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推荐Children Of Men(人类之子),其中有段NB的战斗场景拍摄(图)!

哭了……
美国才刚刚第三周的片子……

得再等至少三个月……


TOP

原来美国是这片子最晚公映的国家………………

9月就公映了的英国佬们,就看你们的了……:D

2区快出!



TOP

引用:
原帖由 cywater2000 于 2007-1-15 19:28 发表
朋友看电影只去影院或DVD吗?

其实有时候看看DVDRIP也不错(主要是速度有保证)
片子好的话再收张碟也不耽误事儿
唉:D :D

嗯…有不少人啊,其实是正相反的……
一个片子,本身好不好,打算看或不看,都得先买张收着……
之后说不定还没看呢,又很神经的给洗了新版本……
悲哀啊……
幸好这几年买盘理性了不少……也都是被破碟市给闹的……

下载看片,个人没啥问题……可是,之后不能很容易的用电视看,就别扭了……
而且说实话,表现电影的器材,能出来的效果越佳,越容易对一部电影产生好感……
谁都愿意看一个片子之后,能得到比较好的感觉吧;真先憋着要骂啥啥的而去看这个电影,还是算了……
所以开玩笑的说,真要能片片都有IMAX版本看,那烂片真就该少很多了~

所以多年来电影方面,也就下载并保留了个因为当年自己的愚蠢,而没有买盘的范宁片……:D


TOP

哈哈,英二果真没有让我失望……

估计马上就满大街了……

TOP

看完了……片子还是不错的……但是也有些问题……
期待太高,稍失望……

说到长镜头……
影片开始那个不算长,而且人为的剪短了,而且关注点又都在最后的爆炸上……

中段那个车上的镜头,刻意的加入了很多刻意显示一次过情况下很难拍好的细节,比如互吹乒乓球啊、火汽车撞墙啊、中弹流血啊等等……(乒乓是否是后期特效并不重要)
说白了就是要炫耀……:D
看了花絮才明白拍摄手法,确实有一套~
只看正片时,一直以为这一段是靠后期处理连接上的多个镜头;但还是惊叹其效果,于是反复看了多次……
这个长4分钟左右~不短了……

结尾那段6分钟的……虽然事先心理准备很充分了,看完还是惊叹~
算是场面控制极强的典范了,得需要大量人员集中精神的合作以及无数次的准备和尝试~
可惜花絮丝毫没提这段的拍摄,不知道那无数的爆点、枪击、大小爆炸是否都是现场就出来的效果,还是后期逐步加上去的……
如此长的镜头时间,演员到哪儿就爆到哪儿,服了……
肉眼看,应该是前期后期各占一半吧~:D

镜头上的技术没的说了,影片本身……
总感觉投资不够,片长过短,人物过少……没能成为顶级作品……
不过,看了V,再看这个,只要影片里的未来是混乱的不怎么样的,就得去伦敦哈……:D

TOP

引用:
原帖由 cywater2000 于 2007-1-23 20:39 发表
后期当然有处理,主要是你说的“爆点、枪击、大小爆炸”

不过让我惊叹的确实是“得需要大量人员集中精神的合作以及无数次的准备和尝试”
中段汽车里的那场戏也是啊……
长镜头还是移动的距离那么厉害的,基本都需要这些……
想想突然出来的暴民,火汽车,警车……
而且这个镜头后期需要的处理功力更大,前期能构思出的拍摄方法更是一绝……

说的无耻一点、恶心一点……
战争场面那个长镜头,让我来拍,只要现场工作人员加演员再有100个我,同心协力……至少能拍出个很粗糙的大概样子来……
但是车上那段,就是点子的问题了……
再有无论多少个我,无论多同心,想不到那一步的拍摄手法,点子不到,也拍不出来……撑死就是想到先稳稳的拍个车内,再绿幕合成~
(天,这段话说的太恶心了:D )

两个镜头都很好~
车内那个有点吃亏,就是摄影机的移动很多但空间变化却不大,导致容易让人看不出是个超长镜头……:D

TOP

引用:
原帖由 airbox 于 2007-1-24 12:35 发表
最佳摄影

最佳剪辑
这俩提名公正极了啊……:D

这片子这俩方面怎么也都是提名级别的表现~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