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FF13的去向个人分析(顶楼三次更新 完毕 )

FF13目前仍是雾里看花,但网上关于这游戏的去向问题,各门各派却早已吵的天翻地覆。抛开个人的成见或者偏视,FF系列的确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日米欧三大市场皆能取得销售佳绩的第三方软件硕果。虽然其号召力已大为削弱,但仍是可能左右业界天平的重要砝码。那么,它的未来去向又该是怎样的呢?

如果按照一般的看法,这个问题几乎不用回答。SEX不是已经明明白白标注着,FF13及其衍生品二作是PS3版了么?还要问什么?然而,严酷现实折射出两种状况的存在,让这个看似顺理成章的结论显得站不住脚。一是PS3目前严峻的硬件销售态势,日米欧三方市场的疲软,使推出如FF这样的超大作的销量前景变得极为黯淡;二是开发FF的企业内部存在的种种矛盾,令PS3版FF的开发同时受到硬软件条件和企业营销与开发部门矛盾的制约。

众所周知,FF系列,在日本的人气几乎毋庸置疑,其形成的固定消费群,也往往是各大硬件商争夺的对象,它是真正的杀手级软件。对日本第三方市场有着巨大的指向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款软件,现今却面临着日本市场销路不畅的尴尬可能性,实在极富有讽刺意义。PS3作为承继PS2遗产的SCE新贵,在本土市场却遭遇前所未有的败绩:发售了5个月竟然没有在日本突破百万硬件普及量。如此凄惨的成绩怎么能够承载一款“销量在两百万以下就是失败”的超大作的分量呢?一个昔日2白金甚至3白金的作品,却因登陆平台本身的销路不畅而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虽然说FF这种作品本身就有拉升主机销量的作用,但那也需要其登陆主机至少突破SQ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所提出的日本一地最低300万普及率才勉强够数(尽管按照当今标准500万都不一定够用)。而现在,PS3日米欧三地销量加在一起才300万多一点,日本销量更是惨到100万还没突破。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即便到了2008年又能有怎样的作为?FF13傍着这样的普及率,岂非要让库尔斯克号的悲剧重新上演在游戏界呢?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此刻的SEX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第三方航向标,而是无时无刻不充满了铜臭味道的实用主义奸商厂,和田洋一的功利主义取向人神共知,而福岛康博的守财奴嘴脸更是传为一时的业界“佳话”。面对这样一种艰难的平台环境,传说中的白色引擎早就成了业界笑柄,对社运影响巨大的战略性产品能否承受未来可能的惨重失败的可能更是SEX众高官想都不敢去想的痛处。本来FF的地位已经受到了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如果再因为硬件普及率问题导致软件营销失败,这块金光闪闪的牌匾也许就会碎成齑粉,片甲不留,不仅如此,主力产品的失败对于会社的形象也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无疑,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闯王行为,绝不是和田与福岛所期望的。相比较于所谓开发小组们打造一流视觉享受的任性,会社的钱袋才是重于泰山的存在。

因此,在我看来,如果PS3在今年内不能有奇迹般的销量翻身之战,FF13的跳票或移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那么,我所考虑的去向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如FF这样的游戏,其登陆和销售的几个条件,我们不妨以新旧玩家都很熟悉的ff7为一个标准——因为ff7很具典型性,它在日米欧三地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销量在历次ff正统作中属于一流地位,确实极大的拉动了主机的销售业绩,更加上除了Pc版外,其作品没有在ps系列以外主机上登场。通过以上的几个条件,我们可以大致了解ff这样的游戏所需要的营销环境是什么。

对ff这样的作品,最基本的销售环境应该是其登陆主机平台的普及率,如前所述,即便是在1995年那样的时代中,300万普及率也是如ff等超大作登陆所能确保销售顺畅的底线(ff7在97年初发售时ps主机日本销量约是390万台)。而若要取得日米欧三方市场的佳绩,则三大市场该平台的普及率基本上都要保持在300~400万这个装机量水准。那么综合统计下来,也就是说待ff登场之时,此主机平台必须达到全球900万~1200万台的销售水平,并且此总量需要在三大市场有较为平均或实力相当的分布。以确保最大程度上的利润榨取的同时避免因销售点过于集中导致装机量的浪费。在这里,可以发现有两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1、足够的装机量;2、均势的分布量。前者确保软件的销售基数,后者确保软件的销量/利润的充分化、最大化。也可以说,这是ff这样世界级的产品所不能不倚重的两大销售要素。

