绵绵太难吃了,喜欢吃饭焦的,电饭锅连饭焦都没有,更不满意……
其实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希望得出个结论,小米不行嘛……其实你们这苦心我理解……
国产货嘛,经常搞着跪舔的高大上洋牌子灰头土脸……肯定要挑点毛病出来才说的过去啊,要不是心里多难受啊……
完全理解……

TOP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8:40 发表

这都是按照标记来的,别人家也是按标记来都不会这样。你这也是想打架,别和楼主一样。

话说回来,之所以没有导流槽我觉得就是因为根本就不会有传统电饭煲那么多的废水出来。传统电饭煲其实是把水耗干了煮熟的。 ...
没水是因为你熟了马上打开,你试一试熟了继续让他自动保温时间长一点看看?
饭刚煮完,这时候温度高,水还是蒸汽,所以没水!
但是保温时间久了,温度没有煮饭的时候高,所以原来的蒸汽会凝成水了,这时候水就来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LcSter  于 2019-1-16 22:35 发表
本来就有梗米和籼米之分啊,然后才是你说的标准、香糯感和颗粒感,而且还有糯米饭和寿司饭额外选。

肯定是靠电饭煲自身功能去尽量调节的,不然拿个砂煲不是更好?

最后,我觉得我买回来的象印电饭煲对用水量的要求没我以前用的电饭煲严格,原理我上面说了。

连小米电磁炉的发热接触点都是复合探头功能,为什么你们会觉得电饭煲不会有。
说白了,就是这个智能的目的是讲究的是刚刚好,还是高宽容度的随便来!这两个目的再现在的科技来说,本来就是互相抵触的…
你不太讲究口味,所以目的更倾向随便来,所以说明小米这个电饭锅根本就不适合你好了!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稍微注意一下用正确米量加正确水量,就能煮出粒粒饱满软糯刚刚好的米饭,很满足了!
就你说的那个所谓随便下水都可以干,其实正是因为不智能所以设置了一个高宽容度的过煮而已,想干还不容易!
所以,归根结底,口味问题!自己吃惯了大排档,就算米其林大师给你做饭菜一样觉得清淡不好吃,说来说去就是想给小米挑事,结论就是你小米不行…不就是想要这个目的嘛!

TOP

引用:
原帖由 无印凉粉 于 2019-1-18 10:09 发表

说真的,关于做米饭这事,我觉得经验积累比依靠什么破智能电饭锅重要得多。
指望电饭锅自己能煮出好吃的米饭还不如指望炒菜机器人称霸后厨。
用手指头量水位属于做饭基础入门知识,看说明书加水这种事情就是胶柱 ...
手指头都不用,现在的正常一点的电饭锅里头基本直接都在锅壁上画的清清楚楚加水刻度,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的,这也能吐槽难加水我觉得纯粹是找事!

TOP

引用:
原帖由 无印凉粉 于 2019-1-18 12:31 发表

这个水位只能拿来参考,完全照这个刻度煮饭就真的掉坑里了。反正我是从来不看刻度的
那真是服了,反正就是各种不配合,但是最后结果还要最好,否则就对方的错……
敢情就是你孩子上学,学校要出一份刚好让你孩子能考一百分的卷子,否则就是学校的错……
你们够可以的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