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43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从Madden销量看是否说第三方不力挺Wii是正确的?

引用:
原帖由 Virtue 于 2008-9-12 03:32 PM 发表


在一台主机?你说在WII上?
好在人家美商没被你日本的N牵住鼻子,深知技术积累的重要性.
依旧高成本投入于XO/PS3版本开发...

日本是引导业界的小忍者,呵呵,忍的太久都不知道怎么爆发了吧.
除了CAPCOM(大部分作 ...
哦哟,日本动画比起米国动画,所用的科技大大落后,那不是照样把米国动画干得落花流水?

游戏业也是一样,现在之所以那么多日商不济,就是因为他们太笨,他们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你承认n在欧米厂商面前游刃有余,可n凭借的又是什么?脑白金、马里奥、口袋妖怪,除了马银外,哪个真是肩负着把主机性能发挥到极限的重任?不是照样在欧米横行无忌,笑傲江湖么?

任天堂得势,不过是因为它懂得何为短长,不会用你擅长的东西来和你较量,而是专挑你的软肋下手,你想跟我拼花钱,我偏不跟你拼,我就用小成本的东西,但还卖得就那么好,让你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你花钱花得多,掏空的是你自己,谁让你没有用小钱办大事的本事呢?

懂了吗,越玩命花钱的,坚持的时间越短,细水才能长流。日本厂商未必不懂这个道理,倘若wii是sce的产品,他们恐怕早就趋之若鹜了,现在之所以那么许多日商不肯向wii投降,是因为它的主人是n而已。是某些人的私人恩怨在作怪。而日本市场不和n合作又不行,所以逼得某些厂商只好纷纷向海外发展,去用自己并不擅长的纯机能开发去和欧米同行竞争,要一碗饭吃,实际上任天堂并没有关闭日本市场的大门,他们自己这么选,那就怨不得谁了。

不过显然还是有那识时务的,越来越多的日商感觉与其留着面子饿死,不如丢掉面子吃肉喝汤。capcom,l5这些一水儿的墙头草自不用说,nb,sega,也开始丢弃幻想,大力迎合wii潮流了,现在也就是和田把持的se和小岛盘踞的konami还没有屈从,和田是出了名反感n的,小岛则是铁了心靠在sce身上的,就这两个公司现在还在臭拽,宁死不降要去海外发展,那就让他们自己去碰吧。我们没意见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Virtue 于 2008-9-12 04:09 PM 发表


把米国动画干的落花流水?
是你太宅还是什么?
工夫熊猫是什么? 超人总动员是什么? PIXELWORKS是什么?
迪斯尼呢? DREAMWORKS呢?
狮子王的记录小日本能破吗?

小日本的动画基本只适合日本人或者再加上周遍的 ...
你错了,你这些东西摆得越多越证明不了你的观点。

日本动画正是以其廉价,题材广泛,和数量众多,毫无疑问地占据着世界动画业魁首的地位,米国动画不过是投资大,制作精良(正如米国厂商对待游戏的问题)。但这改变不了米国市场被大量日本动画所充斥,日本动画模式被许多国家借鉴,并引为格式的事实。黑客帝国的动画版《第二次文艺复兴》,为何要特意请日本动画公司研制?很明显,虽然米国的动画的确精良,但不是日本动画的对手,阻挡不了日本动画如潮的攻势。就这么简单。

这正是米国人始终搞不明白的,为什么自己的大制作始终打不过日本人的廉价货。

我从来只听说米国人,欧洲人跑到日本去学习动画制作和运营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只听说米国有一大票日式动画的忠诚粉丝每当日本举办动画节就跑到日本去参加,我可没听说哪些日本人喜欢米国的动画,参加米国的动画节,把米国当成动画中心啊。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 于 2008-9-12 16:2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越神的牛肉人 于 2008-9-12 04:23 PM 发表


皇上拿点证据出来证明“干翻”吧
2、日本动画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

  日本第一家动画制作公司、东映动画的总裁OkawaHiroshi早在1956年就说:“不像缺乏国际吸引力的日本电影,我们期望通过动画的‘动’和‘画’来抓住观众的心,打进海外市场。”果然,他的愿望实现了。新加坡学者Wai-mingNg指出:“日本动漫真正实现了全球化,它将日本的流行文化输出海外。只有它能够与具有霸权地位的美国的动漫产业相抗衡,向人们展示流行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是仅仅意味着美国化。即便是在美国、欧洲这些存在着巨大文化和语言障碍的地方,年轻人也狂热于日本动漫。”目前,世界人们观看的动漫产品大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日本占领了欧洲80%。现在的“anime”一词已经全球通用,专门用来界定日本风格的动画产品。另外,在英语里还衍生出一个新的词汇“Japanimation”,也是特指日本动漫。

