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条形码之父在美国去世

引用:
原帖由 solopain 于 2012-12-16 07:17 发表

国人很多时候跟韩国人有的一拼,当年万燕(要不就是上广电)的一个VCD播放器的广告,让我认为VCD是中国人发明的和首位制造出了播放器很多年。后来国内商场不停出现老型号的日本品牌的VCD机,我就开始渐渐怀疑了,后 ...
百度一下很难么。。。
世界第一台VCD影碟机
  很多人把“万燕”牌VCD的初次成功归于“灵感+机遇”。1992年4月,还在安徽电视台上班姜万劲前往美国参加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在这次展览会上,姜万劲被美国C-CUBE公司展出的一项不起眼的技术——MPEG解压缩技术牢牢拴住了目光。
  姜万劲敏锐地意识到: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存储在一张比较小的光盘里的MPEG技术,意味着可以创造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供老百姓在家中使用。而C-CUBE公司的董事长孙燕生恰好是美籍华商,两人一拍即合,决意将MPEG技术开发为电子消费产品。
  姜万劲当即投资7万美元开发。1993年9月,两人合作在合肥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VCD影碟机,取名“万燕”。当以每台4000-5000元的“高价”投放市场时,首批1000台VCD机一投放就被各个电子厂家全部买走做样机,销售异常火爆。
  在万燕正试图大展宏图时,爱多、新科、厦新、万利达、金正、先科纷纷涌向市场。他们用研究万燕的样机制造出来的VCD产品,立即占领了大部分市场。1995-1997年,媒体用“井喷”来形容VCD市场的盛况。
  因为没有为自己的首创发明申请整机专利,面对众多品牌的低价竞争,万燕逐渐失去优势,但这个品牌所缔造的辉煌,已成为家电行业浓墨重彩的历史。
  如今VCD、DVD早已不稀罕,而由VCD发展起来的家庭影院,逐渐成为千家万户的必备家电之一。一个合肥人的小发明,既在中国家电史上为“合肥造”画上了浓重一笔,又为全世界爱好电影音乐的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
  但令姜万勐没想到的是,只几年时间VCD便在中国迅速崛起,并风靡全球,成 为一个年销售收入达100多亿元的大产业。就连电子工业发达的日本、美国都要参 照他研制的万燕VCD来生产。
  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VCD市场每年以数倍的速度增长,销量从1995年的60万 台猛增至1996年600多万台,1997年销售达到1000万台。只用了短短5年,VCD影碟 机累计销售已有5000万台,并催生了爱多、步步高、新科等国内响当当的品牌。但 “万燕”却在这个产业中,从“先驱”成为“先烈”,其市场份额从100%跌到2%。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