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就目前次世代的三大主机来说,还没有一个达到这两个条件皆具备的水平,ps3固不待言(全球疲软),xo虽然全球销售数字可能已经突破1000万,但却主要是在北米一地有集中性优势(约600万),欧洲则相对疲软很多,日本则更加凄惨,连40万也不到。对于一款世界性的作品来说,销量有余而均势不足,这固然能确保一定的基数,但却无法形成市场利用最大化的态势。难以提升利润。(我们都知道主机和软件的销售比有一个饱和度,超过500万台以上的硬件市场,就基本上不存在软件受众不足的问题了。硬件再多,对软件的影响也不会很大)。显然不足以承载ff这样需全面开花的软件。而wii,目前在全球市场的发展还没有到达足够的销售量,不过在日米欧三地普及量的均势上比它的两个竞争对手要好一些。如果授以时日,超过1000万或1200万的普及相信问题不会很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wii是目前在日本唯一态势走高的次世代家用机。至少在确保ff日本销量方面有充足的底气。

但那样又会有问题,也许有人要问:即使ff13真的移籍,为什么不能采用本作跨平台的方式进行销售呢?日本的ff13本作给wii,欧米的给xo,不是可两全其美么?对此,我只能说:很遗憾,如此提案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涉及到另外一个和利润息息相关的问题,那就是开发的成本!

众所周知,“独占”,一向是游戏厂商们“爱用”的词汇。它不仅仅涵盖了厂商们对所独占软件所持有的关注与期待,更主要的是独占若能成功打开销路,其利润是跨平台游戏所不能比拟的。跨平台游戏,由于要针对不同机型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无论是财力人力还是开发周期都将成倍甚至几倍的投入,在成本上难以控制,而且对于作品品牌的定位,也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长远发展不利,从某种意义上说,独占,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是一种为获得低成本的高收益所做的选择。ff、dq这样的作品为何至今正统续作仍顽固地保持着单主机开发的记录,原因也恰恰如此。

然而正如俗语说成事在天,对未来局势完全判断错误的现状让sex陷入了两难境地,最初和田洋一毫不犹豫地选择ps3作为登陆新作的平台,恐怕更多的也是认为ps3有能力继承ps2的家业,将强势地位维持下去,但现实的冷酷却给了他当头一棒:ps3自推出以来和对手的几次较量一败涂地,落花流水。日本的周销量凄惨到必须和ps2争锋,米国更是落在gba的后面。严峻的形势迫使sex不得不寻求退路。然而退路是什么?当初过早的坦白了ff本作走向和意图,甚至连相应的附作(V)和子作品(便携作品)都暴露无疑,此刻若是选择跨平台发售,不仅是对会社名誉的极大伤害,更可能让ff这个品牌在厂商和用户心中的含金量大为降低,严重影响其商业价值。而且,本来公布的主作附作数量已经不少,若主作还要进行跨平台开发,仅成本一项恐怕就无法获得董事会的首肯。更不用提未来可能波及到的其他开发项目。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买卖,不是现今的sex有能力玩得起的。

对于sex来说,支撑目前的ff13相关五作已经十分勉强,除了财力物力这些客观要素外,人员的短缺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自se合并以来,人才的大量流失已经成为会社的极大心病。由于品牌大量增加,投入力度却因平均化问题而大为削弱,很多项目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和设备,不少招牌更只能外包给会社外小组完成。如此窘境迫使sex不得不严格控制支出,尽量节约不必要的开销,而倘若在此时将ff13本作一分为二,分别在xo和wii这两台东西方暂时的霸主主机上同时推出,一则开发环境的大相径庭使原本就不充裕的人员还必须细分,二则在开发效果上也因为xo和wii的机能差异而不得不准备两套以上方案(当然我们肯定蛊惑狼式的“以较低机能为准进行双向开发”的方案是厂商节约成本的最佳选择,但我也相信不会有人希望花了大钱买xo却只能体验wii的影音效果),从时间上也根本来不及。其实ps3如果能取胜则一切烦恼都不会发生,可现在的情况……很显然,已经在开发投入上捉襟见肘的sex即便想采用分国别开发的提案,现实的残酷性也很难提供给它这样的机会。

在ps3上处境艰难,而分庭抗礼的开发方案又难以执行,那么sex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回归ps2的开发,要么选择一条新的次世代道路。