  19世纪70年代,日本动画开始羽翼丰满进军国际市场。开路先锋当属手冢治虫(OsamuTezuka),60年代他的《铁臂阿童木》在美国和亚洲市场上的热播,让世界上开始认识日本动画;此后,电影《魔神Z》在欧洲大行其道;90年代的《龙珠》和《宠物小精灵》冲击了美国市场,日本动画的出口大幅度上升。《宠物小精灵》是日本第一部在海外获得商业性成功的动画片。1999年底电影版的《宠物小精灵》在美国上映,创造了票房的第一;电视版的《宠物小精灵》系列剧在世界上60个以上的国家播放,从海外给日本带来了380亿日元的收入,是日本国内收入的两倍;另外,《宠物小精灵》价值12亿日元的游戏卡遍及世界各地;小精灵动画人物使用授权又分别在日本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上创造了1万亿日元和2万亿日元的收益。

  此后,日本动画产业风生水起,在国际舞台上大施拳脚,展露异彩,每年都有非常成功的动画影片输出海外。一般的规律是:当动画产品在日本国内市场上流行起来之后才会被拿到海外开发国际市场,但目前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动画产品在开发之初,瞄准的就是国际市场。20世纪90年代,在海外市场上获得良好业绩的大多是日本的电视动画,而2001年《千与千寻》的轰动,成功地打造了日本电影动画的声誉,使更多的日本动画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取得辉煌。

  2004年到2005年期间日本在海外发行的主要动画电影见表1,其中有《哈维尔的移动城堡》、《无罪》、《蒸汽男孩》等大手笔制作,它们都是在日本发行成功后转战海外市场,《哈维尔的移动城堡》已经在世界上50个国家发行。日本大部分动画产品的出口地首选是美国,美国是日本动画主要的海外市场,它的电视节目中挤满了日本动画片。例如,仅2003年3月,就有20部动画片在美国电视台上播放。所以,日本动画公司非常重视美国市场,东映动画已经于2004年3月在美国建立了它的子公司。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

——摘自《繁荣与威胁:日本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


TOP

引用:
原帖由 Virtue 于 2008-9-12 04:31 PM 发表


神你告诉我现在有什么日本动画在全球公映并且把美国动画打的找不到方向?
黑客动画版很赞 但难道是日本公司制作的?

当然,小日本动画里也有很赞的 比如宫奇俊的作品,就像游戏界的N. 还有
士郎正宗的几部...
无知者无罪。


官方說明文
七位前衛創新的國際級導演 聯手跨刀
《駭客任務 立體動畫特集》短片導演皆為全球赫赫有名的動畫導演,包括:
川尻善昭(忍者密卷之編導)
渡邊真一郎(咆哮牛仔之編導)
森本晃司(阿基拉之動畫總監)
前田河賴(動畫影集“藍色六號潛水艇”之導演)
小池武(妖獸都市之動畫導演)
鐘彼德(Aeon Flux之創意總監及導演)
安迪瓊斯(Final Fantasy之動畫總監)

TOP

引用:
原帖由 Alusell 于 2008-9-12 04:28 PM 发表

你给了战神10拳人家没事,人家打你一拳你趴了,
然后你站起来说你赢了,因为10>1...
真是这样吗?

自己往下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越神的牛肉人 于 2008-9-12 04:39 PM 发表

全能的雷蒂给红字加个注解吧
中国大陆从没见过这个翻译
我需要证明的是日本人负责这个项目,译名你见没见过我还需要给你注解,你以为你谁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Virtue 于 2008-9-12 04:45 PM 发表
怎么不把你搜索的文章帖全??我帮你吧

三、日本动漫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威胁

  1、资金不足,造成日本国内动漫创作的空壳化现象

  一部30分钟的动画片一般的成本在1000万日元左右,大部分动画发行都是亏损 ...
唉,本来不想让你太丢面子,自作孽,天亦不可让你活啊。

后面的部分不帖,正是因为这些被国人摘出的所谓“缺点”,恰恰是日本动画得以取胜的关键。

让我们看看:

1、资金不足,造成日本国内动漫创作的空壳化现象(成本低廉,技术落后)。

也就是说,日本动画基本上都是以一种资金的小投入来维持其生产。靠着并不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制作,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日本动画却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这不恰恰说明日本动画的优势在于避对方技术所长,而以独特风格和制作方式取胜。换言之游戏领域,岂非正是任天堂以口袋妖怪,脑白金这些低成本,成熟技术的制作产品大破欧米之技术力大作的最好注脚么?


