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深度分析3家体感,实现很简单,关键是精度,微软真扯淡

首先开始从技术介绍 分析为什么微软出的  Natal 是最垃圾最扯淡的一个东西.

不管什么技术,都是从点开始,  在3D中 把这个点放大 就是一个球体 或 正方体.

先来看看wii 目前的遥控器   空间中 x y z 轴   wii的遥控器是3个部分组成   第一个部分是 提供了以自身中心点(这里命名为A点)为中心 分别记录在x y z 轴 三个面的自身旋转信息(转动方向和速度).  第二个部分 遥控器 往任何一个方向移动的加速度信息 即A点在空间移动的加速度(好像不记录移动方向,因为没有参照物)  第三个就是 wii头部的红外指针接收器,需要其他2个红外发射器  给接收器定位用 实现鼠标的作用.  

那么wii遥控器目前 就无法定位 自身在空间的坐标位置,因为 1没有空间参照物,2 没有记录该A点(即遥控器)在空间的坐标位置, 目前只是记录三个方向自转的信息.

加了一个wii plus  相对与 增加了 一个B点的上述和A点的3个部分信息. 这样通过2个点之间的相对位移或其他信息 可以更精确定位, 例如2个点的红外接收器 相对2红外发射器 就应该可以定位空间坐标, 不过还是不太确定. 或者遥控器有更多的点来定位. 但由于没有空间参照物,目前只能是红外定位空间坐标, 但对于自身旋转无疑是最准确的.


ps3的 体感绿头棒,  目前看来是最精确的设备,  不仅通过自身x y z 3个面的旋转,还有遥控器的绿头和eyetoy配合定位空间的x y z坐标 ,  要实现任何体感都是在技术范围内的事情,  只要针对不同的游戏内容出 配套出技术相同而外行不同的设备,完全可以做到百分百拟真.  而且作为遥控器 的长方形 如果做到精度最高 只要8个点的 每个点的所有信息 就足够百分百拟真,   如果是方向盘 圆形平面上 取4个点 由于是空间环形  4*4 16个点也就够了,  当然 形状越复杂 点就要更多才能拟真,不过 每个点的技术含量都是一样的.


ms的最烂,  由于没有设备定位形状, 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形状,而且个体差异   说白了就是采样点 是无数个 还不一定能拟真, 就目前xo的运算速度就算模拟形状都够呛 更不要说运算游戏了,  例如看过很多动作捕捉技术要在人体上弄好多点采样, 只不过也就能模拟出人的骨骼动作, 做个顶顶球的游戏还可以, 要做带球运球,上篮,扣篮,技术上来说完全不可能,因为采样点不够,精度差太多了.  这个东西也就做做平面的虚拟系统还可以, 3D游戏就不要想了, 我看连鼠标的精度都达不到.
而且ms这个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缺陷就是自身旋转信息没有记录.  很简单举一个例子, 平伸直胳膊, 然后握紧拳头,在空间位置不动 把拳头和胳膊转一圈(有的人只能转半圈), ms这个系统可能根本识别不出任何动作,因为实际上就是一个圆柱在自转,空间位移深度都没变化, ms只能考轮廓来判断拳头向下或向下,说不定就判定成大腿了.


所以通过现象看本质, 技术上ps3最NB  wii其实也不差,  MS可能出到11.0还是和eyetoy差不多的垃圾玩意.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WhinStone 于 2009-6-5 02:28 发表
真绝了,到了微软这儿,突然就要完整的动作捕捉,还要还原带球突破,我拜托你索尼的那根龟头棒难道就能捕捉?你动动脚我看看~
引用:
原帖由 lijgame 于 2009-6-5 08:46 发表
我记得当初tg有人发过那个被微软收购公司的一些视频的
里面有个镜头我记得是 玩空战游戏,玩家握拳弯曲了下大拇指,计算机就能正确识别并发射导弹

还有你的比较真是无语,其他两家都是靠拿着东西来识别,可到了微 ...
谁让MS是用识别人体这么火星技术来识别的呢?  体感有很多方式实现,MS挑了一个最SB的最难的方法实现,  

PS3 WII 要实现身体其他部位 只要把遥控器放到或绑到任何部位就可以识别,  最差点 身体绑上10个遥控器 也比MS这个靠谱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教师随笔量产型 于 2009-6-5 11:03 发表
WIIMOTE和PN比?废话不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PN里面有点球的片段,我想问问,WII怎么玩法?WII认得出上下肢?
这就是实现方式不同, MS非要识别出形状, 而PS3  wii 在脚上绑几个控制器就可以了, 或者出一个鞋状的外设就可以了. ps3 wii 不用也根本没必要识别 人体.


TOP

引用:
原帖由 zenodante 于 2009-6-5 12:40 发表
楼主连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都分不清就敢上来发话了。。。内牛满面!!!!
好歹回去查查wii用的加速度传感器和motion plus的datasheet再上来喷不迟!
对于遥控器 http://onakasuita.org/wii/ 这个软件已经很容易分析出来 而且网上资料基本和我一致,  遥控器目前就是空间位置无法定位所以 空间定位都是前面的IR 来实现空间的位移, 例如 DesktopVR 如果不用IR 就无法定位了.  而IR定位就是空间一个点而不是一个体.   这点PS3就不同.  