其实,相当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认为回归ps2是可行性相当大的选择,ps2销售基数庞大,而且在世界三大市场以及其他行货市场皆有极强的号召力,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销售势头,的确无愧于时代的主流。更兼具目前开发商对ps2的性能把握已经轻车熟路,能够开发出画面效果丝毫不逊色于次世代部分游戏的作品。对于sex而言,回归ps2是目前看来是最为稳妥且适当的。但是,sex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并不非常热心,从它坚持要把新作定在2008年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出端倪,2008年以后,次世代机已经进入成熟期,其作品的强势必然会令ps2市场快速衰退,更多代表新生热点的软件,也将更变目前软件市场的走势。如果考虑在ps2上推出而不至于受到次世代太大的冲击导致销量衰退,无疑宜早不宜迟。尽快推出方为上策,而今sex却执著的要把新作的推出延缓到08年以后,显然体现出sex内部的矛盾所在,一方面是开发小组雄心勃勃要在次世代上一展身手,一方面是经营阶层在为目前严峻的销售态势伤心劳神。这种开发需求与经营方向的针锋相对,使延缓发售成了唯一能够缓和两者矛盾的手段。而“次世代的需求”和“经营战的思索”,则必须在这种延缓期之内寻求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让两方都获得相对满意的结果。这也就是另一条路——选择新的次世代平台登陆之道路的需求所在。

综合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对ff13这样的作品来说,登陆次世代平台是开发者的心愿,而经营者要考虑的是销量,是利润。是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声誉,这样一来就有了矛盾,而如何寻找这个矛盾的平衡点,成为目前最紧切要考虑的问题。xo主机销量虽高,但地域性过强,难以适应经营者获取最高全球利润的需要。隔机种跨平台,一则时间(开发周期)不允许,二则成本预算也没有那么高,三则开发员工间的协调也会成为大问题,对于sex这样董事会抠门,小组矛盾深重的日本厂商来说是不现实的。那么,如果一定要寻找到一个开发与经营的平衡点,无疑它们需要有这样的一个选择:必须是次世代或至少拥有次世代这样一个名号;必须是家用机,具有一定的可承载机能;必须在日米欧三方都拥有相当均势的市场,必须在作品发售前有一定的稳固销量(日本200~300万,米国400~500万,欧洲200~300万,这是三大市场登陆装机量的最低程度)作保;必须有可以持续发展的空间……等等从这几方面综合考虑,我认为目前有这种潜力的只有wii。可以看到,wii目前是次世代平台,是家用机,机能虽然不及对手两台主机,但若是保障目前公布的ff13画面没有什么问题(某些人叫嚣什么ff13登陆wii要付出画面代价,什么ff系列都是靠画面取胜等等论调,实际上要么是杞人忧天,要么是别有用心,他们似乎忘记了sex并不是那些离了高科技就连路都不会走的欧米厂商,人家在psp上的《ff7—危机核心》中尚且能够做出超乎寻常的效果,还用得着他们来担心“手”的问题?附图: 有常识的朋友总不会认为wii的机能连psp也不及吧——当然那些重度的,心理扭曲的极端sf会这么说也说不定)。而且目前在全球的走势相当好,迄今为止全球销量超过600万台以上,且每月仍保持90万以上销量的增长(全世界),估计到2008年初全球销量会突破1200万台,且三大市场分布相对均匀。的确很适合全球性软件的销售。而ps3,应该说除非有特别强劲的软件扶助其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增长(如类似gc的大乱斗、ps2的鬼武者等等),否则以现在的趋势(日本周间销量竟跌破20000台大关,米国被gba反超),到2008年恐怕很难担负起ff13全球营销的重责啊。若真到了那一时刻,想来《约柜2》的欢喜剧,在ps阵营的舞台中继续上演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与铃木尚雄不同,福岛康博先生是一个融合了现实冷酷和人性多情的商人,如果是利益与感情有了冲突,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但如果是利益和感情出人意料的一致,他也会乐得做一个顺水人情。至于说失败者的可怜相,在他的眼里无疑形同猪狗。

不要以为福岛所效忠的是哪一个阵营,唯一能让他效忠的只有钱。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 于 2007-4-27 09:39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Jonsoncao 发贴积分 +20 原创内容 2007-4-24 19:54

TOP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7-4-24 07:05 PM 发表
FF13是以蓝光+CELL为基础开发的,SE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
继续YY也毫无意义.
当年SQ也说过FF的3D新作是依据米国硅图像现实II型工作站为基础开发,而这个基础恰恰是N64采用的技术……

现实是什么样大概很多人也清楚,这种对外宣布的官样文章,一个子儿也不值。



TOP

你以为SEX是什么?修道院?仁慈堂?

放着生意不做搞慈善事业?

我们就算北濑先生想干,和田大人允许么?

我们就算和田大人允许,福岛先生答应么?

