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呆
天外飞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ahzhuo 于 2019-1-26 10:2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星星也被蒙蔽了: 就是感觉这个游戏到底怎么回事,在业内很多人都知道了,只是保密协议不敢说,直到老任亲自说了,情报也就解禁了,各路内部人士开始纷纷说话。 基本上的共识是 ...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1-26 15:41 发表 所以说NS的黄金发展期就是次世代主机出现之前这几年,不过这次次世代如果制作成本再次飙升,搞得3A游戏越来越少,那或许会有更多玩家选择加入任天堂的机能升级节奏。
原帖由 @LTFYH 于 2019-1-26 16:34 发表 狂吹又不是卖得最好的游戏,就算在ns里面也不是卖得最好的,所以把狂吹捧这么高有啥意义,不像狂吹和互动性差就能衡量游戏好不好玩?对大部分人来说游戏好不好玩和互动是否丰富毫无关系。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1-26 16:58 发表 如果你说的是任天堂游戏的受众那确实就那点,但任天堂主机的受众可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为什么WiiU无人问津、而NS就大卖?NS能获得现在的成功就是因为这台主机身上已经具备了优质红海游戏平台的潜力。 从NS的第三方政策也可以看出,这次任天堂全面拥抱第三方的态度,不管你是黑暗的、暴力的、软色情都ok,这里面就体现出一个做成功平台的关建点——————不要替玩家做选择。玩家选择一个平台有时候更多看中的是“可能性”,也就是“类游戏我不一定玩甚至基本玩,但我就看中你有没有”,任天堂当然应该踏足3A游戏,其实只要机能提升了,任天堂的游戏自然而然会达到3A级别。 NS的特性让我愿意在上面玩各种第三方游戏,比起所谓的一片净土,我更希望看到游戏种类百花齐放的任天堂平台。
原帖由 LTFYH 于 2019-1-26 19:31 发表 互动有很多种,狂吹互动的特点也就是丰富一点而已,又不能代表全部的互动种类,ACT FTG FPS这些类型游戏的互动感觉能在狂吹的世界里找到?说白了,也就这种开放世界的AVG类型对互动种类的丰富性要求高一点。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1-26 20:32 发表 这个和你观点不同 WiiU没人买根子上是硬件就不行,硬件没有前途软件自然发挥不出来,相反NS随便一个稍微有点素质的游戏就是热门话题。 NS有人买而且关键有后劲就是平台本身做好了,这是一台有前途的主机,就好像 ...
原帖由 xiaogao 于 2019-1-26 22: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Pro 5 说机能不重要的难道都没玩过狂吹tv模式么 不少地方帧数都低的要死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1-27 00:07 发表 至少除塞尔达之外能上的都上了不是吗,反正不管任天堂是技术原因还是策略原因(也可能是任天堂自己对WiiU的前途就不够自信),我认为就WiiU和NS的硬件特性来看,就算把NS的首发整容给WiiU也无法达到NS的热度,因为 ...
原帖由 majian1 于 2019-1-27 00:25 发表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8 我和你的认识恰恰相反。 没有机能,就没有可能性。你认为任天堂是无所不能的,对任天堂来说,性能根本不是问题?那我告诉你,性能绝对是问题。 举例:银河战士。 为什么NGC ...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1-27 00:34 发表 最土最直白的说法就是,用NS玩游戏就是香,就好像有一种魔力,同样的游戏出在NS上我就想玩,如果是WiiU上的大乱斗,即使我有WiiU我也不一定想买。 NS就像一口有魔力的锅子,什么菜进去炒两下都是香的,而WiiU就 ...
原帖由 @majian1 于 2019-1-27 01:00 发表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8 从光环战斗进化开始,画质机能,就和光环密不可分。 这有什么问题? 没有人会觉得机能强就和游戏好不好玩一定挂钩,说这话的要么年龄不到15岁,要么是昨天刚买了2080Ti。 我的立场从来就是:我个人一贯极其鄙视任天堂的硬件,但我从来没有喷过任天堂的游戏,这家公司对游戏品质的要求确实是高标准严要求,与此相反,这家公司对游戏机硬件的生产标准绝对是连东莞黑厂都不如的。 最后,我喜欢高性能主机,我没说高性能游戏会自动好玩,但我当然欢迎高性能主机。也许你的想法和我不同,但这很正常,我并不打算说服你。
原帖由 @萝卜 于 2019-1-27 01:03 发表 wiiu失败因为没软件这理由不算充分,wiiu前十的第一方大作和ns重合度很高,除了塞尔达比较晚出,奥德赛品质有些差距以外,看不出wiiu和ns是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实任天堂的失败主机包括gc和n64都不能说没有第一方游戏,缺少第三方游戏更像是失败的结果而不是失败的原因。 任天堂的思路其实也是主机竞争唯一的思路,就是推动主机流行,带动游戏销售。wiiu相比对手没啥决定性的特色,大家也就没什么动力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