至于wii motion plus 还没出 我只能是猜的,只有出了 用过才能用软件分析出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9-6-6 16:32 发表


我很高兴MS和其他任何一家都没有想过用这种方案………………………………
而这种方案理论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方案,因为人体作为不规则图形要采样有无数个点, 理论上只能接近, 就例如现在CG技术人面部都无法做到看起来和真人一样.  MS用了一种最难的技术来实现体感


例如这个视频 http://www.sneakme.net/browse.ph ... NdkFGekE%3D&b=5
你拿一个圆珠笔 对着摄像头 转 系统根本识别不出来是什么东西而且是否在转. 因为圆柱体转动时,对于系统就是一个平面圆根本没动.

TOP

不管算法多么高超 原理都是一样的

建议先看看这篇基础文章
http://hi.baidu.com/superql/blog ... 538af38c0cad4622557

TOP

引用: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9-6-6 17:07 发表
刚好就在你这贴里我还贴了视频,怎么不看呢
这个系统的缺陷就在  当一个物体 相对于z轴 不动, 而对于在x y 轴做自身中心旋转运动时, 从z轴看就是 形状和和位移都没有变化, 那么系统就是认为是静止的,  这种物体就是圆柱体或近似圆柱体的东西,例如胳膊,等等.  系统从形状上很难识别.


2个例子
很简单举一个例子, 平伸直胳膊, 然后握紧拳头,在空间位置不动 把拳头和胳膊转一圈(有的人只能转半圈), ms这个系统可能根本识别不出任何动作,因为实际上就是一个圆柱在自转,空间位移深度都没变化, ms只能考轮廓来判断拳头向下或向下,说不定就判定成大腿了.


你拿一个圆珠笔 对着摄像头 转 系统根本识别不出来是什么东西而且是否在转. 因为圆柱体转动时,对于系统就是一个平面圆根本没动.


说简单点就是 这两个动作,深度都没变, 形状对于正面的摄像头来说也没变,  如果没有东西绑到胳膊上监测旋转,根本没有其他方法监测到.

TOP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09-6-5 18:41 发表


sony那东西单纯论精确和同步度是最高的~
可惜现场演示中的效果貌似一般,连里面一个网球都要花很大功夫才打得中~
我认为打不着球恰恰是精度高的最好表现,  在真实的网球场上能打上3个回合以上都比较厉害了, 往往发球都接不着

TOP

引用: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9-6-6 17:32 发表


没错,sony和nintendo的也是如此

关键不在于他们也如此,而在于厂商没必要做这种应用模式
wii remote 很容就能做到啊, 因为wii remote 不需要监测形状.

TOP

引用:
原帖由 sleepboy 于 2009-6-6 18:08 发表

Wii和PS3的体感的通病是可以理解为整个空间只有1-2个采样点,所有的数据都是从这个采样点输出的。因此要得到所有传感器的采样数据,手柄的角度受到很大的限制。而MS是对应空间有多个采样点,即便其中某个采样点的数 ...
你可能没看我1楼所讲的,   ps3 与wii 不同就在于 ps3的系统是结合 wii和ms的  不仅有手柄自身的监测旋转和加速度,也有和ms一样的摄像头监测空间的定位.  因为空间的定位必须有一个参照系,就是必须有一个外物作为监测, ps3和ms都是用摄像头,而wii 是用红外,红外就只能定位一个面.没有z轴信息.   

wii motion plus 现在没有拿到手不知道怎么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sleepboy 于 2009-6-6 17:45 发表

首先,为什么需要识别出这样的旋转?有任何意义呃?论不能实现的,PS3的和Wii的不能实现的更多,假如一个游戏需要转身,靠光学定位的一被遮挡就丢信号了。识别旋转只是要看采样采到多精确了,游戏应用,像微软那样 ...
这样的动作太多了, 例如你用铅笔刀 消铅笔,  在拳击出拳时的各种形状等等. 太多了. ms这套系统就是有缺陷的系统,
而ps3的目前看来是没有任何缺陷的,  wii plus 看来也没有缺陷毕竟没有太多深入了解.

TOP

引用:
原帖由 sleepboy 于 2009-6-6 17:54 发表

Wii remote做到的原理跟要不要监测形状压根无关。g-sensor输出几个轴向的加速度变化,没有红外的话连位移都算不准,需要红外来进行校正。匀速旋转的情况下G-sensor输出的数据你根本没法知道准确的旋转信息。了不起 ...
谢谢你帮我向superjay 解释  wii 和ps3是如何做到圆珠笔转的  因为遥控器内置监测x y z 轴旋转的装置.  
说白了, 对于旋转,不再身体上绑东西永远不可能精确做到和人体同步.

TOP

引用: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9-6-6 18:58 发表


通过单点影象最终,玩家侧对摄相头或者身体、衣服遮蔽了手中感应球,那么也会失效果,而natal就不存在这个顾虑,这个系统限制非常大,我估计也是MS没有引用的原因

前面举过camspace的例子了,我估计natal以后 ...
你不知道wii 使用蓝牙通讯的吗?

我真的对ign 和 什么其他编辑 老那黑暗情况跟踪说是,感觉很SB  无线通讯方式很多为什么老以为光线会有影响.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