2、缺乏精通国际市场业务的专业人士
也就是说,在日本动画市场缺乏的是法律界,经济界的指导性人才,而并不是其本身产品不济,而在游戏领域,对欧米市场了若指掌的经营人才不计其数。日本动画缺乏这样的人才,尚且把米国市场攻伐的如此狼狈。游戏市场还了得么?

3、动漫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
若真是说“质量”,这一点不仅仅日本动画有,欧米动画也屡见不鲜。而就以其拿来的例子来说,竟然是感觉过于暴力?这根本不是所谓的质量问题。恰恰说明日本动画的题材不限。更具备成熟的且完整的表现力。只是此文作者仍然没有摆脱“动画师给孩子看的”这样一种心理死结,才会把这种情况当成“质量问题”。

4、来自国外日益激烈的竞争
这一点就更好地佐证了到底谁才是攻城略地的一方,谁是被迫防御的一方,倘若日本动画疲软,各国还用得着投入巨资来做民族动画工业保护措施么?恰恰是因为日本动画太过于全面,实力太过强悍,这才逼得各国政府不得不投下巨资进行抵抗,反而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日本动画的全球主流地位。

看看,你很得意地把这四点挑了出来,结果反而证明了更不利于你观点的东西。我其实并不想这样做。但你让我不得不痛下狠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用一种国内人的眼光来写成这篇文字,数据方面他无法假造,但他以他的角度作了理解。如果你真的看明白了这篇文章,你应该能看出这其中哪些是客观数据体现,哪些是个人意见使然。所以,我可以肯定,你根本没有仔细看过这篇文章。

行了,好好休息去吧,别再出来现眼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Virtue 于 2008-9-12 04:45 PM 发表
怎么不把你搜索的文章帖全??我帮你吧

算了 贴太多就扯远了
贴些重要的:

宫崎骏曾说:“日本动漫正走向一个死结。”
日本最成功的动漫电影《千与千寻》在美国的全部销售收入为1000万美元,而《怪物史莱克2》仅 ...
还算聪明,你也看出来后面的缺点不一定适合您的论点,所以就挑了这么一个例子。

拿着日本人恰恰在米国最不讨好的类型的动画来比,要说这人也挺有才呢。

且不说有着将近1亿米刀票房的口袋妖怪。

日本动画在全球的强项是tv还是剧场?搞明白这一点再来发言

TOP

引用:
原帖由 dogsoldier 于 2008-9-12 05:10 PM 发表

你说了这么多,改变不了票房呀:D
原来日本动画和米国动画的优劣在于一部动画的票房价值……

TOP

引用:
原帖由 dogsoldier 于 2008-9-12 05:17 PM 发表

那要不这样了,大家各说10部,然后找票房纪录.........
不用,就比比各自在所在国家,日本动画站播放份额多少,米国和欧洲的份额各占多少就行了。

连同票房等都包括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没钱的命 于 2008-9-12 05:16 PM 发表
为什么FF13不做在wii上任饭想过没有
很简单,因为和田惧怕任天堂得势,sce死掉。

倘若wii是sce的产品,和田就算把所有玩家都得罪净了也要在上面出ff13。独占,而且还要说,本作独占,玩不玩?不玩滚蛋!

TOP

引用:
原帖由 Virtue 于 2008-9-12 05:27 PM 发表


"哦哟,日本动画比起米国动画,所用的科技大大落后,那不是照样把米国动画干得落花流水?"

我没说什么哦,是你自己这样说的.
你在这里有定义你说的是TV还是剧场吗?
我怎么感觉你的意思就是不论TV还是剧场,美 ...
人家占据着全球60%以上的动画市场,这不是把你干得落花流水是什么?

你可以找一个更贴切的词

TOP

引用:
原帖由 Virtue 于 2008-9-12 05:50 PM 发表

不晓得.

把动画分成TV和剧场
有点像把游戏分成掌上和CONSOLE...
具体比重多少真不清楚.

只不过某人直接说日本动画把美国动画干翻,那不是在胡扯吗?
是不是胡扯,自己去看份额,不要再让我提醒

TOP

 43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