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转载:谁在扼杀日本的电子产业

神了

现在棒子国的黑电就三爽和LG两家在唱对台戏了

尼轰国怎么说也比三爽的厂家多啊


TOP

那我就稍微多说点

尼轰和棒子的企业有很多本质上的相同点,由此他们整个的金融环境也有类似点

为什么日本不如美国有那么多创新企业?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日本小企业融资问题,这点上韩国也一样。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股市基本上可以说是“假股市”,作用只是判断日韩经济的晴雨表,但融资能力极差。特征之一就是散户少,机构也不多,上市股市之间交叉持股多,流动性差。比如A、B、C三个日本上市公司,你看他们的股东结构会惊奇地发现,A持有B、C两家大量股票,而反过来B、C两家也持有A的大量股票,这些股票基本是不流动的。

然后,日本和韩国人的股东和董事会实际上是分裂的,类似于谷歌的那一套,就是你可以拥有我的股权,但你没权染指公司。你的权利只有两项,分红和转让,但和谷歌不同的是这完全是暗箱操作,是潜规则。尤其是外国人想染指日韩公司,即使你买下来,你会发现你唯一的办法是让原来的班子继续经营下去,你想派人进去门卫都能把你赶出来,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就是一个例子。

那么三星、LG为什么现在能活得这么滋润呢?其实很简单,日本人这些年的投资力度远远不如韩国人,或者这么说,日本人在70、80年代过度投资,经济泡沫挤爆后,进入90年代日本的大企业们纷纷发现自己的负债率太高而日元升值的压力又太大,所以进入了一个漫长的降低资本负债的过程,而投资力度降低。而这个时期,韩国在国家的推动下,资金逐渐集中在极少数几个企业手上,开始大肆投资,对于三星、LG而言主要就是半导体的投资。再加上这几年韩元贬值而日元升值。

另外说一下我天朝经济专家最喜欢吹的三星“垂直整合”。日本人在有钱的时候也玩这手,索尼的DC、DV的产业链都是垂直整合。然后日本人更多的是这样的情况,大企业把零部件、部分工序转包给专业型中小公司的“提携制”,韩国以前也是这套,结果在政府的倡导下都并购入大企业助其完成了“垂直整合”。



TOP

引用:
原帖由 allenhsy 于 2012-4-12 18:42 发表

誰說三星是因為垂直整合成功的?
所謂垂直整合的企業在1999年就倒下了,這不是三星在2000年之後的策略
三星在這十年早就把非核心的製造部份統統外包給台灣、中國
三星這幾年的成功反而是放棄垂直整合的範例,徹 ...
亚洲金融危机前的三星不象索尼而更象日立

子公司成百上千涵盖各个领域,连三星渔业都有,金融危机后以政府主导剥离了除电子外的几乎所有非核心资产

就三星来说垂直整合的项目很多,比如电视整机与LCD面板,手机与手机屏、内存芯片等等

而且实际上三星这些年主要赢利靠半导体这一块,终端其实是手机盈利较多,电视整机是赔本卖吆喝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