我们就算福岛先生答应,董事会那么多等着钱用等着分红等着花天酒地的股东们能跟着你耗十年?你想什么呢?:D :D :D :D


TOP

福岛大大对SONY没有爱,而且处心积虑想把SCE的人挤出董事会。

人家对你SCE翻起脸可不会像对N一样特意到人家总部去给老爷子磕头。

发布V的意义很可能就是在宣布FF13移籍后留个V给SCE好堵它的嘴。

而现在,只要福岛老先生的肥手还掐着SE的钱袋,“损失”二字就永远不要跟SE的董事会提。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 于 2007-4-24 19:45 编辑 ]

TOP

前期的宣传画面……说实话还真不是什么WII上难做的品质。

TOP

奥德赛的画面也就那么回事。

况且米国人也是吃FF这个牌子,谁知道你坂口博信是谁?

FFM的惨败教训还不够深刻么?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 于 2007-4-24 19:5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wpxgod 于 2007-4-24 07:53 PM 发表

那时候xb和ps2性能的差距没有现在xo跟wii的大   wii除了那些卡通风格的 画面更本不是世代的
我想你一定没见过FE战斗画面的场景帖图。

TOP

引用:
原帖由 战神blog 于 2007-4-24 07:54 PM 发表


同样一句话看怎么说。

避实就虚的话,可以说:奥德赛的画面也就那么回事

但是也可以说奥德赛将比Wii版FF画面强N倍~
如果仅从现在公布的实际画面来看,奥德赛最多最多比ff12的实际战斗场景强上20%左右了不得了。这20%可以算在图像建模的功劳上。

说实话,wii想在建模上达到或超越这20%的差距,不说轻而易举,至少也是十足把握。能够有差距的,除了图像的清晰度外基本上找不出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而清晰度正如以往说的,在高清设备尚未普及,以及在游戏机上低下的利用率的这几年间。恐怕想找所谓竞争的优劣,现在是找不到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wpxgod 于 2007-4-24 07:57 PM 发表

我应该有见过  
要不你贴一个现在wii上面3d效果最好的游戏画面来看看   比较一下?
不用,你去找古惑狼的xo和wii画面吧。

应该是刚贴出来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国志老师 于 2007-4-24 10:26 PM 发表



se何时说过“FF的3D新作依据米国硅图像现实II型工作站为基础开发”?
无知不是你的错,无知还要乱说就是你不对了。

这是明明白白写在当年sq参展的采访报道里的。

如果您实在找不到国外的资料,我甚至可以建议您去找一本dr(1995年11月号)。也就是电软刚刚复刊后的第二本杂志。上面也有这条新闻。您既然是天师之后,该不会连你们自己上的杂志所出的新闻也一无所知吧?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 于 2007-4-25 08:3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国志老师 于 2007-4-24 10:34 PM 发表
“传说中的白色引擎早就成了业界笑柄”


你代表业界?

成笑柄的是你自己,连白色引擎是哪家厂商开发的都搞不清楚还在这里大放厥词。
哈哈哈……成为笑柄的真不知道是我还是至今仍是“开发中”的小白引擎。

或许是张老师想替小白引擎当小白了……

您好不容易放出来了,是不是还想再回去?

TOP





这就是wii有生之年难以企及的画面?

这是wii主机荣誉勋章的画面







请告诉我这无法企及的差距体现在哪里?

TOP

引用:
原帖由 kal'dorei 于 2007-4-25 07:05 AM 发表
在MJ雷的平行世界中
别说FF13,连FF10都出在GC上面了
和人家说话,我会觉得人家的言语有内容,有深度而乐意与之交谈。

和你,我几乎找不到你的话里有任何有营养的部分。

TOP

如果人家宣布本传移籍wii平台,你怎么办?

别跟我说不可能,我就问如果。

TOP

引用:
原帖由 kal'dorei 于 2007-4-25 07:20 AM 发表

我能怎么办?
有两种可能
买Wii,和不玩

但是这个所谓的“如果”实现的可能性也太小了点吧
那很好,就看你到时候兑不兑现了。

可能性小不小不是你说了算的事情。
引用:
原帖由 kal'dorei 于 2007-4-25 07:21 AM 发表
FF13本传“如果”移植Wii……

我还如果塞尔达移植XO呐
到时候雷帝咋办?
那是在n退出硬件市场之前绝对不可能的,因为Zelda是第一方的作品,而ff是第三方的作品。第一方的作品在本次时代是不可能给对手硬件移植的,而对第三方来说,三个硬件谁也不是自己的绝对冤家,人家sex没有卖给sony,人家想在什么机器上出在什么机器上出,sce只有讨好的份,没有还价的权利。您举这个例子只能说明您的无知。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 于 2007-4-25 08:32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